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模范夫妻 第4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自己都二十岁的人了,迟早要谈对象的,要是钱都给自家妹子花了个精光,以后他还拿什么谈对象?
  不给,坚决不给买。
  后来,大家时不时就能听见高家小屋里,传来高红梅撕心裂肺的哭喊。
  可这次哭喊和以往都不同,没人安慰她了。
  高红梅再也不是那个哭一声就能得到糖吃的“小公主”了……
  *
  七十年代,z国政府财政资源匮乏,穷得叮当响,外汇储备寥寥无几。
  于是,聪明的政府就把脑筋动到了华侨、侨眷、外国友人以及外国政要身上,目的就是为了积攒外汇储备。
  华侨商店,也正式是这一特殊时期生产出来的特殊产物。
  听说来的最勤快的某亲王,购买能力极强,人家买东西不是要这个不要那个,而是除了这个不要,其他都要,让国家政府赚足了油水。
  可惜这年头不讲销售业绩,售货员只是领死工资,要不然许多售货员巴不得天天都有这样的大财主上门。
  七十年代华侨商店只允许持有侨报证、外汇券等购买凭证的人进入。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面向大众,普通市民也能进来购物了,名字也自然而然缩减为“友谊商店”。
  鹿城华侨商店坐落于城市中心,三层大楼,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主要售卖进口或特供商品,商店内就连标志标签都是中英文双语,而这些珍贵物品,都需要“侨汇券”购买。
  所以在这一时期,侨汇券又被人们称为“票证时代的奢侈品”。“
  ……
  八点五十分赶到商店门口,出示工作证件后,安保人员才把她放了进去。。
  华侨商店的内部环境比苏玥想象中美不少,单说一楼,地面不是水泥地,而是铺有干净亮堂的地砖,地砖上是复杂的圆形图案,黄铜皮嵌入成线,好几种颜色的图形交错着,搭配起来格外好看。
  商场顶部是用石膏做成异性图案,中间悬挂着漂亮恢弘的顶灯。
  再说内部装修和布局也远胜百货大楼,即使用苏玥末世的眼光衡量,也能说是极尽奢华。
  尤其是一楼南侧通向街道的一排宽大的橱窗,夜晚灯光打亮,橱窗内的展示商品瞬时五光十色,分外招人眼球。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确实能让不少人艳羡。
  没过多久,李主任来了,他把苏玥带到一楼公共柜台前见了一个女同事,算是“店长”一类的人员。
  她资历高,店里同事都由她带领安排。
  “沈桃,新人不懂的你帮忙看着点。”
  “好的。”
  吩咐完,李主任叮嘱苏玥几句话,就回了后院办公室。
  沈桃得体一笑,目送李主任离去。
  另一边,同事们好奇地趴在柜台后打量苏玥,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但脸上都有种在小院儿邻居身上没见过的,一种朝气的,自信活力的精神面貌。
  沈桃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妇女,体型偏瘦,瞧着却比大部分民众富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