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受伤(2 / 7)
“可安郡王不知道我们今日的所为,也就是说,他出门也许真的只是猎雁呢?”
“你让人尾随着,注意动向就是。”
萧珩吩咐侍从。
话虽说的利索,但屋里气氛却有些凝重。
里头也有挂心宫中进展的因素在里头。
……
皇帝从宫中出来,在外头侍立着的总管太监老秦叫了一句,“陛下。”
皇帝恍若未闻,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
一直走到议政殿,他才倏然停下来,那挺拔英武的身子随风晃了晃。
差点就要朝前栽了下去……
“父亲……”
侯在廊下等他的太子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定眼一敲,这才发现皇帝的一双眼已然通红。
皇帝手撑在廊柱上,极缓极缓道,
“当年,阿南曾经同我提过一句的,可我没听进去……”
皇帝痛苦的闭了闭眼睛。
天底下没有那么多料事如神,更多的只是阴差阳错。
他果然还是不够聪明,也如阿南曾经说的那样,有时候仁厚并不是好事。
当时阿南出征时,隐晦地提醒过他一句,可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大家都是同生共死出来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后来,阿南再也没提过半句。
为君者,最需要的不是仁厚和善,而是赏罚分明。
君臣之道,就是臣子为君王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君王信之爱之,庇护封赏。
阿南就是那样一个人啊,要么堂堂正正地拿证据出来让贼人明正典刑。
阴损磨人的法子,他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可他不用阴损磨人的法子,不代表别人不用。
皇帝老泪纵横,恍惚间似乎看见了磊落英武的顾之南站在面前。
他对顾之南做到了爱之,庇护封赏,却没有真正的做到信之。
他低声道,
“你先退下,让朕独自想想。”
太子松开皇帝的手,看着他蹒跚地往前走,不过不是去议政殿,而是往凤仪宫的方向而去。 ↑返回顶部↑
“你让人尾随着,注意动向就是。”
萧珩吩咐侍从。
话虽说的利索,但屋里气氛却有些凝重。
里头也有挂心宫中进展的因素在里头。
……
皇帝从宫中出来,在外头侍立着的总管太监老秦叫了一句,“陛下。”
皇帝恍若未闻,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
一直走到议政殿,他才倏然停下来,那挺拔英武的身子随风晃了晃。
差点就要朝前栽了下去……
“父亲……”
侯在廊下等他的太子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定眼一敲,这才发现皇帝的一双眼已然通红。
皇帝手撑在廊柱上,极缓极缓道,
“当年,阿南曾经同我提过一句的,可我没听进去……”
皇帝痛苦的闭了闭眼睛。
天底下没有那么多料事如神,更多的只是阴差阳错。
他果然还是不够聪明,也如阿南曾经说的那样,有时候仁厚并不是好事。
当时阿南出征时,隐晦地提醒过他一句,可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大家都是同生共死出来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后来,阿南再也没提过半句。
为君者,最需要的不是仁厚和善,而是赏罚分明。
君臣之道,就是臣子为君王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君王信之爱之,庇护封赏。
阿南就是那样一个人啊,要么堂堂正正地拿证据出来让贼人明正典刑。
阴损磨人的法子,他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可他不用阴损磨人的法子,不代表别人不用。
皇帝老泪纵横,恍惚间似乎看见了磊落英武的顾之南站在面前。
他对顾之南做到了爱之,庇护封赏,却没有真正的做到信之。
他低声道,
“你先退下,让朕独自想想。”
太子松开皇帝的手,看着他蹒跚地往前走,不过不是去议政殿,而是往凤仪宫的方向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