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卫瑕多多少少能猜到这个原因,可是在听完卫甯与秀秀的对话之后,他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怨恨长姐还是怨恨自己才是了。
  在他要求下,铜镜中的画面回到了他与秀秀初遇的那一日。
  “砰!”房间的大门被狠狠踹开。
  “你们在做……”匆匆走进来的卫钰正想质问弟弟为什么还不死心,可是进门瞥见那镜中的画面之后便愣在了原地,质疑的话语说到一半再也说不下去。
  初遇那日,卫瑕与卫钰到东市闲逛,然后在一间酒肆之外偶遇了尚未卖身进卫府的秀秀。她站在几个胡姬身边,回眸望向这边的时候,脸上的笑意很快便变成了少女的羞涩。
  只是,当年已经看痴了的卫瑕并未留意到一件事——一瞬间的四目相对之后,那少女的目光很快便越过了他,久久的落在了他身后的卫钰身上。
  卫甯虽不喜秀秀,但是那一番话却合情合理。身为一家之主,当她发现秀秀卖身卫府甚至嫁给卫瑕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卫钰之后,怎么可能允许嫁了卫瑕的秀秀还痴痴恋着卫钰?多留秀秀一日,卫甯都觉得这是家中的祸害。她给了秀秀两个选择,一是为了卫家的名声体面的死,卫瑕便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事。二是等到卫瑕回来之后,她将此事告诉三弟,然后再赶秀秀出府。
  她让秀秀认真考虑。
  秀秀选择了死。不是害怕坏了卫家的名声或是被卫瑕怨恨,她只是心怀愧疚。她至死无法改变自己对卫钰的情,从始至终自然会活在对卫瑕的愧疚之中,当卫甯对她说出那番话之后,她也就此被心中的纠结和羞愧给压垮了,与其选择让卫瑕知道真相之后伤心绝望,她宁肯自己一死了之让这件事永远成为秘密。
  其实她的期望也不算落空了。若不是今日在镜中看到了前因后果,卫瑕怕是穷尽一生都猜不到这其中的曲折。
  他又怎么可能猜得到?
  收了镜子之后,引商几乎不敢去看卫瑕的眼神和卫钰脸上的神情,她一步一步挪出了屋子,然后飞快的跑远,只留那兄弟二人在屋内僵持着。
  猜不到……她也猜不到这原委。若是早知如此,她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将这镜子拿出来。
  兄弟这两个字本是这世上最牢不可破的东西,可是一旦出现了裂痕,到最后也会变成支离破碎的模样。哪怕这裂痕的起因说不上谁对谁错。
  抱着这镜子走回自己房间的路上,她不出意料的再次见到了吴救,对方始终是挂着一副笑脸,笑嘻嘻的问她,“这东西好用吗?”
  引商算不上什么有见识的人,可是在鬼市时见到那些神通广大的人争夺这镜子,便已心知此物绝非等闲。今日亲眼看到了这镜子的玄妙之处,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正因如此,她不相信这东西是吴救偷来的。
  “你为什么把这东西借我?”她困惑的问出口,心里又多了几分警惕。
  可是吴救却突然收敛了神色,“你说错了,我并非是将这东西借你。”
  引商蹙了下眉,不懂他的意思。
  月影森森,两人面对面站在卫府空旷的院子里,待她意识到两人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一些的时候,未等她先动,面前的吴救已退后了一步,然后恭敬的躬下身去,“北帝以此镜为寿礼,恭贺小娘子生辰,还望小娘子笑纳。”
  ☆、第52章
  萧生来到长安赶考的时候,长安城正是大雪纷飞的季节。
  同行的人在进了城之后都选择在崇仁坊居住。位于东市西北的崇仁坊多是邸舍,西临皇城,南临平康坊,来长安城赴考的文人学子大多会在此处停留。
  这一路上大家都在谈天说趣,直到踏进长安城,他们一个一个的才开始讨论起了“行卷”的事情。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之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优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名士贤达,求其赏识并向主考官推荐。
  这个做法主要是因为“通榜”一说,也就是主考官会根据举子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以供录取时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名士贤者、达官贵人的推荐就显得尤为重要。名声叫得响亮的举子,甚至会在考试之前就因为“榜贴”而被内定及第。
  箫生他们都是迢迢千里赴长安赶考的乡贡,也就是通过州县的考试选□□的才子。其中有几个人已经考了七八次不中,这一路上便在专心琢磨此次该向长安城里哪位权贵投献自己的诗文。可是真到了长安城之后,几个人分别说出自己心中想到的人选,这才发现他们所想的人几乎是相同的。
  “卫氏兄弟?”箫生也是赶考过三四次的人了,在长安停留的时候自然听过这兄弟二人的名声,可是他却始终觉得不妥,“任那兄弟二人名声在外,某若是去向这样两个乳臭小儿求教,卑颜屈膝何等耻辱!
  箫生今年的年纪也不算特别大,刚满三十而立之年罢了,可是卫氏兄弟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箫生向来觉得自己是有傲骨之人,自然不屑于向比自己还要年少的人低头。
  见他如此,同行的人也不理会他,只有那个考了七次未中的人好心劝他一句,“你还是试试吧,卫家那兄弟二人可不是寻常的权贵,来长安之前你也不是没听说过他们的才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