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辆马车拉着人,几辆马车装着的吃食,一路走,一路吃,换个镇子就补充新鲜的。还专门雇了两厨子一打杂的,饿了肚子就停下来做饭,吃新鲜的食材现做的美食。
  宁愿耽搁的时间长一点,花的钱多一些,也一定要吃好喝好睡好。
  谢燃灯不擅长做吃食,可到底是钟鸣鼎食之家养出来的,有只极其刁钻的舌头。
  像这种挑剔的客人,镖局往日最不耐烦伺候。可这会不一样,一是没有时间限制,雇主一路求问,二是雇主极是大方,吃买的那些贵价吃食全部慷慨分了。
  住客栈的钱雇主包了,厨子的钱也是雇主付的。
  一趟下来,耽搁的时间长是长了些,可赚的是真不少,更别说他们路上吃的用的,算起来都是极大一笔钱。
  吃的格外舒心,睡也安稳,明明辛苦赶路,一群镖师反倒圆润了一圈。
  要不是家中还有妻儿老母翘首盼着等候,日日挂念他们的平安,镖头巴不得这镖能走长一些。
  连着赶了近二十日的路,车队再次停下来休整。
  镖头指着界碑,上方三个龙飞凤舞的朱红色大字:不夜城。
  过了这个小树林,前面就是不夜城,等过了不夜城,就是上京了。
  毕竟是送人的镖,镖头得征询被押的客人的意见。
  不夜城是一座海城,水路四面通达,若是走水路,只需坐船两日,就能抵达上京了,咱们现在的这些吃食刚好够了。若是不走水路,就得绕座山,须的再花十日,还得多采买一些。
  镖头是更倾向于水路的:我们兄弟有一半的会凫水,剩下的也能跟着走水路,您看看,待会进了城,选哪条道?
  两日水路,是要度黄海?
  谢燃灯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地图早早记得清清楚楚。
  他两世为人,都没有怎么出过远门,却也是知道,倘若是渡海,那风险肯定要比走陆地要大得多。
  若是碰上什么飓风海浪,或者是海啸,那一个浪打过来,无论是多老的船员都会死在海中。
  是,但是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几个时辰就过去了,咱们选择白天的时候渡海,那个点很少会出事的。
  镖头还说:城里有个海娘娘庙,出海前拜一拜会保佑人们的平安,这几日天气晴朗,正适合出海,而且在出发之前,我们还可以去请人占一卦。
  先入城再说吧。
  谢燃灯没有马上下决断。
  他更倾向于陆路,毕竟更加安稳。二十日的路都已经赶过来了,也不差这么几日。
  一行人在城郊外的茶摊子前停下,听着城内外客人讲着最近发生的事,打听了些消息,决定还是全部去城内客栈过夜。
  马车在城门前停了下来,接受城卫的检查。
  一只白得发光骨节分明的手掀开了车帘,露出来一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
  原本凶巴巴的城卫一下子就变了态度,从敷衍变的殷勤:您请。
  他们并不认识谢燃灯这张脸,但是看一眼就知道这肯定是哪个世家养出来的小郎君。
  那风华,那气度,寻常人家根本养不出来。
  一路上双方也有过简单的磨合,镖头很快就按照谢燃灯的要求,找到了合适的客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