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送你们几箱子书,回去好好学习去吧!不过兵家法家什么的就别想了,儒家治国呢,就多多赏赐一些儒家的书籍就好了嘛,三纲五常啥的,多有学习的必要啊。至于说会不会学成一个腐儒,嘿嘿嘿,谁知道呢。
  “小滑头!”刘彻显然对刘据这个答案很是满意。
  其实一开始,刘彻也是自矜上国的身份,觉得那些不过是些个边陲小国,一国人口,也不知道能否抵得上一个长安城,刘彻很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若是从前的刘彻吧,赏也就赏了,反正家大业大,他浪费得起啊。
  但是现在的刘彻,在被谨欢教育了那么多回之后,已经有了几分守财奴倾向的皇帝陛下十分不愿意在外族身上浪费钱财。反正儒家那些书都是董仲舒当年主导修撰的,自打董仲舒这厮一蹶不振,不知道到哪里去之后,这些书就被彻底束之高阁了,现在还能拿来废物利用,简直就是再好也没有了。
  至于说那些小国使者拿到这些书会是什么反应?皇帝陛下才不高兴管呢,他表示,朕要嫁女儿了,你们要不要观礼啊?
  要不要?当然要啊!各国使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可是在答应了之后他们才想起来,观礼归观礼,他们该送的礼在哪儿呢?两手空空去观礼?对不起,他们的脸皮还没这么厚。
  对此,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微笑表示,大汉已经在沿路开设不少驿站,我们的鹁鸽可以一路远飞送行哦,来回一次很“便宜”哒,要不要送啊?
  各国使者摸了摸钱袋,咬了咬牙,送!
  送信回去反正是国王掏腰包,但是要是没东西可送,到时候直接丢脸的就是他们了呀。
  在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出发之前,婚事其实已经暗地里定下来了,虽说没有公布,但是朝野上下也俱都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没有明示,只是因为这二人远走的一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回来时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这才没有宣布。而今俩人都已经平安归来,那么婚事自然也就提上了议程。
  在他们西行的这一年多里,霍去病的冠军侯府已经里里外外的整个都重新修砌了一遍,皇帝陛下还经常敦促负责修建的人,让他们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
  朕的掌上明珠啊,就这么嫁人了,朕舍不得啊!
  比起忧愁的老父亲,卫子夫这个当妈的可靠谱多了。(记得看有话说)
  第211章 大汉长青
  大汉到现在, 也嫁了不少公主了, 一切也都渐渐有了规矩。只是这得宠的跟不得宠的公主总是不一样的,尤其卫长公主的身份还比较特殊, 她是嫡长公主,而且还是有实权的那种,这里头代表的意味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卫长公主身为金枝玉叶,刘彻又是个再护短不过的亲爹, 她自然没有人敢来说道。即便是有,顶了天也就是背后嘀咕两句罢了。可是霍去病就不同了呀, 虽说不足弱冠的年纪就封了侯,端可称得上一句少年英雄, 前途无量,只是这身份上的缺陷到底还是不可弥补的。
  父亲有,母亲也有, 可是谁认他了吗?
  就是霍去病封侯之后, 也没少人背后里骂他是“私生子”, 更别提现在了。
  此番出师西域, 可说是人人有功。张骞作为领队之人,被封博望侯。卫长公主和霍去病的则是加了封邑, 其余人等,也都各有赏赐, 人人都兴高采烈,甚至有那眼光长远的,已经开始谋算起下次出使, 又或者是要不要自己组织队伍向西一趟了。
  不提那些西域货物在长安出售得到了利润,便是将绢帛布匹运到西域各国去贩售所能得到利润,也是暴利。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历之后,两边的商队往来频繁,只怕已成定局。
  卫子夫也知道外人对于外甥身份的议论,说实在的,她从前也曾在意过这些。可当她意识到,即便她如今贵为皇后,育有太子,仍旧有人在背后以“舞女”称她时,她就明白,一个人的出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她所能改变的,只有让那些背后轻贱她的人照旧还得跪在她面前请安罢了。
  若就是为了这些无聊之人的几句说辞,就白白放过了外甥这样的一个好女婿的人选,卫子夫自己就得先呕死。
  上回儿子闲谈时说得那些话,别的她倒是都没记住,只把一句“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给记住了。不是她诋毁自己姐姐,而是生而不养,她届时又有什么颜面去充母亲的款儿,摆婆婆的谱呢,更别提那个到现在还龟缩在平阳县的霍仲孺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的,毕竟女儿身为公主,天生的身份优势就在这里,要是能被一个所谓的婆婆给拿住了,皇帝估计都能气死了。
  卫子夫真正在意的还是女儿喜欢霍去病这件事。她的人生没有选择,但是她希望女儿可以幸福。更何况除了霍去病,还有谁能够纵容幸儿做出远去西域这样的事情呢。幸儿这辈子能找到这样一个如意郎君,也就够了。
  但是因为某些人嘀嘀咕咕在背后说坏话的行为,还是让卫子夫心里觉得有些不大痛快,干脆来找谨欢商量起了卫长公主的陪嫁事宜。
  十个指头还有长短呢,即便都是自己的侄儿侄女,会偏心也是正常的。
  在大清的时候,她最在意的是保成,可是最偏心的,还真就是自己亲自养大的小六。到了大秦,那就更没别人了,公主殿下那些年的私藏,但凡是不带走的,尽数都进了扶苏公子的私库。
  至于现在嘛,除了将来要留给刘据的东西,在剩下的几个孩子之中,卫长公主占的还真是大头。不仅是因为卫长公主的容貌和谨欢有几分相似,更重要的是,这孩子的性格她喜欢,嫁的又是她视如自己子侄的霍去病。事实上当卫子夫到了朝阳宫,看到谨欢准备的那些陪嫁之后,她很有种去皇帝私库洗劫一番的冲动。
  “殿下,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啊?”卫子夫心里有点忐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