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可海听了王张氏的话就说:“大梁村离咱这十多里地,你俩怎么去?不然我赶车和你俩一起去得了。”
  王张氏想了想说:“不用了,路上应该能碰见车,不用特意送我们了。”
  吃完饭,王张氏进屋拿了几十文钱,换了件衣服出来对绣儿说:“你回家去拿上香的东西,你上香用自家的东西才显得心诚。”
  绣儿家里可没有上香的东西,清明买的香都被绣儿上坟的时候用光了。绣儿支支吾吾地说:“姑姑,不然我买你算了,我家里没有这些东西了。”
  王张氏听了觉得绣儿说的也行,她对绣儿说:“也行,现在我这拿吧,给我一文钱意思意思就行。”
  绣儿不想占她姑姑的便宜,就在荷包里拿出十五文钱说:“姑姑,你不是说要心诚吗?我拿着一文钱的东西,送子娘娘会觉得我心诚吗?”
  王张氏听了绣儿的话,心想可不是这样吗,就接过绣儿的铜钱。
  绣儿和王张氏的运气不错,刚走出村子,就碰见了一辆张家村的牛车,而且赶车的还是和绣儿是一大家子人的张旺。
  绣儿和王张氏在前面走着,突然从后面听见一个妇女的声音“大姑,妹妹,你们这是去哪啊?”
  绣儿和王张氏回头一看都笑了,原来说话的妇女正是张旺家。张旺的爷爷和绣儿的爷爷是亲兄弟,所以张旺家称呼绣儿妹妹,称呼王张氏大姑。
  张旺赶着车也说:“大姑,妹妹到牛车上坐着吧!”
  王张氏和绣儿是一点儿都不带客气地上了牛车,王张氏说:“我这是去大梁村上柱香,你俩这是去哪啊?”
  张旺家说:“趁着地里的活都忙活完了,这不回娘家看看嘛!正好咱们同路。”张旺家的娘家正好在大梁村。
  三个人在牛车上有说有笑地说些地里庄稼的长势,和今年的雨水好之类的话。
  到了大梁村,绣儿和王张氏下车,张旺家还客气地说:“大姑,妹妹中午去我娘那里吃饭吧,我等着你们。”
  绣儿和王张氏笑着拒绝了张旺家的话。
  ☆、第二十七章 王成大姨
  绣儿和王张氏来到庙里,看见里面的供桌上还有想着着的香。
  绣儿整了整衣服,点着香,跪在送子娘娘像前心里说着,求娘娘给她送个孩子,又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虽然上香用的时间不长,但是就算是王张氏和绣儿现在回家,在中午之前也不能到家。于是王张氏和绣儿决定,在送子娘娘庙附近吃点儿东西再回家。
  绣儿和王张氏回家的时候,她俩的运气就没有来大梁村的运气好了,两人走了将近一半的路才碰见一个顺路的车。绣儿和王张氏回到王家村都很累。
  王张氏说:“晚饭去我那边吃吧!”
  绣儿也不想自己回家做饭吃了,她觉得一个人吃饭实在是没有意思。绣儿愉快地答应了。
  绣儿吃饱饭,王张氏就催促绣儿赶紧回,说:“你家里的鸡一天都没有喂东西了,赶紧走吧!”
  绣儿在从她姑姑家回她自己家的路上,远远地看见有一辆牛车停在自家门口,绣儿想是不是有人找王成做活。于是绣儿就加快了步子。
  绣儿很快走到自家院子门前,看见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坐在牛车上。老太太大概六十多岁,满头的白发。老头差不多的年纪,头发没有全白,但是脸上布满了皱纹。(老头姓刘,后文出现称呼为刘老头,老太太娘家姓陈后文出现称呼为刘陈氏)
  绣儿走过去打招呼:“大爷,大娘,今天我家当家的没在家,二三十天后才差不多回家,你要是找他做木匠活得以后再来了,真不好意思叫你白跑一次。”
  老太太也就是刘陈氏笑着说:“我不是来找你家做活的,你就是成子家吧!”
  绣儿纳闷了,这不是来找他家做活了,听着还对她相公很自来熟,不过这位老太太到底是谁啊?
  绣儿心心里纳闷但是也不能不回话,绣儿说:“我是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