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3 / 4)
阿姐仍在洛都宫阙,大哥仍在中原战场,苻子徵仍去了邺都游说。
她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迟早还是一番生不如死的煎熬。
包括自己,还有他。
――这一切都是轮回。
.
翌日清晨,谷中山鸟啼叫声啾啾唧唧,夭绍不堪所扰,睁眼醒来。惺忪中迷蒙了片刻,望着透入窗纱的阳光,恍然才知雨过天晴。
郗彦已不在室中,想是回了军营,夭绍亦不多想,如往常一般,下榻洗漱,至庖斋准备早膳。
前庭堂上嬉笑声不断,两个小童稚嫩的嗓音活泼灵动,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夭绍湿冷一夜的心这才似被阳光射入,情绪微微舒解,捧着膳食,走出庖斋。
岂料至廊下,抬眸竟望见那身淡青衣袍。郗彦静立堂外,修长的身姿沐浴在晨光下,温暖而又和煦。许是听到夭绍的脚步声,他回首对她笑了笑,而后倒负着手,继续倾听堂上的动静,目光柔软,唇角微扬,神色异常温和。
夭绍走过去,正要询问,耳边已传来堂上两童子清脆的声音――
丹参道:“我有青藁。”白芷以糯糯软软的声音答道:“我有紫葳。”丹参又道:“我有青黛散。”白芷道:“阿兄,我有红蓝花呀,算对上了么?”
丹参白她一眼,道:“勉强算吧。”
白芷很高兴,踮起脚把手中一束红蓝花小心翼翼放到墙侧架子上。
“原来是斗草,昨日斗了一日还不够。”夭绍摇头,无奈看着堂上那两个小童边收拾昨日弄乱的草药、边对答不停,目光一转,忽看向郗彦:“我们小时候也常这般,记得么?”
郗彦微微一笑,注视着她,轻声道:“木鳖子,黄药子,使君子,覆盆子。”
夭绍一怔,随即含笑应答:“牵牛子,白附子,预知子,漏篮子。”
郗彦再道:“龙胆,白头翁,紫参。”
夭绍应道:“虎杖,金星草,黄连。”
“大蓟,小蓟。”
“大青,小青。”
“丹参。”
“白芷!”
夭绍话语方落,郗彦还未开口,室中两个小童听到自己的名字,一脸狐疑走出来,扬起脸看着二人:“叫我们么?”
“是,用早膳啦。”夭绍垂首一笑,将膳食送至堂上。
郗彦站在堂外,看着夭绍与两个小童摆放碗箸。堂上那少女容色柔婉,目光流盼间,神采依稀如初。只是眉梢处仍有几分忧愁,如凝结一般,即便是方才与他斗草笑意盈盈时,亦不曾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谋兵
怒江源起蜀西岷山,浊浪滔滔,下夔峡而抵荆楚,江陵为之都会。
自战国起,此处便是四战之地,为诸侯所争霸业之资。前朝晋室一统天下,荆襄十三郡通衢诸州,户别百万,控带梁、益、宁、交、越五州,堪称分陕重镇。百年前萧氏趁乱而定江左,荆州为国西门,北邻强国,西对劲蜀,苍山茫野间,周旋万里以筑邺都屏障,民风劲悍,士卒尤为善战。
开国太祖帝曾言:荆襄强藩,世治则竭诚本朝,世乱则匡济一方,为社稷存亡忧地,绝不可轻怠。因此历代历朝出镇荆州者必为当权者心腹,虽为戎武之地,藩任刺史却无一不为江左高士。以文而治虽是断了内患,外患却由此滋生不断,尤以三十年前庆宁帝一朝为最,西蜀与北朝联兵,连夺荆西六郡,兵甲顺流而下,直指邺都。满朝慌乱,人人怯于自保,而当时出镇豫州的沈弼不过为仕途新秀,却挺身而出,与北府统帅郗珣带甲二十万,截江横陈,血战北朝与西蜀劲卒,免国于危难。此战胜后,沈弼与郗珣掌权中枢自不必说,而荆州使君之位也自此沦为武者囊中物。 ↑返回顶部↑
她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迟早还是一番生不如死的煎熬。
包括自己,还有他。
――这一切都是轮回。
.
翌日清晨,谷中山鸟啼叫声啾啾唧唧,夭绍不堪所扰,睁眼醒来。惺忪中迷蒙了片刻,望着透入窗纱的阳光,恍然才知雨过天晴。
郗彦已不在室中,想是回了军营,夭绍亦不多想,如往常一般,下榻洗漱,至庖斋准备早膳。
前庭堂上嬉笑声不断,两个小童稚嫩的嗓音活泼灵动,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夭绍湿冷一夜的心这才似被阳光射入,情绪微微舒解,捧着膳食,走出庖斋。
岂料至廊下,抬眸竟望见那身淡青衣袍。郗彦静立堂外,修长的身姿沐浴在晨光下,温暖而又和煦。许是听到夭绍的脚步声,他回首对她笑了笑,而后倒负着手,继续倾听堂上的动静,目光柔软,唇角微扬,神色异常温和。
夭绍走过去,正要询问,耳边已传来堂上两童子清脆的声音――
丹参道:“我有青藁。”白芷以糯糯软软的声音答道:“我有紫葳。”丹参又道:“我有青黛散。”白芷道:“阿兄,我有红蓝花呀,算对上了么?”
丹参白她一眼,道:“勉强算吧。”
白芷很高兴,踮起脚把手中一束红蓝花小心翼翼放到墙侧架子上。
“原来是斗草,昨日斗了一日还不够。”夭绍摇头,无奈看着堂上那两个小童边收拾昨日弄乱的草药、边对答不停,目光一转,忽看向郗彦:“我们小时候也常这般,记得么?”
郗彦微微一笑,注视着她,轻声道:“木鳖子,黄药子,使君子,覆盆子。”
夭绍一怔,随即含笑应答:“牵牛子,白附子,预知子,漏篮子。”
郗彦再道:“龙胆,白头翁,紫参。”
夭绍应道:“虎杖,金星草,黄连。”
“大蓟,小蓟。”
“大青,小青。”
“丹参。”
“白芷!”
夭绍话语方落,郗彦还未开口,室中两个小童听到自己的名字,一脸狐疑走出来,扬起脸看着二人:“叫我们么?”
“是,用早膳啦。”夭绍垂首一笑,将膳食送至堂上。
郗彦站在堂外,看着夭绍与两个小童摆放碗箸。堂上那少女容色柔婉,目光流盼间,神采依稀如初。只是眉梢处仍有几分忧愁,如凝结一般,即便是方才与他斗草笑意盈盈时,亦不曾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谋兵
怒江源起蜀西岷山,浊浪滔滔,下夔峡而抵荆楚,江陵为之都会。
自战国起,此处便是四战之地,为诸侯所争霸业之资。前朝晋室一统天下,荆襄十三郡通衢诸州,户别百万,控带梁、益、宁、交、越五州,堪称分陕重镇。百年前萧氏趁乱而定江左,荆州为国西门,北邻强国,西对劲蜀,苍山茫野间,周旋万里以筑邺都屏障,民风劲悍,士卒尤为善战。
开国太祖帝曾言:荆襄强藩,世治则竭诚本朝,世乱则匡济一方,为社稷存亡忧地,绝不可轻怠。因此历代历朝出镇荆州者必为当权者心腹,虽为戎武之地,藩任刺史却无一不为江左高士。以文而治虽是断了内患,外患却由此滋生不断,尤以三十年前庆宁帝一朝为最,西蜀与北朝联兵,连夺荆西六郡,兵甲顺流而下,直指邺都。满朝慌乱,人人怯于自保,而当时出镇豫州的沈弼不过为仕途新秀,却挺身而出,与北府统帅郗珣带甲二十万,截江横陈,血战北朝与西蜀劲卒,免国于危难。此战胜后,沈弼与郗珣掌权中枢自不必说,而荆州使君之位也自此沦为武者囊中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