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整个长平城都被雨幕笼罩着,视野受雨水的阻隔,远远看去,哪里都是影影绰绰的一片。
  街上的人影寥寥,为数不多的人,或打着伞,或穿着蓑衣,在街上急色匆匆的走着。
  偶尔遇到一辆疾驰而过的马车,车轮压过的水面,水花四溅,隐隐有惊呼声响起。
  余初走进茶馆时,裙摆已经湿透,刘海半湿的贴在额前,未施粉黛的脸上,还有落雨残留的水珠。
  她抹了一把脸,茶馆内氤氲的茶香和暖意铺面而来,让她周身的寒气似乎都散了大半。
  今日客人少,店里上座率不高,只有稀拉拉几桌人是坐着的。
  说书先生一反常态的没有在说演义传奇,而是改为说俏皮话,引的座下的看客笑着应和,也不知道是说到了哪个段子,惹得台下的人一阵哈哈大笑。
  气氛被烘托的融洽而热烈。
  “姑娘,我刚还念叨着今儿个这么大雨,您还会不会来呢。”小二哥热情的迎了上来,他长着一张圆脸,脸上的笑容热情却不油腻,显得十分讨喜。
  在他们这一行,有这么一句话,心善的是再世佛祖,散财的是活财神爷。
  简称佛爷。
  事儿少有钱打赏大方,余初刚好符合一切条件,所以她刚踏进门,小二哥其实已经战斗力全开。
  余初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收起伞:“雨日无事,闲着也是闲着。”
  小二哥笑着应和:“您说的是,这大雨天的,人多地儿也热闹些——”
  “我昨天的位子……”
  “空着,空着。”小二哥一抖毛巾,往肩上一拍,唱念,“雅座一位,您往里面请。”
  余初也不急,慢悠悠的跟在小二哥身后走着,抬起头,视线落在雕梁上,斑驳的红漆染上的都是岁月的痕迹。
  她看着店里的布置,似是无意间提起:“你们茶馆,开的有些年头了吧?”
  “可不是,从老东家开茶铺算起,到现在的新东家,已经是第四代了。”
  她算了算:“哟,那得有几十年了。”
  “要不说是老子号呢——您小心脚下,开茶铺那会儿,老东家是支着摊在瓦市一个铜板一碗粗茶卖起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就盘了铺子,开了分号。”
  “那一路也是筚路蓝缕——”
  小二哥只认得几个字,对余初的形容词听不太懂,以为余初爱听这些,就挑了些有趣的:“说起来也是一段趣事,这铺子有一半是对面怡春院的,老东家几次找上门都不愿意卖,后来还是官家作保,才得以买下的……这一晃过去,都二十年过去,没料到怡春院先倒了。”
  没有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小二哥停下来,看向立在原地的余初:“姑娘?”
  余初回过神来,视线从窗外收回来:“这雨,恐怕要下两三天了。”
  小二哥想的却是店里的生意,叹了口气:“可不是么,您小心右边……”
  ……
  余初刚落座,就有女童上了一炉炭火来,摆在余初的桌底,还细心的将她的裙摆整理好,散成容易烤火的弧度。
  三月初春,无论哪家店都不会常备火炉,她能有这待遇,显然这是小二哥看见她湿透的裙摆,做主给上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