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盲盒,捡漏暴富 第12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荑不多想其他,连忙选了几匹适合做男士汉服的面料。
  售价不贵,一共才花了300点积分。
  面料有了,就可以根据现有面料出图了。
  温荑待在房间一个小时,这才抱着画板回到客厅。
  “这款喜不喜欢。”
  谭怀宇接过画板架在膝盖上,好奇的打量这一套明显有时代特色的汉服。
  “这是什么款式?”
  温荑把打包盒拉到面前,陶醉的嗅了一下面前的冒烤鸭,一边磨着筷子上的毛刺一边道,“这种款式叫道袍,我准备选用道袍外配大氅的款式,里面道袍用夏布,外面大氅用丝罗,两件叠穿也不会很热的。”
  谭怀宇看着设计图曲起的手肘上层层叠叠的堆褶,从来没穿过汉服的他很难想象这样会不热。
  可是一想到照片里那位大夏天也能穿青绿色圆领袍的男子,胜负欲情不自禁涌上心头。
  “行!就这套!”
  得到客户的同意,温荑下午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这套汉服整体呈现偏稳重的风格。
  内里的道袍选用浅灰色夏布,袍袖收口,衣身左右开裾,开衩处像折扇一样打褶,这就是道袍的特色,也有别名叫“褶子”。
  外叠穿靛蓝色半透明薄纱大氅,衣袖宽大,抬手及膝。
  做这件大氅的面料是她从贵妃的生辰礼中选出来的,纱中唯一一匹颜色比较适合男士的。
  出图的一瞬间,温荑就能想象到身着这么一件衣服走在大街上是怎样的吸引人眼球。
  绝对是衣决飘飘,文士风骨扑面而来。
  其实这套汉服严格应该叫复原款。
  明代时不论老少只要是男士就流行穿道袍,甚至都被穿出花来了。
  有些文字记录甚至放到现在都觉得非常潮。
  《醒世姻缘》中有写到一名十几岁少年,穿鹅黄色道袍,有时还会穿高丽纸面红杭绸里子的道袍,甚至最夸张的是衣身只到膝盖,袖子却拖到脚面上。
  而且这种穿法不仅是少年,《阅世篇》中也提到一位长辈穿的道袍也是衣襟越来越短,袖子越来越长。
  当时温荑看到这些文字描述时还感叹。
  在很多现代人还原汉服时还在严格要求形制不能有一点出格的时候,古人们似乎还相对开放一点。
  毕竟对于古人来说是创造,对于他们来说是复原。
  ……
  五天的时间过去了,温荑顺利交出一副满分答卷。
  “叩叩!”
  温荑走过去迫不及待的拉开房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