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主任看了刚才那位病人和这位病人,刚才那位是母亲带个小孩,这位又是个父亲,王主任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是一家人。难不成是吃了冷饭吃拉肚了?不排除这种可能,虽然现在天气转凉了,但是中午的时候还是很热,饭要是没吃饭剩下,下一顿接着吃,八成是要拉肚的。
  “要中药还是西药?西药去隔壁挂水,中药请随前面那位一起去那边开药。”
  男人捂着肚子,一脸苍白,看上去已经虚脱无力了,“西药吧,能好得快点……”王主任让护士把男人领到隔壁去挂吊水,又开始看下一位病人。
  杨丽羽给小孩子开完小剂量的中药,喝下两口放决明子的温水,揉揉眼睛继续工作。
  “之前有被诊断出脾寒吗?”杨丽羽让病人伸出舌头,把脉,听病人描述病情后,斟酌地写了药方。
  “没、没有!”病人也是绞尽脑汁的回想,脾寒是啥玩意?他一个农村来的也听不懂,卫生所的大夫也不是很靠谱的嘛,他看完啥病都还会再犯的,这是他第一次进城看病。
  “我这里给你诊断出的是脾寒,没什么大毛病,平时也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杨丽羽的话还没说完就停下了,油腻的食物?这年代吃东西沾点油腥就不错了,哪有什么油腻的食物?
  “俺不吃那些!”俺只啃黑面窝窝头。
  杨丽羽暗暗咽下一口气,言多必失言多必失,还是要斟酌后再说,“也不要吃冷饭冷菜,脾胃不好就应多注意一下。”
  病人见杨丽羽没诊断出什么大病来,不依不饶的问道,“俺可还有啥别的病?”吃点东西总是好反胃,咋可能没啥大病?没啥大病,那可不是白往城里跑一趟了嘛!
  杨丽羽摇头,“没有了。”
  病人穿的很少,像是刚从田地里干完活回来的,但城里也没什么地要多耕,再加上口音,杨丽羽觉得这人八成是乡下来的,后面那个穿着花花布衫的女人,约莫三十岁左右,应该是他的老婆。他老婆左手臂挎着个竹筐,右手按在他肩膀上,一脸紧张的神情。
  听到杨丽羽说没有其他大病后,男人有点怒了,不过不是对杨丽羽。
  “就你个婆娘一天天诅咒俺,偏说俺有啥大病让俺来城里检查,这下好,人大夫都说了,俺啥大病没有,这白白花了两张火车票的钱,不,回去还得两张火车票,今天早上搁饭店又吃了饭,花多少钱嘞?就你要来,看看看,啥病没有,白花了钱,满意了吧!”男人一拍桌子,起身,和身后的老婆嚷嚷了起来。
  那女人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大程,俺也不也是担心你嘛,没病不是最好嘛,有病咱还得耽误时间治病,你生啥气啊?”杨丽羽觉得女人说的话挺有道理,只是不明白这男人有什么可生气的,明明是陪他来看病,他检查后啥事没有,还叽叽歪歪个不停,活像一个大闺女。
  “俺还不生气?你还真想气死俺!”那男人一甩手,出了诊病室,杨丽羽还没等叫下一位患者的时候,那女人只觉得自己头重脚轻,身子一歪,晕倒在了地上。
  “啊!快抢救啊!大夫!医生!”旁边的病人都尖叫了起来,王主任按下紧急抢救的按钮,几个护士推着支架床跑了进来,七手八脚的把倒地的女人抬上支架床。女人左臂挎着的竹筐掉在了地上,上面的布滑落,花卷和窝窝头滚落了一地。
  竹筐里的花卷和窝窝头掉出来,沾满了地面的灰土。杨丽羽弯腰去拾起一地的花卷,又一一装回的竹筐。
  那花卷和窝窝头一摸是冰凉的,正好是午休时间,大概他们是想中午吃这个吧,但现在看来……
  刚走不远的男人听见抢救,回头一看自己的老婆也没跟来,刚往回走两步,几个护士推着支架床跑了过去:“让一让!麻烦让一让!”几个护士推着的支架床仿佛飞一样的掠过了他的身边,他转身的刹那,不经意瞥见床上的女人,不就是他老婆吗!!
  “兰欣!!”男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喊一声,赶忙跟了过去。
  王主任看杨丽羽往竹筐里捡起地上的花卷,“别捡了,地上那么脏,捡起也埋了吧汰的,人家还咋吃啊。”杨丽羽没吱声,直到捡完最后一个花卷,又用布帘子把竹筐盖上,放在办公桌上,“没事,就外面埋汰点,把外皮扒了,里面应该也能吃。”杨丽羽坐回办公桌前,继续给人看病。
  王主任看着杨丽羽专心致志的样子,他忽然觉得,这个杨丽羽同志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同志,恩,值得赞扬。
  第19章 一毛钱的山楂条
  杨丽羽去洗手长廊洗一下早上用的碗,又撞见了靓姐,靓姐这回也拿了一个红双喜的大碗,看见杨丽羽,提醒一句:“中午伙食里有汤,咱食堂碗少,得自己带个碗,不然碗要是用完了,还没带碗,就只能拿餐盘喝汤了。”
  杨丽羽跟着靓姐去食堂,中午的人比早上的多一些,但其实中午午休时间也是窜开的,不然一个食堂同时装太多人,不仅座位不够,一个发馒头的队伍也得排得很长。
  “饭票饭票交饭票啦!”在门口收饭票的老大爷嚷嚷着,一边忙活着给没饭票的找签字,一边手里握着一堆已用过的中间被戳个洞的饭票。
  杨丽羽把饭票交给老大爷,老大爷看她半天,“你就早上签字那闺女吧?院长给你安排好工作啦?”老大爷笑得美滋滋的,弄得杨丽羽心里一阵发毛。
  她淡淡说了句,“主任安排的。”
  等她和靓姐进了食堂,靓姐不急不慢的说,“门口的老大爷就那样,看没工作的他就着急,谁找着工作他都高兴,跟吃了一周一次的改善伙食似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