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了什么?”不知是不是因为发烧的缘故,他的嗓音,沙哑的厉害。
  “她说你这十多年的隐忍辛苦,她全都看在眼里,为了你,我必须死,因为只有我死了,你才能彻底解脱,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月色下,她的眼眸寂凉如水,“容蓟,求求你放自己一条生路,也放我一条生路,我爱过你,哪怕现在,仍然放不下曾经的感情,但我真的好累,我爱得太苦,太痛,太绝望,我怕再这样下去,我总有一天会支撑不住,我根本不如你想象中那么坚强,我害怕,害怕两年前的一切又会重演,有时候,我甚至会在噩梦里醒来,梦见自己置身火海,又一次亲眼目睹我大姐三姐的死,我真的没有那个勇气,再承受一次了。”他抬手,轻抚他月色下越发清隽的脸容,这张脸,即便隔了两年,依旧清晰的印刻在她的回忆当中,“就当可怜我,放下这段感情吧。也许过几年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爱的,根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这个世上,谁离了谁都能活,不要再固执了,给我一个机会,也给你一个机会。”
  她的手,是那么寒凉,落在脸颊上,就似腊月寒冬的冰凌,让他从头冷到脚。
  她说她害怕,害怕他的给予的爱。
  什么时候,连爱情都成了一种负担?
  他满心欢喜的,将自己的心挖出来给她,可她却不肯要,不屑要,哪怕看着他鲜血淋漓痛得死去活来,也无动于衷。
  她知道的,只要她提出的要求,他都会尽量满足她。
  这一次,也不例外。
  他将她的手一点点扯掉,闭上眼道:“好,以后我尽量不来找你,有消息的话,我会派人来告知你,等苏家的事情一了,朕……放你回契丹。”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她福了福身:“多谢皇上恩典。”
  谢?他最不想要的,就是她的感谢,而她什么都不肯给他,只肯给他感谢。
  罢了,就像她说的,也许过个两三年,四五年,今日的一切,将不再这般难以接受。
  钰儿,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宁愿,从未见过你。
  第364章 病发
  初夏时节,全国各地大雨不断,险些发生洪涝,好不容易撑过了雨季,到了夏末,竟然又开始发生干旱,好几个州郡,都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
  容蓟看着面前的一封封奏报,有些头疼。
  作为一名刚登基不久的帝王,最担心的,就是天灾。
  百姓们大多愚昧无知,长时间的天灾,会被有心人利用,称帝王无道,老天爷才会降下惩罚。
  目光在面前的奏报上来回扫视,最后挑出其中一份:“杨尚书,冀州那边的旱情,就交由你办了。”
  站在最前方一名身着朱红朝服的官员上前,躬身道:“微臣遵旨。”他抬起头,看了眼皇帝,有些欲言又止。
  容蓟道:“有什么话,杨尚书但说无妨。”
  杨尚书躬了躬身子,忧虑道,“皇上,此次旱灾情势严重,不仅冀州,平州和安州也同样严峻,微臣担心,这赈灾的银两,怕是不足以应付这么多的灾情。”
  杨尚书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么多地方发生旱灾,就算是朝廷,也一时半刻拿不出这个多的银两来。
  思绪回到两年前,不知想到了什么,他蓦地一笑,对杨尚书道:“朕记得,两年前的时候,杨尚书还在中书省任职。”
  杨尚书回道:“皇上说的没错,两年前,微臣的确在中书省任职,前中书令大人为人宽厚,且对微臣有再造之恩。”
  容蓟点头:“是啊,那时候,他亦帮了朕不少忙。”顿了顿,道:“既然那时候你在中书省任职,那就该知道,当年在东郡发生过海难,不知此事,杨尚书是否还有印象?”
  怎么可能没有印象,当时,自己也作为赈灾使团的一员,随着整个赈灾队伍,一起去了东郡。
  “回皇上,当年之事,微臣记忆犹新。”包括面前这个身着明黄龙袍的男子,一刀斩下东郡太守脑袋的一幕。
  “既如此,那你应该知道,当年朝廷,是用什么方式,筹集的赈灾善款。”
  杨尚书怔了一下,愕然看着皇帝,心道:皇上不会还想如法炮制,再来一次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