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启谟出讲堂,书童清风跟上,要帮赵启谟提文房用具,赵启谟拦阻说不必,大步向前走去。
  讪讪跟在身后,清风想着这二公子还在生他的气。
  骑马归家,仆从跟随身后。赵启谟放慢脚步,一路看着石道,绿树,水域,若有所思。
  “启谟。”
  听到唤声,赵启谟回头,看到是骑马追来的孙齐民。
  小孙骑匹矮小的枣红马,是本地的土马,那马儿如主人般,性情温吞,脚步缓慢。
  “小孙,有何事?”
  赵启谟勒缰询问,他平素和孙齐民交好,哪怕孙齐民是个学渣。
  “多谢启谟兄前夜指导,今日才得侥幸躲过学置的训斥。”
  小孙在马上深深作揖。
  “不必客气。”
  赵启谟回礼颔首。
  孙齐民说得是前夜到赵宅请教赵启谟如何做赋,赵启谟耐着性子,教了他一晚。
  其实,赵启谟只是无聊罢了。
  好在,快放假。可以到郊外散散心,放风筝,野炊。
  这些日子,委实无趣。
  回家路,赵启谟没有经过海港,他以往喜欢海港,是因为可以看大海,也因为他喜欢风帆,现在已不觉新鲜。
  近来,不知为何,又想起在京城的生活,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还有众多相处甚欢的朋友。
  肩披晚霞,赵启谟行至西灰门口,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正是李果家宅。
  这房子仍旧破破烂烂,歪歪斜斜。
  果贼儿不在家,他在长宜街。
  有时,果贼儿,还是会逾墙,攀爬屋檐,窗户。赵启谟知晓,果贼儿娘亲禁止这些举止,不过管制不住果贼儿。
  未蒙教化,自有未蒙教化的好处,无需受礼教的束缚。
  再过几天,赵启谟就十三岁了。
  父亲十三岁的时候,就已在州学就读,可算是神童;兄长差些,可也在十五岁时,就已在京城享有文名,广受赞誉。
  在这商贾之徒遍地的地方,在这小小县学里崭露头角,实在不算什么。
  回到家中,赵爹不在,应酬去,赵夫人过来嘘寒问暖,让仆人准备晚餐。
  在餐桌上询问功课,问得也不详细,启谟读书,赵夫人放心。
  “阿谟,娘给你做了两套冬衣,晚些时候老礼拿来,我让清风喊你。”
  赵夫人平日在家,闲得无事,要么读阅,要么到院中看花,要么就是张罗儿子丈夫的衣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