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询上马车之前,对两位长辈躬身行礼,又摆手示意他们回去。没料到,二弟程译快步赶出来,径自走到他跟前。
  “哥……”程译迟疑一下,道,“我来送送你,盼着你金榜题名。”
  程询笑着拍一拍他的肩,心里暖融融的,“有心了。我也但愿我可以。”
  “那行,你赶紧上车吧。”程译后退一步,“早到一些总有好处。”
  程询颔首,转身上了马车。
  在路上,他仍在斟酌:这一次出考题的人是谁?
  皇帝指派的监考官,并不参与出题,且会受到锦衣卫的监督——不怪他们私下里都说,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近来,皇帝陆续见过几位大学士,商讨的必有会试一事。
  那么,究竟是亲自出题,还是指派了哪位大学士出题?
  不得不承认,父亲先前闹的那么一出,多多少少是影响到了他:那般憎恨的人,不想看到你好,就算只为着不让他如愿,也想让他得到个大失所望的结果。
  亲人,亲人。
  在完全地对峙之后,便会成为有形无形地阻力。
  而到今日,事到临头,程询让自己放下父子之间的纠葛,也真的做到了。
  有的人面临考试,会怯场,会发挥失常;有的人面临考试,则会莫名其妙地做到心平气和、头脑敏捷,或是照常发挥,或是超常发挥。
  以前世的经验而言,他不是前者是一定的。
  一番磨烦之后,考生们入场。
  拿到试题,程询细细看了,唇角上扬。
  与前世完全不同的考题,反倒让他生出切实的喜悦。
  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径也会欣然接受的,例如与怡君;有些事,是他重复前生路会莫名心虚的,例如功名路。
  这是两回事。
  感情上,是纵观一生的笃定。
  考场上的变化,取决于太多因素:读卷人不是一个,你但凡引起了哪一个人的不悦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这背后的那些接受评判的人,哪一个都是经过了十年或数十年寒窗苦读。
  没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为的一件事。
  无法改变。唯有适者生存。
  .
  会试开始之后,除了程府,最担心程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询真的名落孙山,也不愁前途,但他们因着越来越多的欣赏之情,满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赚得。
  相对于来讲,怡君算是最平静的,每日该上课就上课,该做针线就做针线,偶尔晚间做功课到半夜。
  廖大太太听了哭笑不得,对罗妈妈道:“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还是不在乎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还是想喜事成双,亲事虽说已经定下,却还没下聘礼。下聘的日子,私下说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试之后,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对两家来说,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