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丹丸”光华内敛,有返璞归真之相,就嵌在本源之力中央,虽是极小,感受起来却极有“份量”,一应气机,都受其约束,自然成为中心之核,生发湮灭,无有始终。
  显然这就是余慈的根本道基所在,生死依托之本。
  而换个角度看,此亦是灵昧所据,因为基础打得牢固,异相反而不显,也轻易观之不透,和前面的造化法则不是一码事。
  道德之法于“七祭五柱”架构中不显,本源之力顺势就转到阴阳之法上,明确天人之辨。
  此时造化剑仙已经强行扭转了“烛龙王”的本质,改易“阴阳”为“灵变”之法,但范围仍然控制在一个较狭小的区域内,目前在体系结构中的,依旧是“阴阳之法”。
  从分析的结果看,余慈这一条,算是颇有根基,但并不具备特别鲜明的气象,应该是颇有涉猎,却没有视为根本,倒是里面见出薛平治的一些痕迹,罗刹鬼王还是比较熟悉的。
  啧啧两声,评价了一句“奸夫淫妇”。
  接着再看超拔……毫无疑问,对这一条,罗刹鬼王特别关注。
  在分析之前,她已经感觉到了与玄门迥异的法度。
  尤其那上至道境仙宫,下抵血池地狱的气象,在本源之力中,不可能是随意描画,而应是真真切切有所依据才对。
  “七祭五柱”体系中,与之牵系的“线条”呈墨紫色,也是大黑天佛母菩萨亲祭的三个根本法则之一,对应的根基也最是浑厚。
  可在模具中演化之时,莫名就是特别艰涩。
  本源之力外具象演化的奇景,有浑蒙之态,又沉重如山,像是浓稠的血汁翻滚沸腾,含蕴的东西太多也太复杂,竟然抽离不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形象。
  其实到这一步,罗刹鬼王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可是,如果能再深入一层,却因为种种因素半途而废的话,就未免太可笑了。
  她想了一想,要触动某个机关,却又停下,再沉吟片刻,方是微微笑道:“黄泉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从罗刹鬼王和大黑天佛母菩萨决裂的那一刻起,后者就不再是“七祭五柱”的核心,代之而起的,正是黄泉夫人。
  也只有将这一位“唤醒”,才能代表“七祭五柱”体系的巅峰成就。
  出于某种原因,罗刹鬼王其实不太愿意和这位打交道。
  可要刻意回避的话,又太荒唐,最终,还是心神联系。
  这一刻,“七祭五柱”体系之中、还有罗刹鬼王心底,分明有一对无形的眼睛睁开。
  黄泉夫人很清楚罗刹鬼王的意图,直接切入“墨紫”线条中,模具的解析能力,瞬间推高到了极致。
  然后,本源之力的明珠外围,就是无尽星空铺展开来,耳畔似乎响起了远在天外的赞颂之声:“高妙无上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
  就是以罗刹鬼王的心志强度,在此仿佛亿兆生灵呼号,彻底模糊了痛苦与快乐、卑微与尊严、希望与绝望等边际的情绪、情感洪流,也是微微失神片刻。
  不是动摇,而是一种参照。
  好得很……当真好得很!
  一个理所当然站在天地宇宙最顶端的元始魔主;一个“内蕴吸收”了元始魔主神通奥妙的上清未来宗主;一个能够清晰映现其中脉络的法则体系核心;三方凑在一起,搭台唱戏,显化出这等奇妙至于荒谬的景象,使得罗刹鬼王哑然失笑,也不否认,一时心绪层生。
  笑容里,敬奉元始魔主的赞颂之音渐消,虽是高高在上,却不是一条道儿上的人,关注也没有意义;渊虚天君的神奇“杂货铺子”,暂时也搁在一边,因为仔细去想的话,那位确实有很多次机会,能够与元始魔主“搭上线”,对这根“搅屎棍”的种种奇妙之处,视之为理所当然也就是;惟有最后那个……
  模具中的“眼睛”已经消去,可是心中的“无形之眼”,反而愈发地清晰起来,渐渐活化。
  仿佛真有一人,静静凝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