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章:水落石出(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三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当中,林东又命令自己的舰队开始对柯伊伯带进行多角度的各种功能的攻击测试。
  他在柯伊伯带的外围建立了200个一组成的三段发射节点阵线。
  与此同时,又掉级了,500艘工程母舰所组成的大型发射单位集群准备采用不同的手段来攻打外层的柯伊伯带。
  林东忽然想起来自己强大的攻击手段,那就是红外光波所有的物质都会被红外光波超强的温度所融化,如果自己使用红外光波进行反推力照射,就可以将整个科伊博带的外层完全烧穿。
  由于柯伊伯带的内核是一种相互排斥,保持相对距离运动的环形轨道,所以一旦进行烧穿一部分磁性碎片将不会再进行相互吸附,而是反向作用的相互排斥。
  这样就可以保证红外光波穿透的,这到轨道永远保持一定的距离。
  再利用红外光波穿透以后,剩余的高温余温就可以架设自己的固定支架来抵抗,相互吸引的其他小行星碎片。
  于是他命令部属在星球星系的一侧的发射节点集群,马上朝着柯伊伯带的外壳集火发射,大规模的红外光波屏蔽系统。
  这道宽度超过了200万公里的红外光波。直接开始推向整个科伊伯带。
  所到之处,所有的小行星碎片立刻化为粉末散落到太空当中,这恰好正符合林东的想象。
  他根本就不相信,现在见到的哪种物质可以抵抗超过100万亿度的高温?
  就像是太阳上面表面的物质,完全都是以高温熔岩形态所存在的,弹射出来的太阳耀斑,她的温度都在几千万度。
  根本没有任何的物质接触太阳,以后才能保持不变的状态。几乎任何的物体撞击到太阳之后,都会瞬间融化在太阳外层表面,温度那里至少有几千亿度的高温。
  而自己所打造的红外光线,至少可以达到太阳表面温度的水平,而红外光波内侧温度都可以达到太阳内测温度的水平,所以林东笃定这种方法,绝对可以实现打破磁力的柯伊伯带。
  于是他的两支分舰队各自100个亿的发射节点单位,同时发射强大的红外光波屏蔽墙。
  平行向正线里面进行推进,很快红外光波就穿透了小行星碎片组成的柯伊伯带。
  所到之处定成为一片粉末散落在太空当中。
  其实专家组并不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攻击手法,但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和林东有不同的想法,林东是远征军最高指挥长官,又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
  作为银河系人类帝国的元首,他考虑的肯定不是科学理念或者环境保护,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征服。
  所以林东是不会在乎破坏掉星系外盒这个保护层,也就是磁力柯伊伯带。
  所以科学家们想的是要在最完整保持柯伊伯带的完整状态下去,打算穿越它。
  因此上没有人会想到去贸然使用强大恐怖的红外光波,彻底摧毁科伊伯带,然后在进入到星球星系的内部。
  一旦这样去做,要几百万年以后,柯伊伯带才能慢慢修复这些被打开的空道缺口。
  一旦有外来天体的袭击,这个星系内部的星球就又将遭到惨重的陨石撞击。
  这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就早已有了定论,地球在形成之初的时候,曾经可能与一颗超大行星相撞。
  而通过所有的探究发现,那颗来自于外太空的超大行星,很可能是由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强大引力风暴,被吸引到了太阳系的内部。
  地球和他的相撞之后,产生了两种结果,一种是地球的轨道变成了45度角的倾斜轨道,这在宇宙当中很少见的一种变形轨道。
  恰恰也是因为这种变形轨道造就了地球,后来出现了一年四季不同温度变化。
  而另一个副产物就是撞出来一个地球,始终不渝的忠实伙伴月球。
  所以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性质几乎与地球完全相同,而且在她的内核已经发现有当年那颗大型星球的残留物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