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3 / 4)
黄老板也是老江湖了,只算一下就知道这里头的差别,若是生意好,那人员成本、材料成本都要提升,可最后做出来的营业额确实和没降价一样的,肯定得不偿失的。
赵彩凤想了想,只开口道:“我来京城几个月了,也没有瞧见有专门吃火锅的地方,如今正是冬天,要是能围着炉子吃一口热汤热菜的,别提有多舒服了,而这火锅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大厨师傅自己做,只要配好的汤底料,客人们自己涮着吃就可以了。”
谢掌柜只拧眉听着,忽然间就笑着开口道:“彩凤,你说的是打边炉吧?我年轻时候去蜀地的时候,在益州见过这样的饭馆,不过在京城,好像确实还没有这样的馆子。”
赵彩凤就是没有瞧见京城有,这才提出来的,不然作为一个火锅爱好者,她怎么可能不去吃一趟呢!
黄老板听了,只低眉想了片刻,忽然间抬起头道:“京城有这种地方,只是……有钱人去的少,不知道而已。”
赵彩凤见黄老板这样说,只笑着问道:“果真有吗?我来京城时日尚短,可能真的没听说过。”
黄老板只敲了敲烟杆,站起身来笑着道:“我带你去看看,你说的是不是这种。”
按说京城这么大的地方,重庆小米、山西手擀面都有,有一个四川火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赵彩凤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广济路到讨饭街这一带,但是这两条街上基本也是大大小小的摊子都有,就是没瞧见一个做火锅的。所以黄老板这么说,赵彩凤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只站起来道:“那感情好,东家你带我去瞧瞧,咱们实地考察一下,再看看八宝楼能不能做这个生意。”
黄老板这时候也略有些兴奋,只点头道:“说的好,先去看一眼,老谢,你也跟着一起去,咱就当提前吃晚饭了。”
赵彩凤瞧了一眼外头的太阳,可不是,这会儿大约也就申时左右,离吃晚饭的时候还早着呢。黄老板只笑着说,那地方离这儿不近,过去也要小半个时辰,到那里差不多也就可以吃起来了。
☆、第214章
赵彩凤坐在马车里头转转悠悠了半日,挽起帘子看了一眼外头,冰冷的北风往车厢里灌了一下,赵彩凤只冷得打了一个哆嗦,心道这还是真是远呢,吃一顿饭要跑这么远的路,那还不如在家捂被窝的好。
黄老板瞧见赵彩凤想外头张望的神色,只开口道:“这里是城东,都是老京城里头穷人住的地方,几十年前鞑子进京的时候,就这儿躲得人最多,因为这里最偏远些,我也不长来这边,三四年前一个冬天,来这边谈生意的时候,路过一家小店,倒是跟彩凤说的差不多,是吃涮菜的,那时候只觉得新鲜,生意也挺好的,别的也没多想。我今儿就带着你们走一趟,若是那店还红红火火的开着,那就说明这生意能做!”
赵彩凤瞧了一脸黄老板那长四四方方儒商一样的脸,心道你这就唯心主义了,这万一店没了,那咱就放着那生意不做了?不过这话赵彩凤还是没说出口,这古代人有那么点唯心主义也是正常的,谁叫他们没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赵彩凤想到这里,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候马车放慢了速度,外头的车夫只开口道:“老爷,这儿一溜烟的矮房子,是这儿吗?”
黄老板挽着帘子探出身子四下扫了一眼,指着前头一处门面,笑着道:“没想到那家店还在,看来小赵的运气不错。”
马车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距离,在一个低矮的小门面房之前停了下来,黄老板先下了车,赵彩凤只扶着身子有点不太利索的谢掌柜也下来了,转身瞧了一眼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的门面。
因为这时候还没到开夜市的时候,所以店里头没什么人,门口的地方放着几只用坏了的铜炉子,上头打了不少的补丁,看来也是寿终正寝了。
门口的布帘子沾着油水,挂在边上,里头人听见外面的动静,只从里面迎了出来,见门口站着一行三人,只在身前的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道:“哟,客官,来的可真早呀,这还没开夜市呢!”
“没什么,我们先找个位置,等一会儿就成。”黄老板只领着赵彩凤和谢掌柜的进去,左右看了眼这店里头的陈设,还是跟自己好几年前来过的一样。
赵彩凤才进门,就闻到一股辣椒油的味道,前世对这个味道可谓是深爱之极,曾经一周的午餐都是在海底捞度过的。这时候偶尔闻了一下,赵彩凤已经觉得肚子似乎饿了起来。
谢掌柜的只左右看了一眼,瞧了一眼这店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八宝楼怎么说也是长乐巷上的大酒楼,难道真的要做这种生意?
三人找了一个里面不靠风口的位置坐了下来,刚才那一路奔波,这会儿身上都有些寒气,只忍不住磨搓着双手,呵着热气想要暖暖身子。
方才招呼他们进来的中年媳妇只往后厨招呼了一声道:“当家的,生个碳炉,有客人。”那中年媳妇只一边说,一边只拿了三个碗过来,拎着茶铫子给她们三人都满上了一碗豆浆。
谢掌柜的看着冒着热气的豆浆,正打算问一句,那妇人只笑着道:“这是热豆浆,这种天气喝最好,又补身子还解辣。”
赵彩凤只端着碗抿了一口,心道海底捞里面饮料喝豆浆,原来还是有历史根据的嘛!
黄老板喝了一口豆浆,只开口道:“咱们不吃辣的,就给我们来一个不辣的吧。”
那妇人听了,只笑着道:“我们店如今推出了鸳鸯便炉,一半是辣的,一半是不辣的,客官您要是不吃辣,你就涮不辣的,要是别人喜欢吃辣的,也可以叫一半不辣的。”
黄老板闻言,便抬头问他们两个道:“你们两个看看,要什么口味的?”
赵彩凤虽然很想吃辣的,可毕竟很久没吃了,况且眼前还是两个大男人,这万一吃的自己嘴巴都合不上,一个劲咂嘴找水的,只怕自己的淑女形象也就毁了,于是便笑着道:“我也不吃辣的,就不辣的好了。” ↑返回顶部↑
赵彩凤想了想,只开口道:“我来京城几个月了,也没有瞧见有专门吃火锅的地方,如今正是冬天,要是能围着炉子吃一口热汤热菜的,别提有多舒服了,而这火锅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大厨师傅自己做,只要配好的汤底料,客人们自己涮着吃就可以了。”
谢掌柜只拧眉听着,忽然间就笑着开口道:“彩凤,你说的是打边炉吧?我年轻时候去蜀地的时候,在益州见过这样的饭馆,不过在京城,好像确实还没有这样的馆子。”
赵彩凤就是没有瞧见京城有,这才提出来的,不然作为一个火锅爱好者,她怎么可能不去吃一趟呢!
黄老板听了,只低眉想了片刻,忽然间抬起头道:“京城有这种地方,只是……有钱人去的少,不知道而已。”
赵彩凤见黄老板这样说,只笑着问道:“果真有吗?我来京城时日尚短,可能真的没听说过。”
黄老板只敲了敲烟杆,站起身来笑着道:“我带你去看看,你说的是不是这种。”
按说京城这么大的地方,重庆小米、山西手擀面都有,有一个四川火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赵彩凤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广济路到讨饭街这一带,但是这两条街上基本也是大大小小的摊子都有,就是没瞧见一个做火锅的。所以黄老板这么说,赵彩凤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只站起来道:“那感情好,东家你带我去瞧瞧,咱们实地考察一下,再看看八宝楼能不能做这个生意。”
黄老板这时候也略有些兴奋,只点头道:“说的好,先去看一眼,老谢,你也跟着一起去,咱就当提前吃晚饭了。”
赵彩凤瞧了一眼外头的太阳,可不是,这会儿大约也就申时左右,离吃晚饭的时候还早着呢。黄老板只笑着说,那地方离这儿不近,过去也要小半个时辰,到那里差不多也就可以吃起来了。
☆、第214章
赵彩凤坐在马车里头转转悠悠了半日,挽起帘子看了一眼外头,冰冷的北风往车厢里灌了一下,赵彩凤只冷得打了一个哆嗦,心道这还是真是远呢,吃一顿饭要跑这么远的路,那还不如在家捂被窝的好。
黄老板瞧见赵彩凤想外头张望的神色,只开口道:“这里是城东,都是老京城里头穷人住的地方,几十年前鞑子进京的时候,就这儿躲得人最多,因为这里最偏远些,我也不长来这边,三四年前一个冬天,来这边谈生意的时候,路过一家小店,倒是跟彩凤说的差不多,是吃涮菜的,那时候只觉得新鲜,生意也挺好的,别的也没多想。我今儿就带着你们走一趟,若是那店还红红火火的开着,那就说明这生意能做!”
赵彩凤瞧了一脸黄老板那长四四方方儒商一样的脸,心道你这就唯心主义了,这万一店没了,那咱就放着那生意不做了?不过这话赵彩凤还是没说出口,这古代人有那么点唯心主义也是正常的,谁叫他们没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赵彩凤想到这里,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候马车放慢了速度,外头的车夫只开口道:“老爷,这儿一溜烟的矮房子,是这儿吗?”
黄老板挽着帘子探出身子四下扫了一眼,指着前头一处门面,笑着道:“没想到那家店还在,看来小赵的运气不错。”
马车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距离,在一个低矮的小门面房之前停了下来,黄老板先下了车,赵彩凤只扶着身子有点不太利索的谢掌柜也下来了,转身瞧了一眼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的门面。
因为这时候还没到开夜市的时候,所以店里头没什么人,门口的地方放着几只用坏了的铜炉子,上头打了不少的补丁,看来也是寿终正寝了。
门口的布帘子沾着油水,挂在边上,里头人听见外面的动静,只从里面迎了出来,见门口站着一行三人,只在身前的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道:“哟,客官,来的可真早呀,这还没开夜市呢!”
“没什么,我们先找个位置,等一会儿就成。”黄老板只领着赵彩凤和谢掌柜的进去,左右看了眼这店里头的陈设,还是跟自己好几年前来过的一样。
赵彩凤才进门,就闻到一股辣椒油的味道,前世对这个味道可谓是深爱之极,曾经一周的午餐都是在海底捞度过的。这时候偶尔闻了一下,赵彩凤已经觉得肚子似乎饿了起来。
谢掌柜的只左右看了一眼,瞧了一眼这店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八宝楼怎么说也是长乐巷上的大酒楼,难道真的要做这种生意?
三人找了一个里面不靠风口的位置坐了下来,刚才那一路奔波,这会儿身上都有些寒气,只忍不住磨搓着双手,呵着热气想要暖暖身子。
方才招呼他们进来的中年媳妇只往后厨招呼了一声道:“当家的,生个碳炉,有客人。”那中年媳妇只一边说,一边只拿了三个碗过来,拎着茶铫子给她们三人都满上了一碗豆浆。
谢掌柜的看着冒着热气的豆浆,正打算问一句,那妇人只笑着道:“这是热豆浆,这种天气喝最好,又补身子还解辣。”
赵彩凤只端着碗抿了一口,心道海底捞里面饮料喝豆浆,原来还是有历史根据的嘛!
黄老板喝了一口豆浆,只开口道:“咱们不吃辣的,就给我们来一个不辣的吧。”
那妇人听了,只笑着道:“我们店如今推出了鸳鸯便炉,一半是辣的,一半是不辣的,客官您要是不吃辣,你就涮不辣的,要是别人喜欢吃辣的,也可以叫一半不辣的。”
黄老板闻言,便抬头问他们两个道:“你们两个看看,要什么口味的?”
赵彩凤虽然很想吃辣的,可毕竟很久没吃了,况且眼前还是两个大男人,这万一吃的自己嘴巴都合不上,一个劲咂嘴找水的,只怕自己的淑女形象也就毁了,于是便笑着道:“我也不吃辣的,就不辣的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