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2 / 4)
醉汉的表情,很真实,人的真实表情,是没有办法从外部伪造出来的,所以我肯定,醉汉那表情,肯定是因为看到他认为可怕的东西才产生的,而那东西,很可能就是他认为的鬼。作出这样的推测,并非无凭无据,不管是我们第一次见醉汉,还是在监控画面中,醉汉都是一副惊恐的样子。
而如果醉汉是后脑遭受到重击之后才猝死的,是有可能,因为猝死,归根结底是身体内部的机能活动,并不一定需要外在的惊吓。但是,如果醉汉不是因为情绪被触发而猝死的,他就不会产生出那样真实夸张的瞬间表情。
正如王雅卓所说的,那么用力的击打,足以让醉汉发懵,昏迷过去了,他又哪里有机会看到可怕的东西。
所以,醉汉先猝死,后脑再受重击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既然醉汉已经猝死倒地,为什么凶手还要在醉汉的后脑用力击打,留下伤口。
这行为,看似有些多此一举,要知道,血肯定会溅出来,沾在凶手的身上,这样凶手被找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凶手不会这么做。
被我一问,陈凡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了起来。
我也站了起来:“凶手,是刻意让这起案子,和吴青山的死有更多的相同点,这就是他看似多此一举的原因。”
犯罪地点都闹鬼,现场都有古曼童,死者的后脑都遭受了重击,这两起案子,很明显挂上了钩。除了这个原因,没有其他理由能解释为什么凶手要在尸体后脑补上一击了。
第083章 塑造表情,匆忙作案
一开始,我还想凶手是不是怕醉汉没有死透,所以才补上一击,但是后来一分析,我就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推测。死者死的时候,应该是仰躺着的。或者是侧着的,至少不会是趴着的。原因很简单,死者的正面,特别是脸部,没有任何伤痕。
醉汉猝死的那一刻,如果是往前倒,最后趴在地上,不可能一点擦痕都没有,地下车库的地面,是粗糙的,再细微的擦伤,法医都可以鉴定出来。
而如果是侧躺或者仰躺,根据后脑伤口的位置,凶手都必须先让死者的后脑全部露出来,才能使用现场留下的那个古曼童击打死者的后脑。如果凶手只是怕死者没有死透,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人的正面,致命部位实在太多了。
所以,凶手击打死者后脑,明显是带着目的性的。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死者已经猝死,躺在了地上,而凶手却把凶手的尸体翻了过来,再在尸体的后脑,补上了一击。
可是,据陈凡说,警方在发现尸体的时候。尸体却是躺着的,这说明,尸体曾经不止一次的被翻动。陈凡彻底犯难了,他骂了一句:“这凶手是在玩尸体,先把尸体翻过来,补上一击之后就算了,砸完脑袋之后。又把尸体给翻了过来,他这是要干嘛?”
“为了塑造死者的表情。”我回答。
逐步的分析,已经让我有了头绪。
陈发反问:“涵哥,表情没有办法从外部被伪造出来,这是你说的。”
我点了点头:“不管用手捏,还是用其他方法,的确都不可能让一具尸体有那么真实的表情。但是定型或者放大已经产生的表情,却很容易。”
凶手在击打死者后脑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又把尸体给翻过来,呈现警方发现尸体时的仰躺状态。一般而言,杀了人之后。凶手确认没有在现场留下痕迹之后,都会迅速逃离,而不是再去翻尸体。
很显然,第二次翻动尸体,凶手也是带着目的性的。
凶手想让醉汉的死,和吴青山的死,有更多的相同之处,但实际上,这两具尸体,却有非常大的不同。吴青山的脸全被毁了,而醉汉的脸却是完整的。我敢肯定,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凶手也会像杀死吴青山那样,把醉汉的五官全部剜下来。
陈凡问我为什么凶手要让两起案子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我笑着问陈凡:“第一起案子,你的第一直觉是什么?”
陈凡想了想,也不知道是冷,还是心里害怕,他打了个颤,回答:“感觉吴青山,是被古曼童害死的。”
并不只有陈凡一个人这样感觉,特别是在确定吴青山帮助女星z供养古曼童之后,更多人有这种感觉了。更何况,那个闹鬼的老宅,古曼童堆,堆积成山,吴青山还死的那么恐怖。
“没错。”我回答:“凶手绞尽脑汁,让第二起案子和第一起案子有更多的相同点,也是为了把案子和古曼童反噬扯上关系。”
这又是一个想要制造无头灵异悬案的人。
根据对凶手犯罪心理的推测,凶手会制造出更多和第一起案子相同的地方。醉汉的脸完好无损,那是因为凶手没有时间去剜醉汉的五官。
“不知道这凶手是聪明还是傻。”我对陈凡说:“没有做的和吴青山的尸体一样,但他在醉汉尸体的脸部,还是动了点手脚。”
当分析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想明白为什么死者在死后,竟然能将夸张的瞬间表情定格在脸上了。凶手第二次翻动尸体,就是为了固定和放大死者死前,产生的惊恐表情。 ↑返回顶部↑
而如果醉汉是后脑遭受到重击之后才猝死的,是有可能,因为猝死,归根结底是身体内部的机能活动,并不一定需要外在的惊吓。但是,如果醉汉不是因为情绪被触发而猝死的,他就不会产生出那样真实夸张的瞬间表情。
正如王雅卓所说的,那么用力的击打,足以让醉汉发懵,昏迷过去了,他又哪里有机会看到可怕的东西。
所以,醉汉先猝死,后脑再受重击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既然醉汉已经猝死倒地,为什么凶手还要在醉汉的后脑用力击打,留下伤口。
这行为,看似有些多此一举,要知道,血肯定会溅出来,沾在凶手的身上,这样凶手被找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凶手不会这么做。
被我一问,陈凡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了起来。
我也站了起来:“凶手,是刻意让这起案子,和吴青山的死有更多的相同点,这就是他看似多此一举的原因。”
犯罪地点都闹鬼,现场都有古曼童,死者的后脑都遭受了重击,这两起案子,很明显挂上了钩。除了这个原因,没有其他理由能解释为什么凶手要在尸体后脑补上一击了。
第083章 塑造表情,匆忙作案
一开始,我还想凶手是不是怕醉汉没有死透,所以才补上一击,但是后来一分析,我就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推测。死者死的时候,应该是仰躺着的。或者是侧着的,至少不会是趴着的。原因很简单,死者的正面,特别是脸部,没有任何伤痕。
醉汉猝死的那一刻,如果是往前倒,最后趴在地上,不可能一点擦痕都没有,地下车库的地面,是粗糙的,再细微的擦伤,法医都可以鉴定出来。
而如果是侧躺或者仰躺,根据后脑伤口的位置,凶手都必须先让死者的后脑全部露出来,才能使用现场留下的那个古曼童击打死者的后脑。如果凶手只是怕死者没有死透,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人的正面,致命部位实在太多了。
所以,凶手击打死者后脑,明显是带着目的性的。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死者已经猝死,躺在了地上,而凶手却把凶手的尸体翻了过来,再在尸体的后脑,补上了一击。
可是,据陈凡说,警方在发现尸体的时候。尸体却是躺着的,这说明,尸体曾经不止一次的被翻动。陈凡彻底犯难了,他骂了一句:“这凶手是在玩尸体,先把尸体翻过来,补上一击之后就算了,砸完脑袋之后。又把尸体给翻了过来,他这是要干嘛?”
“为了塑造死者的表情。”我回答。
逐步的分析,已经让我有了头绪。
陈发反问:“涵哥,表情没有办法从外部被伪造出来,这是你说的。”
我点了点头:“不管用手捏,还是用其他方法,的确都不可能让一具尸体有那么真实的表情。但是定型或者放大已经产生的表情,却很容易。”
凶手在击打死者后脑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又把尸体给翻过来,呈现警方发现尸体时的仰躺状态。一般而言,杀了人之后。凶手确认没有在现场留下痕迹之后,都会迅速逃离,而不是再去翻尸体。
很显然,第二次翻动尸体,凶手也是带着目的性的。
凶手想让醉汉的死,和吴青山的死,有更多的相同之处,但实际上,这两具尸体,却有非常大的不同。吴青山的脸全被毁了,而醉汉的脸却是完整的。我敢肯定,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凶手也会像杀死吴青山那样,把醉汉的五官全部剜下来。
陈凡问我为什么凶手要让两起案子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我笑着问陈凡:“第一起案子,你的第一直觉是什么?”
陈凡想了想,也不知道是冷,还是心里害怕,他打了个颤,回答:“感觉吴青山,是被古曼童害死的。”
并不只有陈凡一个人这样感觉,特别是在确定吴青山帮助女星z供养古曼童之后,更多人有这种感觉了。更何况,那个闹鬼的老宅,古曼童堆,堆积成山,吴青山还死的那么恐怖。
“没错。”我回答:“凶手绞尽脑汁,让第二起案子和第一起案子有更多的相同点,也是为了把案子和古曼童反噬扯上关系。”
这又是一个想要制造无头灵异悬案的人。
根据对凶手犯罪心理的推测,凶手会制造出更多和第一起案子相同的地方。醉汉的脸完好无损,那是因为凶手没有时间去剜醉汉的五官。
“不知道这凶手是聪明还是傻。”我对陈凡说:“没有做的和吴青山的尸体一样,但他在醉汉尸体的脸部,还是动了点手脚。”
当分析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想明白为什么死者在死后,竟然能将夸张的瞬间表情定格在脸上了。凶手第二次翻动尸体,就是为了固定和放大死者死前,产生的惊恐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