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风向标(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月三日。
  王笑督战,秦山湖率军攻破杭州,北楚大胜。南楚浙江总督岑安国率残部逃往舟山。
  王笑却让秦山湖不必追击,驻军杭州,摆出后继乏力之态。
  另一方而,有消息传来,说是应思节已携南楚隆昌皇帝已逃至福建境内。
  王笑听过消息,只是淡淡定了一句:“好”。
  如果此时随岑安国逃到舟山的马超然父子得知此事,大概会很郁闷,觉得“凭什么应思节带着天子能逃掉,我们却被北楚重点打击?”
  王笑是故意放跑隆昌皇帝的。
  这是他的战略意图,即先击败岑安国,才能吸引郑芝龙北上。
  为什么呢?
  理由说来可笑,因为郑芝龙若要与岑安国联手,双方势均力敌是不行的。
  这些军阀的德性便是如此,只有确认这个政权是以自己为主了,他们才会出兵。要不然,早在北楚兵马还未渡过长江之时,郑芝龙就可以来支援了。
  如果岑安国迎奉隆武皇帝、坚守杭州,那就休想郑芝龙派一兵一卒北上,他只会据守福建。
  那地方山多难攻,到时北楚若想强攻郑氏,则费时费力。
  郑氏进可割据一方,退可待价而沽……
  而应思节带着隆昌帝在宜兴走丢、钱谦益反水勾结郑芝龙,这对于王笑本都是坏事。
  但王笑早已学会了一点,就是坏事不可避免会发生,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于是他信手拈来,将计就计。
  他故意装作不知道隆昌皇帝已经转道南下,下令主攻杭州,又故意放任钱谦益递消息给郑芝龙。
  只有让郑芝龙控制了隆昌皇帝、又看到岑安国已经势微,他才会觉得有利可图,才肯出兵。
  在这些军阀眼里,北楚还是南楚,甚至是清朝入主中原,这根本一点儿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让他们独断专行、割地自雄,他们才会奉谁为正朔。
  用郑芝龙的原话说,他要做的是“纵横而所之”的“凤凰”,而不是“槛阱之中”的“虎豹”。
  他和王笑谈判,说的是,投降可以,但要把福建划作如朝鲜一样的藩国由他镇守。
  “门户私计”四个字,刻到了这些军头的骨子里。
  王笑反正是完全看透了他们的德性。
  他不愿许郑芝龙一个“国主”,那干脆把隆昌皇帝送过去,意思也很简单——
  “来,当国主怎么够?你干脆起兵北上吧,当摄政王、当皇帝,来,打赢了我就给你当。”
  王笑这些年打仗打得多了,这种手段已经用过太多次,熟练到云淡风清。
  他调开秦山河,又把林绍元派往两广,在郑芝龙屁股后面逼压。
  而在南直隶与浙江,他只留下秦山湖的四万兵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