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4)
赵水生说道:“我在赵家庄也打听了,庄子里,也有一部分,是父母在,都分了家的。倒不是非要父母在,不分家。”赵水生不打无准备的仗,既然说了要分开过,觉得是有预备的。
“我们这次一出去,如果时间长了,相信赵家两个老的,绝对对我们大有不满,赵家老大两口子,我看,也会让那老两口把我们分出去的,毕竟我这个人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只能拖累了他们。”
所以把赵水生这样的人给分出去,对赵家老大两口子,是利大于弊的。加上这次赵水生和李梨花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就是要分出去,给的东西,也少的可怜,这么好的机会,那何翠姑不抓住,那就奇怪了。
这人虽然成了赵水生,可是心思还是这么缜密,上辈子如果她不是豁出去了,和他同归于尽,估计就弄不死他。
李梨花说道:“不管了,就是净身出户,我也要分家。”
实在是在那个家里,连漱口,都只能是用水,幸亏她这个身体还比较年轻,牙齿还是白的,真的等成了一口黄牙,她绝对会恶心的吃不下去饭去。
都说眼不见为净,她已经尽量的不去讲究什么干净了,可是至少要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吧。
就为了每天能洗澡,每天能用青盐刷牙,她豁出去了。
算来算去,他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赚钱,有了钱,别的才好说。
赵水生道:“刚才和客栈的掌柜的打听了,这镇子上有个书店,我明天去看一看。”
李梨花说道:“手头上就这么几文钱了,你还想买书?”一本书也得好多钱吧。记得好像是几两银子的?具体价钱她不太清楚,这些买东西的,自然有采买的人,哪里用的着她 ?
“只是去书店看看,咱们要想在这个世道活下去,首先得了解这个周朝的律法,然后才好说事儿。”
李梨花道:“普通老百姓,谁会在乎这个法律,就这赵家庄,有了矛盾,也是请了村里有名望的人出来解决问题,谁也不乐意去衙门,如果律法管用的话,为什么这民间还有私设公堂的?”
“我的意思是,了解了这周朝的律法,然后才不是一点儿都不懂。”作为帝王,了解一个朝代的律法,也能从这些律法中,找到生存之道,并不一定是要打官司的时候用的。
“最起码,我们不会因为不明白,而莫名其妙的卷入到官司中去。另外,去了书店,我想问一问,能不能有抄书的行当,到时候也能赚钱。”
李梨花听了,说道:“如果真要抄书,还是我去,因为就我所知,赵水生是不识字的,而李梨花,因为有个老童生的父亲,她会写字,也合情合理。”
真要赵水生这个不识字的去抄书,那就太奇怪了。
赵水生听了郁闷,现在这个赵水生,打架打不过自己的妻子,连写字都没有自己的妻子强,完全是个废物啊。
难道真的要让妻子养活自己,那绝对不是赵水生愿意的。
如果李梨花知道了赵水生所想,肯定会讥笑,她可不是要养活这赵水生,只不过现在两个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先渡过这个难关才是。
李梨花的娘家是那副德行,真要和离了,估计是从赵家这个狼窝掉到了李家这个虎窝。
倒是李梨花的娘还关心一些她,但是明显的梨花娘是说话不管用的。一家之主梨花爹一看就是读书读迂腐了,估计她要是提出和离,那边绝对能立刻不认了自己这个女儿。
加上还有个嫌弃自己的大嫂,回李家更是不自在了。
果然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两个人都为钱在操心。
“不管了,明天去绣铺问一问,能不能做些针线活儿。”李梨花烦躁的说道。
赵水生立刻说道:“不行,你不能去做。”让自己的妻子做这种针线活儿,他还是不是男人了?
“你管我?”李梨花如何不知道赵水生的想法,就是男人在外面赚家业,女人在屋里相夫教子。
“再想一想,你自己的身份吧。别还想跟以前一样,管着人!”
当皇帝的说一不二,可惜现在他只是个普通的农夫,投胎是个技术活,上辈子他投胎投的好,所以高高在上,可惜这辈子,就是个农人的儿子,而种田汉的妻子,谁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而且,从成了李梨花以后,她虽然有各种不容易,比如这干净方面,是没法讲究,可是比以前不知道要自由多少。 ↑返回顶部↑
“我们这次一出去,如果时间长了,相信赵家两个老的,绝对对我们大有不满,赵家老大两口子,我看,也会让那老两口把我们分出去的,毕竟我这个人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只能拖累了他们。”
所以把赵水生这样的人给分出去,对赵家老大两口子,是利大于弊的。加上这次赵水生和李梨花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就是要分出去,给的东西,也少的可怜,这么好的机会,那何翠姑不抓住,那就奇怪了。
这人虽然成了赵水生,可是心思还是这么缜密,上辈子如果她不是豁出去了,和他同归于尽,估计就弄不死他。
李梨花说道:“不管了,就是净身出户,我也要分家。”
实在是在那个家里,连漱口,都只能是用水,幸亏她这个身体还比较年轻,牙齿还是白的,真的等成了一口黄牙,她绝对会恶心的吃不下去饭去。
都说眼不见为净,她已经尽量的不去讲究什么干净了,可是至少要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吧。
就为了每天能洗澡,每天能用青盐刷牙,她豁出去了。
算来算去,他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赚钱,有了钱,别的才好说。
赵水生道:“刚才和客栈的掌柜的打听了,这镇子上有个书店,我明天去看一看。”
李梨花说道:“手头上就这么几文钱了,你还想买书?”一本书也得好多钱吧。记得好像是几两银子的?具体价钱她不太清楚,这些买东西的,自然有采买的人,哪里用的着她 ?
“只是去书店看看,咱们要想在这个世道活下去,首先得了解这个周朝的律法,然后才好说事儿。”
李梨花道:“普通老百姓,谁会在乎这个法律,就这赵家庄,有了矛盾,也是请了村里有名望的人出来解决问题,谁也不乐意去衙门,如果律法管用的话,为什么这民间还有私设公堂的?”
“我的意思是,了解了这周朝的律法,然后才不是一点儿都不懂。”作为帝王,了解一个朝代的律法,也能从这些律法中,找到生存之道,并不一定是要打官司的时候用的。
“最起码,我们不会因为不明白,而莫名其妙的卷入到官司中去。另外,去了书店,我想问一问,能不能有抄书的行当,到时候也能赚钱。”
李梨花听了,说道:“如果真要抄书,还是我去,因为就我所知,赵水生是不识字的,而李梨花,因为有个老童生的父亲,她会写字,也合情合理。”
真要赵水生这个不识字的去抄书,那就太奇怪了。
赵水生听了郁闷,现在这个赵水生,打架打不过自己的妻子,连写字都没有自己的妻子强,完全是个废物啊。
难道真的要让妻子养活自己,那绝对不是赵水生愿意的。
如果李梨花知道了赵水生所想,肯定会讥笑,她可不是要养活这赵水生,只不过现在两个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先渡过这个难关才是。
李梨花的娘家是那副德行,真要和离了,估计是从赵家这个狼窝掉到了李家这个虎窝。
倒是李梨花的娘还关心一些她,但是明显的梨花娘是说话不管用的。一家之主梨花爹一看就是读书读迂腐了,估计她要是提出和离,那边绝对能立刻不认了自己这个女儿。
加上还有个嫌弃自己的大嫂,回李家更是不自在了。
果然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两个人都为钱在操心。
“不管了,明天去绣铺问一问,能不能做些针线活儿。”李梨花烦躁的说道。
赵水生立刻说道:“不行,你不能去做。”让自己的妻子做这种针线活儿,他还是不是男人了?
“你管我?”李梨花如何不知道赵水生的想法,就是男人在外面赚家业,女人在屋里相夫教子。
“再想一想,你自己的身份吧。别还想跟以前一样,管着人!”
当皇帝的说一不二,可惜现在他只是个普通的农夫,投胎是个技术活,上辈子他投胎投的好,所以高高在上,可惜这辈子,就是个农人的儿子,而种田汉的妻子,谁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而且,从成了李梨花以后,她虽然有各种不容易,比如这干净方面,是没法讲究,可是比以前不知道要自由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