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4)
“你娘亲封窗的事,我之所以默许,你可知晓为什么?”
赵提举提起夏时之事,这件事并不遥远。
“爬窗逾墙,稍有不慎,会摔伤致残。”
赵启谟老老实实回答。
“还有呢?”
赵提举继续问。
“和市井之徒玩戏,会影响学业。”
赵夫人尤其强调这点,还说择友需择上,不可与白丁往来。
“还有呢?”
赵提举仍是询问。
“没有了。”
赵启谟觉得也就这两点,不过是与邻家之子相玩戏,还能有怎样的罪行。
“还有,只是你现在还不能懂得。”
赵提举将书案上的公文收起,端详站立在他身前,态度恭敬庄重的二儿子。
这个孩子,一年前,还略显几分稚气和轻佻,不觉也已长大。
“坐下吧。”
赵提举示座。
赵启谟拉过椅子坐下,父子俩面对面。
“你可知道五年后的你,该有怎样的前景。”
赵提举循循善诱,他常叮嘱赵启谟,读书不为父母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得知道自己因何而读书。
“到那时,该是在府学里,为功名而科考。”
五年后,自己十七岁,已经在府学里就读,为考取功名而刻苦。
“那么再五年后呢?”
赵提举的询问,让赵启谟一阵沉默,他未曾想过十年之后的事情。
“若能得功名,该是双喜临门。”
然而,仍旧可以遐想,赵启谟走的是父兄的道路。
“我再问你,五年后,这位邻家之子呢,该有怎样的营生和处境?”
赵提举多年当着地方官,大部分时期还是处于流放,他接触过贫民,他知道贫民们的生活轨迹。
五年后,李果十六岁,他大概也仍旧是在给人帮佣吧,每日的收入或许只够温饱。寒士可以经由读书进入仕途,改变人生,然而李果不能。
如此所得也只为温饱,终日忙碌,也只为温饱,他又能凭借什么,去逃脱固有的命运。 ↑返回顶部↑
赵提举提起夏时之事,这件事并不遥远。
“爬窗逾墙,稍有不慎,会摔伤致残。”
赵启谟老老实实回答。
“还有呢?”
赵提举继续问。
“和市井之徒玩戏,会影响学业。”
赵夫人尤其强调这点,还说择友需择上,不可与白丁往来。
“还有呢?”
赵提举仍是询问。
“没有了。”
赵启谟觉得也就这两点,不过是与邻家之子相玩戏,还能有怎样的罪行。
“还有,只是你现在还不能懂得。”
赵提举将书案上的公文收起,端详站立在他身前,态度恭敬庄重的二儿子。
这个孩子,一年前,还略显几分稚气和轻佻,不觉也已长大。
“坐下吧。”
赵提举示座。
赵启谟拉过椅子坐下,父子俩面对面。
“你可知道五年后的你,该有怎样的前景。”
赵提举循循善诱,他常叮嘱赵启谟,读书不为父母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得知道自己因何而读书。
“到那时,该是在府学里,为功名而科考。”
五年后,自己十七岁,已经在府学里就读,为考取功名而刻苦。
“那么再五年后呢?”
赵提举的询问,让赵启谟一阵沉默,他未曾想过十年之后的事情。
“若能得功名,该是双喜临门。”
然而,仍旧可以遐想,赵启谟走的是父兄的道路。
“我再问你,五年后,这位邻家之子呢,该有怎样的营生和处境?”
赵提举多年当着地方官,大部分时期还是处于流放,他接触过贫民,他知道贫民们的生活轨迹。
五年后,李果十六岁,他大概也仍旧是在给人帮佣吧,每日的收入或许只够温饱。寒士可以经由读书进入仕途,改变人生,然而李果不能。
如此所得也只为温饱,终日忙碌,也只为温饱,他又能凭借什么,去逃脱固有的命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