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府蔡大人还有一年的任期就到期了,他是打算谋取京官的,但是这一次的考评,要是弄成了差,那么他当京官就无望,所以更是盯得紧。
  男人们在外面忙碌,女人们这个时候,就不可能还要举行宴会,所以都在家里好好的呆着。
  林州这边的大户,李梨花基本上已经都认识了。
  不过,这些地方的大族,要是有什么事儿,李梨花可以选择性的去或者不去,也没有人说她摆谱。
  通判太太张太太现在见到李梨花还是一脸的和气,只不过李梨花已经知道了这位的德行,于是就只是保持着一般的关系。
  那次的事儿,也不是单单听孙太太说了就相信了,而是他们自己也查了的,果然这中间有这位张太太在推波助澜。
  而且,那位张通判确实是很有资格当了这个同知。
  只是,这同知的官位是吏部任命下来的,不能因为你觉得你有资格,所以就必须这个位置是你的吧。
  弄得好像是他们抢了这位张通判的位置一样,其实简直是无妄之灾。
  此时的张通判,正在赵水生身边,跟着一起督粮呢。
  只不过有一个县的粮食一直没有送上来。这就不算完成了任务。
  蔡大人也很着急,要是拖的时间长了,送不上去,就会被上面的训斥,他最后一年,不希望因为这个,失去了升官的机会。
  张通判主动请缨,“蔡大人,我带着人去看看吧。”
  要是有特殊的情况,那么就得从林州府这边派人过去了。
  州府的也有府兵,比县里的差役要多多了。
  蔡大人现在也着急,派人过去也是正常,于是就同意了张通判的提议。
  张通判说道:“赵大人是督粮的主官,卑职想着,不如请赵大人跟着卑职一起去,也熟悉一些这种情况,以后就不会没有经验了。”张通判是私底下跟蔡大人说的,毕竟这督粮的事儿,是人家赵大人管的,他要是自己单独过去,岂不是越俎代庖?
  蔡大人想着,这也是个理儿,真要只安排张通判,而不让赵大人跟着,那么岂不是说,自己不信任赵大人?
  于是第二天,就把赵水生也叫了过来,跟他说了,要去下县看一看的意思。
  “有张通判跟你一起去,他以前下去过,比较熟悉,你带着他肯定会没有事儿的。”蔡大人是一片好心,怕赵水生这个同知第一次下去督粮,出了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所以带个熟悉的人,也会事半功倍。
  赵水生谢过了知府大人,表示自己一定会把此事办好。于是赵水生就和张通判一起去了那个粮食没有交齐的县里。
  赵水生临走之前,跟李梨花交代了,自己要去干什么。
  李梨花一听是跟张通判一起去的,就说道:“你自己小心一些,我觉得这个张通判既然心里不甘,肯定还会整出什么来,这次是你和他单独过去的,他有的是机会,弄出点什么。”
  赵水生点头,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记住了。”
  过了几天,张通判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见到蔡大人,就跪了下来,“大人!卑职无能!长平县因为县衙里用大斗换小斗,引起了民愤,我们过去的时候,群情激奋,在我们去长平县的路上,就把我们给拦住了,揪着我们这下官差就不放,引起了慌乱,大家这些贫民追打,卑职好不容易逃出了生天,结果,赵同知赵大人却,”张通判欲哭无泪。
  蔡大人一听,急的不行,忙问道:“赵大人到底如何了?你倒是说啊。”
  “赵大人,赵大人他,被人追到了山崖上,已经掉下去了!”张通判哭了出来。
  蔡大人浑身冰凉,怎么会出这种事儿?赵同知才来了没有多久,就死了!要说没有他的责任,那绝对不会让人相信!他好好的知府,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赵水生在朝廷里还有人,他可该怎么办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