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2 / 4)
他会去哪?回家?撞上门锁会不会气?
容不得我想太多,轿子落地时已在殿门外,里面的人在等我。
康熙的脸色比一年前好了很多,却也衰老得迅速,端坐桌案之后的背脊没了当年挺拔,气势倒是一如既往。
他只瞥了眼我脚上穿的绣鞋,便端起茶杯凑在唇边轻轻吹拂,呷了口茶不急不忙地向我看过来。“听你们府里换了当家的。”
这事儿我只是向胤禛提过,他未答复,康熙如此倒应了我昨日所见。不及细想头看着光亮地砖,“回皇阿玛话,臣媳的意思。”
康熙哦了一声显示他的反应,茶杯轻响后才听见他继续话,“老四要做什么?”
“回皇阿玛话,不是四爷要做什么,是臣媳。”着取出包好的银票举向前,被李德全接过送上去。
康熙随意翻动眼中竟染了些笑,推放在桌上指尖轻敲,“十万两,你要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臣媳一番心意。正值战时,臣媳一介女流不比各位爷,帮不得,唯有送上些银两聊表诚孝。”
“你是有备而来啊。”
抬眼看过去没有恼,我头笑着接了一句,“皇阿玛,有备明有心。”
康熙嗤笑一声放松地靠进椅背,“你的心不是都在老四身上么?放着主母不做让给侧室,演得哪一出,与胤祯有关?”
他像是不急着等我回话,取了茶杯用杯盖轻轻撇着杯沿,舒服地靠在那里并不看我。
胤禛?是他的老四还是老十四?
不得不姜是老的辣,平日里老四老四的唤着,如今倒跟我破起谜来。
暗自吸了口气,仍是定定地站于殿中央,仔细回道:“不知皇阿玛所指,臣媳不敢妄自揣测,只是此事既与四爷有关,也与十四弟脱不得干系,亲兄弟哪儿能分得清彼此呢。”
眼见康熙没有不快的反应,似还微不可见地了头,便大着胆子继续,“您也知道臣媳无甚本事,就只经营着几间意言堂,还是请人帮忙打理的。若是平日尽可守在府里大享清闲,李管家事事心谨慎根本不会出什么差错。只是臣媳虽为女子,不来为国尽忠的大道义却也知道为人子媳该尽的孝道,虽帮不上皇阿玛与十四弟的忙,多去赚些银子倒是成的。只是近来身子不甚爽利,若是两边分神必都顾不周全,只能舍其一,取其一。幸而四爷未曾怪罪,幸而府中姐妹有心帮衬,这才成全了臣媳的一己之私。”
康熙朗声大笑,将茶杯放回桌面竟站起身来绕过桌案,立在我身前两三步外,“对朕尽孝倒成了你的一己之私?”
我忙提了裙摆扑腾一声跪在地砖上,忍着膝盖传来的疼眼睛倒真湿了,委屈地声回道:“皇阿玛,臣媳口拙。”
头上方是灼灼的注视,我低垂着脑袋都能感受分明,只能看到那双靴尖处明晃晃的金线精细地绣在明黄色缎边上,再无其他。
等得我膝盖都有些酸麻,才听见他辨不出情绪的一声,“起来吧。”
这是高兴还是不乐意?
即使我想得再好真面对他时仍是有些怕,即使不为自己还有那一府的人,不管我喜不喜欢他们,总不能因我而受了牵连。
对于这位帝王我不能了解,只是依着往日所识做了今日决定。一味把话在他要的时候绝非明智之举,只盼这一句诚惶诚恐能让他不再纠缠,毕竟……不是还有那么句话吗,没有花钱的不是。
重新站起来仍是低着头,明黄袍摆已旋了半圈隐于桌案之后,我就这么安静地站着,心无端急跳起来。
“老十三家的还好?”
我隐忍不提他倒先问起来,只是四府情况他全然知晓竟不知十三府么?静了一瞬我才头应道:“谢皇阿玛关心,十三阿哥府一切皆好,十三弟妹也好。”
“既如此你就再陪些日子,知道你们妯娌一向投契,老十三不在你就费心多照应着些。”康熙得低沉,幽幽回荡在暖融融的殿中很有些温情的意味。停了一会那声音才又响起来,“你们都不怨朕么?”
这一句惊得我本就酸疼的双腿险些又低下去。不怨是假的,怨又如何。
“回皇阿玛话,臣媳们不怨。不管他原先是谁此时是您的儿子,即使街边一闲散百姓,值此国之重战皆应为国效力,何况十三阿哥。相信在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返回顶部↑
容不得我想太多,轿子落地时已在殿门外,里面的人在等我。
康熙的脸色比一年前好了很多,却也衰老得迅速,端坐桌案之后的背脊没了当年挺拔,气势倒是一如既往。
他只瞥了眼我脚上穿的绣鞋,便端起茶杯凑在唇边轻轻吹拂,呷了口茶不急不忙地向我看过来。“听你们府里换了当家的。”
这事儿我只是向胤禛提过,他未答复,康熙如此倒应了我昨日所见。不及细想头看着光亮地砖,“回皇阿玛话,臣媳的意思。”
康熙哦了一声显示他的反应,茶杯轻响后才听见他继续话,“老四要做什么?”
“回皇阿玛话,不是四爷要做什么,是臣媳。”着取出包好的银票举向前,被李德全接过送上去。
康熙随意翻动眼中竟染了些笑,推放在桌上指尖轻敲,“十万两,你要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臣媳一番心意。正值战时,臣媳一介女流不比各位爷,帮不得,唯有送上些银两聊表诚孝。”
“你是有备而来啊。”
抬眼看过去没有恼,我头笑着接了一句,“皇阿玛,有备明有心。”
康熙嗤笑一声放松地靠进椅背,“你的心不是都在老四身上么?放着主母不做让给侧室,演得哪一出,与胤祯有关?”
他像是不急着等我回话,取了茶杯用杯盖轻轻撇着杯沿,舒服地靠在那里并不看我。
胤禛?是他的老四还是老十四?
不得不姜是老的辣,平日里老四老四的唤着,如今倒跟我破起谜来。
暗自吸了口气,仍是定定地站于殿中央,仔细回道:“不知皇阿玛所指,臣媳不敢妄自揣测,只是此事既与四爷有关,也与十四弟脱不得干系,亲兄弟哪儿能分得清彼此呢。”
眼见康熙没有不快的反应,似还微不可见地了头,便大着胆子继续,“您也知道臣媳无甚本事,就只经营着几间意言堂,还是请人帮忙打理的。若是平日尽可守在府里大享清闲,李管家事事心谨慎根本不会出什么差错。只是臣媳虽为女子,不来为国尽忠的大道义却也知道为人子媳该尽的孝道,虽帮不上皇阿玛与十四弟的忙,多去赚些银子倒是成的。只是近来身子不甚爽利,若是两边分神必都顾不周全,只能舍其一,取其一。幸而四爷未曾怪罪,幸而府中姐妹有心帮衬,这才成全了臣媳的一己之私。”
康熙朗声大笑,将茶杯放回桌面竟站起身来绕过桌案,立在我身前两三步外,“对朕尽孝倒成了你的一己之私?”
我忙提了裙摆扑腾一声跪在地砖上,忍着膝盖传来的疼眼睛倒真湿了,委屈地声回道:“皇阿玛,臣媳口拙。”
头上方是灼灼的注视,我低垂着脑袋都能感受分明,只能看到那双靴尖处明晃晃的金线精细地绣在明黄色缎边上,再无其他。
等得我膝盖都有些酸麻,才听见他辨不出情绪的一声,“起来吧。”
这是高兴还是不乐意?
即使我想得再好真面对他时仍是有些怕,即使不为自己还有那一府的人,不管我喜不喜欢他们,总不能因我而受了牵连。
对于这位帝王我不能了解,只是依着往日所识做了今日决定。一味把话在他要的时候绝非明智之举,只盼这一句诚惶诚恐能让他不再纠缠,毕竟……不是还有那么句话吗,没有花钱的不是。
重新站起来仍是低着头,明黄袍摆已旋了半圈隐于桌案之后,我就这么安静地站着,心无端急跳起来。
“老十三家的还好?”
我隐忍不提他倒先问起来,只是四府情况他全然知晓竟不知十三府么?静了一瞬我才头应道:“谢皇阿玛关心,十三阿哥府一切皆好,十三弟妹也好。”
“既如此你就再陪些日子,知道你们妯娌一向投契,老十三不在你就费心多照应着些。”康熙得低沉,幽幽回荡在暖融融的殿中很有些温情的意味。停了一会那声音才又响起来,“你们都不怨朕么?”
这一句惊得我本就酸疼的双腿险些又低下去。不怨是假的,怨又如何。
“回皇阿玛话,臣媳们不怨。不管他原先是谁此时是您的儿子,即使街边一闲散百姓,值此国之重战皆应为国效力,何况十三阿哥。相信在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