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2 / 4)
手刚碰到初七颈部的时候,恰逢蒋修染弯腰去拎初七。
两人的手碰到了一处。
宁元娘触电一般收回了手,往后退了两步。
蒋修染却是不动声色,一手抓了初七,一手拎了十五,将两个好奇心太重的小家伙放到一旁,找来木桶的盖子盖上。
宁元娘因着方才的尴尬,急于找到话题打过岔去,“你怎么这么清闲啊?”
“等殿试过后就要忙一阵子了。”蒋修染耐心细致地跟她说道,“淮南王跟你四表哥都要收拾睿王,到时候朝堂少不得大乱一阵子,我就算是看热闹的,也要认真的看,何况自己还一身官司。”
“啊?”宁元娘惊讶,“那你会不会有事啊?还有我四哥,他不会有危险吧?”睿王是那么好收拾的?党羽那么多,一不小心,就会殃及自身。
“你说呢?”蒋修染对她笑了笑,脚尖碰了碰木桶,“这两条鱼,是我送给你呢,还是你请我去别院吃鱼呢?”
“我问你和四哥有没有事呢……”宁元娘抿了抿唇,“回答完再说吃鱼的事儿。”
☆、145|140.139
“都知道要出事了,怎么会有事?”蒋修染笑着看她一眼,“说吃鱼的事儿。”
宁元娘听出他话里的意思,眼底有了笑意,随后认真琢磨他末一句话。怎么吃?拿回去让厨房给他做了,让他在外院吃好了。
蒋修染笑起来,“逗你呢,鱼送给你了,我该回城里了。”
“来回折腾,你也不嫌累。”
蒋修染笑意更浓,凝视着她,“有什么法子,你住得远。”
“……”别的时候不说,这次他可是专程跑来钓鱼的,跟她有什么关系?宁元娘道辞转身,唤上初七、十五,往河岸上面走去,又吩咐小丫鬟,“把鱼带回去。”
一直在不远处的两名小厮见蒋修染要走,连忙快步到了他近前,收拾起渔具。
蒋修染放下裤管、衣摆。
宁元娘回眸看他的时候,见他正在穿鞋袜,不由蹙了蹙眉。双脚还有水渍呢,就这么穿上鞋袜,多不舒服啊。他的小厮也是,怎么也不准备得周全些?
她扯扯嘴角,随他去吧,转身加快了脚步。
**
四月殿试,陆星南高中探花,香若松中二甲第三名。状元郎为周夫人的娘家侄子徐迅,榜眼陈嘉兴为袭阁老身在朝堂时的门生。
香芷旋听说了这些,心里除了对状元人选不满意,对别的都是分外满意。
老太爷看重或交往的人,鲜少走动,这是谁都知道的,不是避嫌,是文武道不同,根本就无法在一些事情上保持一致的立场,袭朗为了头疼的时候少一些,对那些人是能离多远离多远。所以陈嘉兴这个人,日后大抵就是看在老太爷的情面上不上折子弹劾袭朗,袭朗为着老太爷的颜面,也不会找陈嘉兴的麻烦。
香若松这次的结果完全出乎香芷旋意料,自心底真的认可了老太爷的才学。随即就戏谑地想,香若松会不会专门命人去知会香绮旋一声——当初香绮旋用他不能高中说事儿,可是把他气得不轻。
最令人欣喜的自然是陆星南中探花的事。
探花郎,足以匹配袭胧。
所知的这些人,除了状元徐迅、探花陆星南,都要入翰林,从六七品官做起。这是大多文人注定的路,要慢慢的熬上很多年,也是文人对武将颇有微词的原因之一。
徐迅博得头筹,又是周家也就是皇后的姻亲,皇后册封了个四品的官职。陆星南则是出身于名门世家,参加科考是为了证明陆家的人有真才实学,本身就有世袭罔替的四品官职在身。
香芷旋去库房选了两份贺礼,吩咐人送去陆家和香若松那边。 ↑返回顶部↑
两人的手碰到了一处。
宁元娘触电一般收回了手,往后退了两步。
蒋修染却是不动声色,一手抓了初七,一手拎了十五,将两个好奇心太重的小家伙放到一旁,找来木桶的盖子盖上。
宁元娘因着方才的尴尬,急于找到话题打过岔去,“你怎么这么清闲啊?”
“等殿试过后就要忙一阵子了。”蒋修染耐心细致地跟她说道,“淮南王跟你四表哥都要收拾睿王,到时候朝堂少不得大乱一阵子,我就算是看热闹的,也要认真的看,何况自己还一身官司。”
“啊?”宁元娘惊讶,“那你会不会有事啊?还有我四哥,他不会有危险吧?”睿王是那么好收拾的?党羽那么多,一不小心,就会殃及自身。
“你说呢?”蒋修染对她笑了笑,脚尖碰了碰木桶,“这两条鱼,是我送给你呢,还是你请我去别院吃鱼呢?”
“我问你和四哥有没有事呢……”宁元娘抿了抿唇,“回答完再说吃鱼的事儿。”
☆、145|140.139
“都知道要出事了,怎么会有事?”蒋修染笑着看她一眼,“说吃鱼的事儿。”
宁元娘听出他话里的意思,眼底有了笑意,随后认真琢磨他末一句话。怎么吃?拿回去让厨房给他做了,让他在外院吃好了。
蒋修染笑起来,“逗你呢,鱼送给你了,我该回城里了。”
“来回折腾,你也不嫌累。”
蒋修染笑意更浓,凝视着她,“有什么法子,你住得远。”
“……”别的时候不说,这次他可是专程跑来钓鱼的,跟她有什么关系?宁元娘道辞转身,唤上初七、十五,往河岸上面走去,又吩咐小丫鬟,“把鱼带回去。”
一直在不远处的两名小厮见蒋修染要走,连忙快步到了他近前,收拾起渔具。
蒋修染放下裤管、衣摆。
宁元娘回眸看他的时候,见他正在穿鞋袜,不由蹙了蹙眉。双脚还有水渍呢,就这么穿上鞋袜,多不舒服啊。他的小厮也是,怎么也不准备得周全些?
她扯扯嘴角,随他去吧,转身加快了脚步。
**
四月殿试,陆星南高中探花,香若松中二甲第三名。状元郎为周夫人的娘家侄子徐迅,榜眼陈嘉兴为袭阁老身在朝堂时的门生。
香芷旋听说了这些,心里除了对状元人选不满意,对别的都是分外满意。
老太爷看重或交往的人,鲜少走动,这是谁都知道的,不是避嫌,是文武道不同,根本就无法在一些事情上保持一致的立场,袭朗为了头疼的时候少一些,对那些人是能离多远离多远。所以陈嘉兴这个人,日后大抵就是看在老太爷的情面上不上折子弹劾袭朗,袭朗为着老太爷的颜面,也不会找陈嘉兴的麻烦。
香若松这次的结果完全出乎香芷旋意料,自心底真的认可了老太爷的才学。随即就戏谑地想,香若松会不会专门命人去知会香绮旋一声——当初香绮旋用他不能高中说事儿,可是把他气得不轻。
最令人欣喜的自然是陆星南中探花的事。
探花郎,足以匹配袭胧。
所知的这些人,除了状元徐迅、探花陆星南,都要入翰林,从六七品官做起。这是大多文人注定的路,要慢慢的熬上很多年,也是文人对武将颇有微词的原因之一。
徐迅博得头筹,又是周家也就是皇后的姻亲,皇后册封了个四品的官职。陆星南则是出身于名门世家,参加科考是为了证明陆家的人有真才实学,本身就有世袭罔替的四品官职在身。
香芷旋去库房选了两份贺礼,吩咐人送去陆家和香若松那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