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待你我兵成(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羽这么一问,李孟羲笑了,“我学的这种练兵之法,与古之练兵法皆不同。”
  “奥?”关羽更感好奇,“如何不同,细细说来。”
  “古之练兵法,有选锋之法,择或择雄逸凶猛之士为兵,或择苦寒之地兵员为兵,而我之练兵之法,不论雄壮羸弱,不论地域,甚至不论老幼,皆可成兵。”
  李孟羲答到。
  关羽点头,“也不知,孟羲你的练兵之法,与某练兵之法,熟弱熟强。”
  关羽竟起了和李孟羲较量一番的想法。
  “不知。”李孟羲诚恳的答到,“关将军奔袭之士未练成,某的队列也未练成。待你我兵成,或可一试。”
  李孟羲也不明说谁的练兵法更强,只说有空试试。
  这摆明就是说,李孟羲对自己的训练方法很有信心。
  说起来,区区黄口孺子要跟关羽较量练兵术,一般人会认为狂妄,却正对关羽胃口。
  关羽抚须朗笑,“那便一言为定。”
  随后,关羽就旁观刘备和李孟羲两人练兵。
  总得来说,是刘备负责操练,而李孟羲则在一旁,看哪里有不足之处再给刘备指出来。
  外人看来,就像李孟羲是一个老先生,而刘玄德是像学生一样。
  尤其是,这俩人身高差距很大。
  刘备身长七尺,李孟羲方九岁多,不到十岁,身长不及五尺,李孟羲跟刘备说,哪里练的不对,刘备弯着腰,很认真的在听,这就更像老师和学生了。
  关羽见此有趣一幕,哑然失笑。
  在随后的训练中,关羽看出了端倪。
  总得来说,李孟羲的练兵之法,以静为主,不管是站立,还是原地转向,动作都不大,少有跑动之类的大动作。
  其实是李孟羲觉得静止的动作还没练好,暂时不必练跑步和走动。
  练兵持续了大致一个半时辰之后,夜深之时,练兵结束了。
  想起傍晚时,教小孩子们学字的事了。
  李孟羲便问,能不能在军中把教书先生给找十来个,教军中的小孩子识字,小孩子不能耽误了。
  刘备关羽一听,皆认为此事是仁义之举,若不是此时夜已深了,三人就去找教书先生了。
  刘备和关羽少时都读过书,对读书识字并不陌生。
  刘备问,教识字没得问题,只是,军中无有书籍。
  “不必有书籍,只教字便可。每日三五字,足够教了。”李孟羲答到。
  “纸笔如何解决?”
  “不用纸笔,使木匠营做一些沙盘,沙盘中盛沙,而后,以木杆做笔,在沙盘上便能写字。”李孟羲已腹有成稿,对答如流。
  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刘备笑到,“孟羲即提此事,必已有十足把握。如何谋划,何不细细说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