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轻敌(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那书还不齐全,上头也没有撰写者的名,加之上头的笔迹龙飞凤舞,谁也不会去想,竟是一女子所著。
  雅和郡主的名字早已扬名上京,此前那些武将们被她的武艺所吸引,众学子嗤之以鼻。
  没想到,那样一本妙趣横生,旁征博引的书籍,竟然是雅和郡主所作。
  她到底会多少东西?学识到底有多高?从几岁开始读书?顾家的教育真是可怕啊!
  居然有人非议雅和郡主这样一个人!
  渐渐的,那些想要反驳阿琅的学子们渐渐歇了心思,想着,不知那本风物志什么时候才能有下集出来。
  这些人,完全忘记刚刚对阿琅的驳斥。
  阿琅没想到皇帝老爷竟然把这事情给捅了出来。
  她知道,这是在给她撑腰。
  哪怕,她有帝后的宠爱,有在猎场擂台上精彩绝伦的表现,依然会有人对她有微词。
  她并不在意这些,就像今日这些学子,想要战,那就来一场。
  战并不可怕,就算败了也没关系,败了才能知道自己缺点所在,可以去弥补。
  人生还那么长。
  她微微低声道,“陛下,这本《大周风物志》我不过是做了个抄录,乃是……养父所作。臣女不敢居功。”
  “养父在世时,最想做的,就是将众位大家的文章收编成册,制作真正的《子集注释》,或召集大周名宿,共同撰写一本涉及万事万物,各科各业的巨著。”
  “为天下人开智,为后人指路。”
  皇帝定定看她半晌,慨然长叹,“老天爷误我,将你养父那样早早的召回。”
  “倘若如你所言,这事能成,天下的读书人都会感激这份恩德。”
  “这是于万民都有不世之功。”
  “好,如你所言,这件事情,朕会让大臣商议,拟定人选,将来你做掌总,如何?”
  听闻最后一句,阿琅傻了,怔愣好一会才好像明白皇帝在说什么……
  只是,她来做掌总,她做那些大儒们的头领?
  想来,今日皇帝老爷是不要想睡了,翌日的朝堂上,更是少不了一场波澜。
  天下学子有多少?千万万万,后续无穷,而其中能够得到名师指点的又有几人?
  万中无一!
  这也是顾衡从前为何会想这样做的原因。
  他走过太多的地方,看过太多没有开智的民众,哪怕陛下已经是个任君,到底还有泽被不到的地方。
  只是,他从来未曾想过用这个来宣扬名声,更不会去做什么执牛耳者。
  自古以来,中原人就有敝帚自珍的习性,掌握什么秘籍总会藏着掖着,就连亲传弟子也要留一手。
  故而很多技艺或者学术均慢慢衰微没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