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3 / 4)
整个诏书的重点就是“尊儒贵学”以及“以经学为先”,对于爱好玄学的时下青年来说,这道诏书有些危险。
但是并不是爱好谈玄的人就不懂经义了,何晏、夏侯玄、司马师等人,谁人不承认他们的才华?
所以这道诏书也只是稍露獠牙,并不足以引起一群人的警惕,反而又成了他们抒发己见时批评的一部分。
然而曹叡并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对于朝中有名的尚玄学之辈他都有所打压,就连司马师这个众人公认关系和他好的人都因为尚玄学而被曹叡训斥过。
但是相比于那些动辄被贬官的倒霉蛋,司马师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莫名觉得曹叡是因为自己给他弄出来的“紫薇帝君”的名号而放过自己的司马师: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曹叡:来,雷火天尊,离你的小伙伴们远一点,朕要开始撕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阿师未来可能会成为继位面之子、大魔法师刘秀之后的又一个后人眼中的挂比2333想想就……突然兴奋·jpg
蠢作者最近几天深受电脑wifi不好用的困扰,用一会儿就显示受阻冒黄色感叹号,按修复以后要么只顶用一会儿,要么直接变成有线、没插网线的模式,无线模式找都找不到,关机重启以后才能恢复,然后又恶性循环。有木有小伙伴懂电脑的告诉蠢作者该怎么办qaq
第106章 经玄
当然了, 曹叡没有那么早对崇尚玄学的那些人发起致命一击, 他还在温水煮青蛙,准备慢慢来。
曹丕虽然把孙权打服了,但是为了安定其心, 没有趁胜追击, 后续的手段也没有实施, 这就导致了江东政权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单以打不死的小强这一点来论, 孙权的身上或许同样具备主角光环。
九月, 大司马曹休与孙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初大败, 后来用了火药,才勉强保持了曹魏的威慑力。
正因如此,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 司马师很快就从散骑常侍升任为中护军,俨然一枚亮闪闪的朝中新星。
和身为曹操养子、与曹叡关系颇深因此而受宠的秦朗不同,司马师是有真才实学的。
如今评价朝中的公卿之士, 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要么是此人有特殊的特长、是个奇才,要么是这人有治世之才,要么就是此人慧眼识英、能举荐大臣。
秦朗哪一点都不符合, 但是好歹有谨小慎微这个优点,和老曹家的关系颇为深厚,算是半个宗室,与毛曾对比起来已经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所以朝中虽有物议,但多数人对曹叡重用秦朗还是不作置喙的。
曹叡的威望愈发强盛,和先帝曹丕时代不同,对于现任天子,士族们感受到了威胁。
先帝压制宗室,而曹叡这个天子虽然同样对叔父曹植颇为忌惮,但是对于其他的宗室,他却是颇为看重的。
典型代表就是自幼和他关系颇佳的秦朗、曹宇,秦朗是曹叡的亲叔叔的异父兄长,算是半个宗室,而曹宇更是曹操与环夫人的幼子。
事实上,虽然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在,但是作为先帝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却有渐渐被排挤的趋势。
不是说他的地位有着明显的动荡,而是说曹叡对司马懿没像先帝那么信任。
对于司马师来说,现在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曹叡倚为支柱的几位宗室、外戚权臣,曹真、曹休等人,活在这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而在此之后,司马懿将会成为曹叡必须要倚仗的人物,司马家的未来相当可期。
虽然太和二年春的诸葛亮初次北伐以及这一年年末的第二次北伐都是曹真负责抵挡的,但是之后司马懿在抵挡诸葛亮北伐以及伐蜀的事件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太和三年洛阳城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寻常的人事调动以及公卿病亡、对制度的小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曹叡的次子繁阳王曹穆没了。
曹叡的长子清河王曹囧在他黄初七年登基为帝的时候就受封王爵,只是可惜的是他在同年就夭折了。
曹囧病夭的时候,曹叡虽然伤心,但是他还有次子曹穆作为备选,所以伤心之余,总还有希望,但是如今,受封为繁阳王的曹穆也没了,曹叡如今膝下竟无一个男丁,对他的打击可以说是很大了。
当然了,没有皇子,并不说曹叡没有其他的孩子。 ↑返回顶部↑
但是并不是爱好谈玄的人就不懂经义了,何晏、夏侯玄、司马师等人,谁人不承认他们的才华?
所以这道诏书也只是稍露獠牙,并不足以引起一群人的警惕,反而又成了他们抒发己见时批评的一部分。
然而曹叡并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对于朝中有名的尚玄学之辈他都有所打压,就连司马师这个众人公认关系和他好的人都因为尚玄学而被曹叡训斥过。
但是相比于那些动辄被贬官的倒霉蛋,司马师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莫名觉得曹叡是因为自己给他弄出来的“紫薇帝君”的名号而放过自己的司马师: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曹叡:来,雷火天尊,离你的小伙伴们远一点,朕要开始撕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阿师未来可能会成为继位面之子、大魔法师刘秀之后的又一个后人眼中的挂比2333想想就……突然兴奋·jpg
蠢作者最近几天深受电脑wifi不好用的困扰,用一会儿就显示受阻冒黄色感叹号,按修复以后要么只顶用一会儿,要么直接变成有线、没插网线的模式,无线模式找都找不到,关机重启以后才能恢复,然后又恶性循环。有木有小伙伴懂电脑的告诉蠢作者该怎么办qaq
第106章 经玄
当然了, 曹叡没有那么早对崇尚玄学的那些人发起致命一击, 他还在温水煮青蛙,准备慢慢来。
曹丕虽然把孙权打服了,但是为了安定其心, 没有趁胜追击, 后续的手段也没有实施, 这就导致了江东政权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单以打不死的小强这一点来论, 孙权的身上或许同样具备主角光环。
九月, 大司马曹休与孙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初大败, 后来用了火药,才勉强保持了曹魏的威慑力。
正因如此,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 司马师很快就从散骑常侍升任为中护军,俨然一枚亮闪闪的朝中新星。
和身为曹操养子、与曹叡关系颇深因此而受宠的秦朗不同,司马师是有真才实学的。
如今评价朝中的公卿之士, 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要么是此人有特殊的特长、是个奇才,要么是这人有治世之才,要么就是此人慧眼识英、能举荐大臣。
秦朗哪一点都不符合, 但是好歹有谨小慎微这个优点,和老曹家的关系颇为深厚,算是半个宗室,与毛曾对比起来已经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所以朝中虽有物议,但多数人对曹叡重用秦朗还是不作置喙的。
曹叡的威望愈发强盛,和先帝曹丕时代不同,对于现任天子,士族们感受到了威胁。
先帝压制宗室,而曹叡这个天子虽然同样对叔父曹植颇为忌惮,但是对于其他的宗室,他却是颇为看重的。
典型代表就是自幼和他关系颇佳的秦朗、曹宇,秦朗是曹叡的亲叔叔的异父兄长,算是半个宗室,而曹宇更是曹操与环夫人的幼子。
事实上,虽然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在,但是作为先帝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却有渐渐被排挤的趋势。
不是说他的地位有着明显的动荡,而是说曹叡对司马懿没像先帝那么信任。
对于司马师来说,现在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曹叡倚为支柱的几位宗室、外戚权臣,曹真、曹休等人,活在这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而在此之后,司马懿将会成为曹叡必须要倚仗的人物,司马家的未来相当可期。
虽然太和二年春的诸葛亮初次北伐以及这一年年末的第二次北伐都是曹真负责抵挡的,但是之后司马懿在抵挡诸葛亮北伐以及伐蜀的事件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太和三年洛阳城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寻常的人事调动以及公卿病亡、对制度的小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曹叡的次子繁阳王曹穆没了。
曹叡的长子清河王曹囧在他黄初七年登基为帝的时候就受封王爵,只是可惜的是他在同年就夭折了。
曹囧病夭的时候,曹叡虽然伤心,但是他还有次子曹穆作为备选,所以伤心之余,总还有希望,但是如今,受封为繁阳王的曹穆也没了,曹叡如今膝下竟无一个男丁,对他的打击可以说是很大了。
当然了,没有皇子,并不说曹叡没有其他的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