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长姐的事情可以看出,其实自己的父亲并没有自己和端和郡主想的这般无所不能。就算他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他的上头,还有一个人。
  而他上头这个人,很显然是愿意让事情水落石出,揪出真凶严惩不贷。
  长姐落得这样的下场,嫁给那个猪头一样的荣郡王。这件事就可以佐证,她那伟岸的父亲,在真正的皇室血脉面前还是得低头。
  就算被封了异姓王又如何?到底不是姓穆的,有些东西就是差了些。
  在王府中最受宠的大姐尚且落得这样的下场,那她呢?这就是易安县主担心的事。她并不比荣郡王妃小多少,她也快到了该定亲的日子了。她是王府的嫡次女,品级也比荣郡王妃要低,因而夫家应该也会差些。
  本来想着姐姐能高嫁入皇室,自己也差不到哪儿去。现如今自己明显是被荣郡王妃的任意妄为连累了,连择夫家也择得艰难了些。这忧虑,她曾无意中听襄阳王妃提到过。
  正是荣郡王妃被赐婚的事,让整个皇都也知道了,襄阳王也并非如此得圣心。他想要拿捏七殿下,却反而被七殿下将了一军,闹了个满城皆知的大笑话。
  这叫易安县主如何能安心!别说是姐姐了,那个荣郡王就是自己都看不上眼,如若自己要嫁给比荣郡王还不如的人……易安县主觉得自己真的是前路一片灰暗了。
  万般无奈之下,有人说可以允诺给自己一个好的夫君,那真是一下就戳中了易安县主的心思。
  那个人是易安县主在别的姑娘家的茶会上认识的,似乎是当时举办茶会的定忠伯嫡长女的刚出嫁的表姐,而这个表姐口口声声称自己与慧阳郡主有些隔阂,但因为身份不够,整治不了慧阳郡主,但又实在憋不住这口气,这才请她帮忙小惩大诫。
  当然,易安县主也深思熟虑过了一下,也仔细地查了查这个女人,知道她丈夫的堂兄在太子手底下做事,似乎颇受太子的重用。而她说太子也正在留心帮一些宗室寻找合适的姑娘,句句话都说到易安县主的心坎上。
  “其实县主跟那些宗室配起来也是够配的,到底是襄阳王的嫡女嘛。有谁敢看低了去?襄阳王为陛下镇守边关,打过胜仗,既有功劳又有苦劳,谁不想娶县主呢?至于端和郡主,那是陛下的圣旨,谁也不敢忤逆不是?”那个人的花言巧语,听得易安县主这样的一个阅历不足的小姑娘心花怒放。
  没准有人帮着在太子面前说一说,可能真的就成了?她就能够摆脱长姐的阴影了?
  总而言之,易安县主经受不住诱惑,这就干了。
  继而就是现在这般,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易安县主亲自验证过那药,溶在水里的确无色无味。但万一慧阳郡主疑心呢?在荣郡王妃房间走出不久她就有些不适了,万一她察觉出端倪了呢?
  易安县主又是一抖。
  房间里,当时除了自己,就只有姐姐了……易安县主把心一横,似是做了个什么决定。
  姐姐嫁了个她这样讨厌的男人,这辈子注定是得不到幸福的了。她的人生都被毁了,但自己的人生却还有许多未知之数,没准还有什么大好前程呢?何况慧阳郡主也很讨厌姐姐不是?这不也正好顺了她的意么?
  反正逼得她走这一步的,也是姐姐!
  于是被请去大理寺之后,易安县主就将自己做的事都往荣郡王妃身上套。幸好自己早就留有一手,将那用剩的药放在了姐姐的房间……
  易安县主认为当时自己声泪俱下声情并茂,说得连那座上的大人都动容,相信自己是无辜的了……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又请自己去大理寺了?
  易安县主真是一头雾水了。
  但既然大理寺的人亲自来请,易安县主总是推辞不得,便也跟着去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在大理寺等着自己的竟然是慧阳郡主与荣郡王妃。
  但很显然,慧阳郡主和荣郡王妃是并排坐着的,说明荣郡王妃并没有如她所料那般成为替罪羔羊。
  这是出事之后易安县主第一次见到慧阳郡主,她看起来有几分憔悴,似乎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一般。想来现在是恢复了一些,所以这才亲自过来大理寺看看情况如何。
  事情有些蹊跷。按理来说,慧阳郡主看到自己那份证词,不是应该下意识地选择相信才对么?
  毕竟她与姐姐互相看不惯,上次在姐姐大婚时她都尽收眼底了。她应该对自己的证词深信不疑才对呀!易安县主对此十分自信,因而她才觉得若是将一切罪责如数推到荣郡王妃身上,应该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受到丝毫怀疑与牵连。
  更为让易安县主无法接受的是,她才刚刚准备行礼的时候,荣郡王妃径直走向自己,紧接着,她还没来得及叫出一声“姐姐”,荣郡王妃就一个耳光重重地甩了过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