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昌算是坚定的帝党心腹,与今上有着多年深厚的情份。些许冷落过去,就又重新赢得了今上的信任。又或者人上了年纪便爱念旧,今上身边的旧人是越来越少了,因此对贾昌也就越来越宽容了。
  许棠专注捞钱,兼职本职工作,凭着自己圆滑的处世以及毫无背景的出身,比之许多世族豪门的官员,用起来更要让今上放心,只因他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世族姻亲关系网。他这些年也颇得今上信重,居然也一路高升,算是寒门士子在朝中的代表人物,只不过他门下聚集看重的弟子背后的人
  脉却不能小觑。
  傅温这些年将户部搂在怀里,不知道捞了多少好处,早让贾昌许棠等人眼红不已,只不过碍着太子与皇后的面子,不好将傅国舅打倒再踩上一脚。再说谁也不能确定国舅的意思是不是太子或者皇后的意思,总归他们是一体的,将来太子君临天下,万一被秋后算帐就不好了。因此傅温这些年过的可谓顺风顺水。
  现在太子亲自出手,那就最好不过了。虽然未曾将傅国舅拉下马,但斩了他在户部的臂膀,当真是大快人心!
  ——至少不必让他们眼看着傅温发财而自己插不进手去。
  又因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都已身故,等于一次性在户部腾出了两个重要的位子,而且太子彻查之下,恐怕户部的官员也要重新换一茬了,故而许棠跟贾昌这几日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已,就等着将自己人往户部安插。
  今日早朝之上群臣吵的不可开交,一部分朝臣主张追查户部失踪款项的去向,就算是户部尚书宋璟自杀,也应该对宋家进行抄家,罪及家小;大家更提出大胆猜测,钱成郁之死定然是宋璟所逼;而另外一部分吵的最凶的朝臣都是为着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这两个官职,要为自己营里的伙伴争取……
  在众臣乱哄哄吵成一片的时候,许清嘉越众而出,向今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既然宁王殿下与钱成郁的死无关,何不放宁王殿下出来?”
  一殿的人都扭头去瞧他,太子神情瞧不出悲喜,傅国舅大大的不赞成,其余官员有附议者也有观望者,总之当时朝堂之上是静了一刻。
  许清嘉入朝为官也有些日子了,在朝会之上看着别人打嘴仗掐架,从来都是默默观望的,难得今日自己提出问题,这对他来说算是一大进步。
  等到下朝回家,面上便带了喜色,还让胡娇再见到永喜前来,一定要他去转告小贝,宁王不日就回家了。
  钱成郁之子已经被收押,太子殿下不出手则已,出手便当真雷厉风行,顺着许清嘉提供的线索去追查钱成郁之子赌债的欠银以及后来出手阔绰的赌资,发现这赌资竟然是宋璟派人提供。
  朝会之后,今上已经下达了查抄宋府,将宋璟家人都收押牢中的旨意。宋家人都入了罪,想来钱成郁之子也难逃法网。
  相信钱成郁之死,不日就应有定论。
  春三月上,宁王终于从天牢里放了出来。
  他回府的前几日,宁王妃已经解了小贝禁足。她娘家父兄皆在朝为官,钱成郁之死已经查明,乃是被逼自杀。
  宁王清查户部,宋璟见势不妙,便派人引的钱成郁之子豪赌,又派人平了钱大郎的赌债,还供他赌资,等到钱成郁知道此事,儿子在外积欠的赌债及借贷就算是用他三辈子当官的俸禄都还不清了。
  ——此后如何,还不是任凭着宋璟摆布!
  钱成郁当日怨愤无奈之下被逼自杀,凶器却被宋璟暗中派人收走,又制造出宁王逼杀钱成郁的假象,也好阻止宁王清查户部。
  内有钱成郁之死,外有傅温指使朝臣逼迫今上将宁王下了大牢,也算是暂时解了户部之危。
  虽然朝中内外皆知宋璟乃是国舅傅温的人,但宋璟死的干脆,连半点户部之事与傅温有关系的证据都没留下,太子又已经罢手不再追查,宋家被抄家下了大狱,就连宋璟刚满月不久的孙子也没有例外,此事竟然半点也不曾牵连到国舅傅温身上。
  甚至没过几日,天牢里便传来消息,宋璟的孙子发疫症夭折了。
  这时候的孩子稍不注意就容易夭折,而傅温听说了消息,只叹一句:“这孩子竟然是个无福的,追随他祖父与地下,也算是祖孙俩团聚了!”
  傅温书房里近身侍候的小厮偷偷窥见国舅爷唇边的森然冷意,只觉得后背发寒,悄悄低下了头。
  他还记得宋璟那一日以命相求,才为自己的孙子留得了一线生机。
  原来……终归还是死路一条!
  国舅爷行事,向来斩草除根,岂能留待春风吹醒?
  不久之后,此案终于尘埃落定,钱成郁之子以及宋家所有成年男丁尽皆等待秋后问斩,女眷则没入教坊司。
  许清嘉重回御史台当职,牟中良待他极为亲热,直恨不得携着他的手去办公,还口口声声道:“许中丞乃是自己人!”许清嘉想了半日才想明白,感情牟中良乃是太子一系,当初拉拢他未果,后来见他跟着太子查案,与傅开朗关系亲密,想来便以为他已经是太子心腹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