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无题(2)(2 / 2)
事情的演变也一如鲁肃的预料,刘备夺取益州后,又攻克汉中,紧接着关羽围攻襄阳、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曹操担心樊城陷落,几乎打算迁都邺城,曹操在孙刘的打击下,终于渐见颓势了。
周瑜虽然一直想灭了刘备,攻略巴蜀汉中,与曹操中分天下,跟鲁肃的想法不一样,但临终时却推荐鲁肃自代。
这说明他承认鲁肃的方针至少也是一种选择,自己死后,东吴走这条路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悲剧发生了,刘备夺益州后耍赖,孙权不能容忍,两军在荆州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鲁肃虽然单刀赴会,豪气干云地责备关羽,尽显豪侠风范,最终把事情摆平,但孙权的信任从此转移到吕蒙身上,鲁肃没什么出场机会了。
鲁肃的军事才能少年时就有所表现,后来又能得到周瑜肯定,守夏口时“威恩大行”,但前期没多少仗可打,后期孙权又主要靠吕蒙指挥,所以没太多表现机会。
但就其经历看,与同出于土豪阶层的甘宁等人应该差相仿佛,不会差,否则周瑜不会荐他自代。
两年之后,鲁肃病故。 ↑返回顶部↑
曹操担心樊城陷落,几乎打算迁都邺城,曹操在孙刘的打击下,终于渐见颓势了。
周瑜虽然一直想灭了刘备,攻略巴蜀汉中,与曹操中分天下,跟鲁肃的想法不一样,但临终时却推荐鲁肃自代。
这说明他承认鲁肃的方针至少也是一种选择,自己死后,东吴走这条路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悲剧发生了,刘备夺益州后耍赖,孙权不能容忍,两军在荆州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鲁肃虽然单刀赴会,豪气干云地责备关羽,尽显豪侠风范,最终把事情摆平,但孙权的信任从此转移到吕蒙身上,鲁肃没什么出场机会了。
鲁肃的军事才能少年时就有所表现,后来又能得到周瑜肯定,守夏口时“威恩大行”,但前期没多少仗可打,后期孙权又主要靠吕蒙指挥,所以没太多表现机会。
但就其经历看,与同出于土豪阶层的甘宁等人应该差相仿佛,不会差,否则周瑜不会荐他自代。
两年之后,鲁肃病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