第2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福进来吃饭了。”
  “来了。”
  吃饭的时候张母担心地说:“你说,这水会不会再继续涨?”她老人家心惊肉跳的,人类习惯站在土地上,一想起以后到处都是水……哎哟她打了一个寒颤。
  “妈别怕,这里还不是最高的地方,要是这里被淹了,咱们就到驷里高原去。”俞蘅详细地介绍了一遍驷里高原的情况,“一会儿吃完饭我给你找视频和地图看,那是我们国家最高的地方啦,电视里说的宿舍型水上城市,就在那里。”
  张母以前就听说过,不过再听儿子这么语气淡定地说一遍,她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是啊,不怕,反正我和你都会游泳。”她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要吃多点才长得壮。
  夜里,俞蘅又在捣鼓着笔记本,五分之一的土地不知道能撑多久,他在笔记本上翻找自家的粮食储存和药物储备单子,听张母翻身又赶紧把灯关掉。
  “呼噜呼噜——”张母睡得沉了开始打起呼噜。
  他就坐在黑暗里静静地听着,最后也上床睡觉去,他已经积攒起比其他人更多的物资了,其他的真的只能看运气。
  好在他的运气还不错,在他不停地努力之后,找的后门终于传来消息。
  “能把你们两个人塞过去,这段时间正好有人去世了,空出了十一个床位,我立刻扣下了两个。”
  联系他的是一个姓冯的男人,他的职位也不高,只是一个划分区的副区长。不过要看他是那个区的副区长,这个“区”,指的是宿舍型新城居中、被划分为两百二十个区中的第两百一十一区。
  在这里要说一下宿舍型新城居的区划分,因为建筑群实在太大太大了!当然也非常分散,几乎占据了驷里高原所有角落,地势好一些的都建满了楼座,如果不是防护罩二代已经做了出来,终于能够做到完全防雨防风,还真不敢这样做。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管理上就采取了划区而治的做法,再度迁徙的领导班子理所应当占据了一区,其他的科研机构、重点工厂等等就依次占据了下首。没错,区的划分,是由地势决定的,越高地势的楼座越值钱,越让人们向往。
  划区而治也不是说各自为政,只是设置区长等下一级领导班子,统一服从于一区。
  俞蘅没有那么高的野心,想也知道,越靠前的区越难挤进去。经过多番考察,他选定了第二百一十一区,辗转联系上了冯副区长。副区长这职位多了一个副字,干的活儿多了很多,县官不如现管,走后门是最方便的。
  走通这条路付出的代价,就是这间房。有的人跟他一样,努力着想钻营到驷里高原,也有的人住在荷乡一楼,就想着往更高楼层住,或者住着不高兴、不舒服,想换房间……每个人追求的层次都是不同的。
  只要人有欲望,就能够交换。而冯副区长缺钱,俞蘅知道他想将自己的女儿从科院里赎出来,这一套荷乡九楼的房子,能让他卖一个好价钱了。
  “行,等我和我妈搬过去,立刻把房子过户给你。”
  第254章 末世之海23
  到驷里高原去这件事, 成了之后俞蘅才跟张母说, 两人开始收拾东西。明面上他们的东西不少,俞蘅找上以前一起捕鱼的车队, 租了一辆车,车主还记得他, 笑着说:“大姐,最近都没见你一起去捕鱼了?”一个能干的中年女人还是让人很敬佩的,加上俞蘅以前捕鱼时总会送车主鱼, 两人的交情还算可以。
  “有亲戚在驷里高原的新城居,要接我们过去。”对外他都这么说, 反正这年头乱得很, 谁知道谁家的底细?
  在快速搬去驷里高原并且安顿下来之后, 俞蘅才返回荷乡处理游艇的事情。将游艇搬上驷里高原太难了, 光找公司找车就找了好久,最后花了大价钱才将东西运过去。
  等游艇在新租好的仓库里安置好之后,俞蘅忍不住擦了一脸汗,站在仓库门口能够看到远处层峦起伏的山脉, 汹涌的河水在下方崩腾流动, 砸下地势更低的地方。
  走在路上时也不会被雨水淋湿, 新一代的防护罩更加合人心意了, 同时也大方地布满整个新城居,风雨都在外面, 护起这一方的净土, 看得他有些感叹。
  当年的付出终于回报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 如果没有防护罩,在这么高的地方建房子根本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强风能将人逼疯。而此时,只要你的身体能耐住高原反应,这里将会是最后的天堂。
  张母特别喜欢这里!
  “能够去外面散步哩~”她跟小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站在街道上,忐忑地抬头看天,天空雾蒙蒙一片,水花在高处炸开,却滴不到一丁半点在身上。
  “早就听说穷海山那里街道上也能防雨,这里也可以呐……”张母好久好久没有外出散步了,虽然说在走廊里散散跟在外头散都差不多,反正都是运动嘛,可心理的舒适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里住的不太好,他们住的是五十人一间的大宿舍,睡的床是特别订制的六层架子床,两人都在下铺。本来听说空出来的一个是五层一个是三层,不过他们俩来的时候发现就剩下两个下铺,想来应该是被宿舍里其他人占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