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白话圣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向严成锦的眼神多了几分诧异。
  “严卿家为何要推行白话文?”
  诸公也满脸正色的看过去。
  尤其是王鏊,他心里对白话文,是鄙夷,那粗俗易懂的文字,与士大夫的身份不符,毫无涵养和才气可言。
  跟着一群不通经文的百姓说白话文,写白话语,那不是自降身份。
  “弥勒传播教义,用的正是白话,朝廷发出的诰书,用的却是晦涩难懂的生词,所以教义比政令更容易传达。”严成锦道。
  王鏊道:“你怎能拿弥勒和朝廷比较?”
  “臣什么也不想说了。”
  “……”王鏊。
  “……”太上皇弘治。
  “……”朱厚照。
  李东阳觉得有几分道理,文渊阁有一道圣旨,是在岛国倭寇入侵时,高皇帝朱元璋所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是何等粗鄙通俗的语言。
  可那一战下来,倭寇损失惨重,两千人被大明百姓杀得崩溃逃窜。
  白话文虽好,但对读书人却不适用。
  若是给天下读书人也用这种粗鄙的文体,会被读书人戳脊梁骨骂死,王鏊所言有道理。
  “依臣看,敕封官员的敕书和诰书,应当用官文,昭告百姓农事的诏书,用白话文。”
  分开而论,诸公也没有意见。
  毕竟,今后写诏书时不必抓耳挠腮彰显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太上皇弘治沉吟着,细细的琢磨着李东阳的话,手指轻轻放在龙椅的扶手上,有节奏的敲打。
  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严卿家和王卿家不必争了,按李卿家所言,分而治之。”
  此非大事,而且高皇帝也用过白话文写圣旨。
  所以,决断起来不难。
  等廷议散去后,王鏊独自留了下来,双目噙泪:“太上皇,臣想致仕!”
  “王卿家还如此年轻,为何?”
  你说什么瞎话呢,老夫六十了。
  若是其他人说他年轻,王鏊一定以为是讽刺,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
  可站在他眼前的是太上皇,他不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