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来人(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满京都的人都知道,老清河王夫妇感情一直都很好。
  别的不说,就说当年老清河王还没去万寿观清修时,早饭和晚饭那必然是想方设法陪着老清河王妃用的。
  若是老清河王哪天晚回了,没能赶上饭点,那老清河王妃必然是饿着肚子等的。
  再往前,萧珩的兄长还在世时,老清河王也是如此要求两个孩子。
  若是老清河王不在,不许用饭,不许睡觉,必然是要等着他回来,一家人才能和和乐乐。
  人人都说这对夫妇真是绝了,如此重情。
  像老清河王,当初为了娶到老清河王妃,那真是豁出去了,不管不顾的将被打为罪奴的老清河王妃娶进门,做了正妃。
  这么些年,风风雨雨,他都经受住诱惑,不曾纳妾蓄婢。
  始终都只有老清河王妃一人。
  就连一向情深的帝后,中间还杵着淑妃母子呢。
  老清河王夫妇这样的,就尤其的难得。
  虽说后来老清河王去了道观清修,但老清河王妃就很支持,只是时不时的带着孩子去道观与老清河王相聚。
  而老清河王妃余氏,那给人一向是清雅的不能再清雅了。
  从在世人面前起,就没有过失态的时候。
  如今日这样推了桌案,丢下众多宾客就跑的事情,从未有过。
  这让众人更加的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余氏如此的失态?
  席上众人交头接耳,一时间,议论纷纷。
  水榭内共有长长四排条案,东西相对,娘子们坐一侧,郎君们坐在另一侧。
  各自上首坐着的都是余家的人。
  看老清河王妃余氏,以及余若水就知,余家的人相貌都不差。
  其中有位男子,穿着墨绿袍子,双眉秀长,皮肤白净,生得异常英俊,往那一坐,有种皎皎月光印满堂之感。
  这样的男子,自然是得道了不少小娘子的秋波。
  余若水向众人介绍,说他是余家的贵客,姓顾,名韶华,家中是蜀地的望族。
  阿琅当时听了,心头一震,蜀地望族,姓顾,只能是蜀王府的世子了。
  至于为何姓顾,因为蜀王妃就姓顾。
  这位蜀王,从前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被皇帝收服后,封了王。
  顾韶华坐在王姣的边上,他隔着一个位置,朝阿琅拱手,
  “听说郡主曾在蜀地住过一些时日,不知当时住在何处?”
  “对蜀地的观感又是如何?”
  他的面上带着微笑,声音温和,很难让人忽略他,不对他生出好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