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跪坐在案前的谢知微行了一礼。“是。这半年来,孩儿按照父亲的嘱托为十九妹授艺,成果颇微。她并非不努力,只是于琴棋书画上确实没有天赋。”
  谢怀庸翻看着谢长晏的课目簿,眉头微蹙。
  “比如琴谱,她听不出角徵羽间的区别,只能将指法记熟于心。这样弹奏出的曲子,自然毫无灵性。”
  “棋艺上,我都不要求她走一步思十步,只要思三步即可,但她对弈时还是毫无章法。”
  “书法上,许是平日里过于勤俭,总有不舍落笔之态,写出来的字难免拘谨露怯。”
  “画艺上,她能将现有的东西画得一模一样,但毫无境界可言。”谢知微说完后,总结道,“孩儿觉得,再学下去也不过勉强及格,想要出类拔萃,很难。”
  谢怀庸默默听完,将目光投递到不远处的一道漆雕屏风上。屏风有四扇,上绘春夏秋冬四景,但又与寻常的四景图截然不同——
  春之扇上,画的是一片星空,形如水勺的北斗指向东方。
  夏之扇上,画的是两个装在彩色丝网中的鸡蛋,一蛋完整,一蛋破裂,显见是斗蛋失败了。
  秋之扇上,画的是一块烧灼得通红的龟甲,甲旁放了一株果实累累的麦穗。
  冬之扇上,画的是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美酒已沸,旁边两只酒杯,一只立,一只倒,流了一地琼浆。
  四幅画都笔法精简,寥寥几笔,大片留白。最后一扇的落款为“隐洲谢繁漪敬祝”。
  谢知微顺着谢怀庸的目光也看向了这道屏风,眸光微闪,不禁叹道:“北斗东指喻春;孩童斗蛋喻夏;灼龟稻熟喻秋;绿蚁新酒喻冬。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最可贵的是跳出了通俗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令人耳目一新。这幅四景图当年于您寿诞上献出,多少人拍案叫绝。三姐姐确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十九妹难望其项背。但是——”
  谢知微说到这儿,直视着父亲缓缓道:“伊人已逝,不可再来。总将十九与伊相比,对十九来说,不公平。”
  “老夫并未作比,只是感慨浮生如戏。”谢怀庸说着,起身走到屏风前,抚摸着上面的画,指尖微颤,“枉我自诩神算,洞察天机,却在那一卦上,折了吾族最出色的孩子。每每想起,总觉得愧对繁漪,当时明明岑夫子劝过,说有飓风之险。”
  “父亲不要这么想。出发的吉日虽是您占卜算出来的,但三姐姐途中突病,拖了一天行程,才撞上迷津海的飓风,是谓命也。天命……不可违。”
  谢怀庸痛苦地闭了闭眼,然后转身回到书案前,注视着谢长晏的功课,沉吟半晌道:“罢了,终是要活在当下。”
  当谢长晏再一次推开“悬阁”的门,走进书房时,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异样。
  东窗前的高几上,铜炉里竟燃起了香,袅袅白烟萦绕在一室书卷间,增添了几分悠然之意。
  她微怔过后,立刻跪下行了一个大礼:“长晏拜见五伯伯。”
  一人从垂挂的竹帘后缓步走出来,身穿道袍,手中握着一卷书,正是谢怀庸:“老夫昨夜方到家,你怎知书房中是我?”
  “九哥哥不喜熏香。”谢长晏一边回答一边抬眼不安地看了他一眼。
  “确实。”谢怀庸淡淡一点头,示意她落座。
  谢长晏忐忑地坐下,只觉脊背飕飕地冒寒气。事实上,谢怀庸性格内敛,并不凶厉,但因为不笑的缘故,总令人感觉很难接近。
  “老夫看了这半年来你的成绩。”
  谢长晏顿时额头冒出了冷汗。
  偏偏谢怀庸说了那一句后就沉默了,盯着她看,看得她如坐针毡。
  “长晏愚、愚钝,未、未能达到五伯伯的要求……”
  “嗯。”
  谢长晏噎住,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