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刃之芒 第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托他的福,祖荷经常能吃到食堂新鲜出炉的菠萝包。
  喻池戴假肢晨跑的消息不胫而走,报名校运会一事自然板上钉钉。
  不少人为了一睹“异象”,早起“路过”,偷偷观察,无不哑然。其他起不来床的向前者追问观感,前者通常失神片刻,找不到词汇形容,只说“你自己去看看吧”,被逼得急一点,只能吐出两个字:神奇。
  确实神奇,谁能把“不良于行”和“破风而行”两个标签同时安在一个人身上?
  看过喻池跑步后,才顿悟前者是落后的世俗偏见,后者是科技发展和个体努力。
  唐雯瑛自然知晓,喻池的特殊对于她来讲,不单是身体状况,更是冲刺清北的好苗子:当初十一班的班主任还不太愿意让喻池转班,前几天还在可惜少了一个尖子生,暗暗抱怨傅才盛不通融,不让十一班直接搬到三楼。
  临近晚自习结束,唐雯瑛叫了言洲、傅毕凯和宾斌到办公室。
  以往“关心谈话”都是单人单份,唐雯瑛突然点了三人,周围同学不禁警觉:这要不是团体作案被逮住,那就是要抓壮丁干苦力了。
  言洲和另外两人从面面相觑到挤眉弄眼,下了三层楼梯,也没弄出个所以然。
  “不用紧张,”唐雯瑛从保温杯喝了一口水,又习惯性用手背推的眼镜,“叫你们来不是训话的。”
  但他们哪知道开场白会不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你们应该也知道,校运会报名表已经交上去了,报名截止了,”唐雯瑛看了傅毕凯一眼说,“我们班喻池同学也准备参加5000米跑。”
  傅毕凯当然早就知道,但他训练时间安排在傍晚放学,可不会特意早起围观。再说,在他认知里,喻池再怎么能跑,也跑不过双腿健全的其他人。
  他蹙了蹙眉,两手背在身后换了下站姿,一言不发。
  “你们也知道这个决定对他来说非常不容易,”一说到喻池“本质”的特殊,唐雯瑛情难自已地鼻头发酸,这无形淡化了接下去那些话的命令意味,“所以我希望作为同学,还有班干部当然还有作为老师的我,都能给他尽可能多一点鼓励和帮助,你们懂吧?”
  “没问题。”言洲和宾斌异口同声,前者说“我早点爬起来陪他跑几圈”,后者说“我可以帮他踩腿放松”。
  唐雯瑛感情细腻,一下被少年的热情打动,欣慰而笑,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傅毕凯。
  如果言洲和宾斌是陪跑的伙伴,那傅毕凯应该算追击喻池的猎人,唐雯瑛怎么会奢望猎人怜悯猎物?
  碍于面子,他不得不含糊应声。
  *
  从第四还是第五天晨跑开始,喻池断断续续在田径场碰见熟悉的面孔。
  先是宾斌,跟他打过招呼,勉勉强强跟他跑完最后两圈,然后一摆手,掐腰喘气说“不行了”——他每天最大的运动量也就是踩点冲刺教室和食堂,比祖荷还弱鸡。
  晨跑一天,次日两腿发酸,再也冲刺不了,走路像螃蟹,比喻池更像假肢选手。
  接着是言洲。他经常打篮球,高二时还能凑数当个守门员,体力较好,但不喜欢长跑这么枯燥的运动,打着哈欠开始,打着哈欠收摊,倒也来了好几天。
  不过时间点掐得刚刚好,一圈也不用跑,全都是走着来,言洲陪喻池放松散步,不尴不尬聊起一些常玩的游戏。
  最常见是甄能君。
  她向来比较刻苦,早上从食堂打好几人份的早餐,路过会跟喻池招招手,经常第一个抵达教室开灯。
  还有一些原来十一班的“老”同学,无一不来顺便给他喊加油。
  跑友间自带天然连接,这种加油的招呼方式很常见;喻池以前即便在外面路跑,也时不时能收获陌生人的鼓劲。
  一班新熟识的同学中,唯一没见过就剩祖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