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3 / 4)
林夫人便道,“我自认并没有哪里比柳氏差……或许是我想错了,你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喜欢我。”
这也便是林夫人不如人的地方。太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鸿哥儿的缘故,可林夫人想了五六年,却还是不明白。
当然也或许是因为柳氏出现之后,她便不屑再想了。
赵世番终于还是说道,“那年我回到晋城……你也许不记得了,夜里你惊梦醒来,哭着对我说‘对不起……’”要追忆当初,确实是不容易的,“你说‘是我的错,我应该听你的劝,早早的带着他们回长安’。”
林夫人身上便一震,赵世番忙抱住了她。
林夫人便说,“你是恨我当初……”
“不是。”赵世番忙说,“那个时候我只恨梁军残虐。你自责时我才意识到,鸿哥儿的事何尝不是因为我自私?那时我虽让你带着孩子们回长安,也只是一说。心里却是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所以并没有真安排你们回去……何况我是个男人,保护妻儿该是我的责任。”
林夫人说不出话,只抱住了他,压抑着在他怀里哭泣。他便轻轻拍着林夫人的背,“我是个庸人,心事总解不开,便起了逃避之心。后来又做了错事,越发不敢面对你。便拖延至今。如今我确实知错了,你肯原谅我吗?”
林夫人点了点头,说:“嗯。”提及鸿哥儿的死,难免又伤心的哭了一场。可后来她还是说,“天下遇害而亡的人,谁敢说自己就没半分错处?纵然再没有,他偏偏在那个时候出现在凶手跟前,岂不也是劫难?难道你就能说他是自己找死的吗?该恨的是凶手,过于自责,反而是不明是非了。”
赵世番只道:“夫人说得对。”
☆、第十二章
第二日便是中秋。
因月娘哭到大半夜,两个姑娘都醒得晚。早上秀菊去挽帐子,她们还抱在一处呼呼大睡——月娘小姑娘睡觉老实没错,但她有个卷被子的坏毛病,幼时跟张嬷嬷或是柳姨娘一道睡,体形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毛病还显不出来。这一晚跟雁卿一起睡了,就卷啊卷啊的,不知不觉把整床被子都卷到自己身下去了。
雁卿睡得熟,梦里觉得冷自然就往暖和的地方凑,月娘越卷被子,她就越抱紧月娘。于是睡到早上,雁卿手脚并用的缠着月娘,连体婴似的被一道圈在被子卷儿里。初时月娘还被缠的呼吸不畅,但梦里调整了下姿势,跟雁卿对抱起来,稍稍将身下的被子放出一截,瞬间就觉得又暖和又宽拓,睡得很美好了。
因此此刻姊妹两个的睡姿便十分亲密。她们都都生得白净美好,双胞胎姊妹似的睡在一处,暖得人心都化了。秀菊瞧见了,便悄悄去戳了戳太夫人跟前伺候的明菊,拉着她一道来瞧。
又回去学给太夫人听。丫鬟们正服侍着太夫人梳头。太夫人闻言失笑,道:“闺中姊妹还是亲近些好。只是睡着睡着就钻到旁人被子里去,雁丫头真是……”
秀菊便道:“大姑娘睡相还是乖巧的。”便将昨夜里瞧见的事低声对太夫人说了,太夫人不免又叹息,“倒是我忽视了月娘的心事。”然而这也和月娘不肯在人前伤心有关,太夫人便道,“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藏心事,真难为这孩子了。”
张嬷嬷和崔嬷嬷也并不想两个姑娘头一天搬到太夫人这里就赖床,很快也都悄悄的来将她们唤醒,各自抱回去,带了小丫鬟服侍她们洗脸漱口穿衣梳头。
雁卿正迷迷糊糊的就着崔嬷嬷的手喝暖暖的枣肉茶,就听到外间丫鬟们道:“鹏哥儿、鹤哥儿来了。”
雁卿一双蒙雾的眼睛瞬间就清明起来,忙要从床上蹦下来。
墨竹正给她穿鞋呢,就笑着按住她:“姑娘别着急,一会儿咱们也要到老太太房里去。”
雁卿虽安静下来,却还是欢快的颠搭着膝盖,满脸都写着期待欢快。崔嬷嬷瞧她欢喜,也跟着笑出来,又问墨竹道,“昨日怎么没听说两位哥儿回来了?”
墨竹给雁卿套上小靴子,笑道:“我也没听说呢,想是刚刚回来的吧。”
雁卿便说:“他们打猎去了,今天回来。”
她身上终于收拾好了,就踩着小杌子跳下来。拉着崔嬷嬷的手绕过黄梨木的雕花隔扇,便要往老太太处去。待要进去了,忽的想起月娘来,又先往屏风外头等月娘。
月娘很快也牵着张嬷嬷的手从梢间里出来。这一日她和雁卿一样梳着双环髻,簪了一双粉黄色的腊梅流苏绒花,脖子上带着黄澄澄的金项圈。因紫玉给了雁卿,项圈上便换了块金镶白玉的锁头。她体貌生得风流,虽年幼娇弱,却已然如蔷薇春晓般娇嫩动人。雁卿不免就多看了她一会儿,觉着这么好看的妹妹是自己家的,十分满意。
反倒是月娘,抬头瞧见雁卿,想到昨夜被她抱着哭到睡着,便有些不自在。心虚的别过脸去。
雁卿当然觉不出小丫头这种微妙的情绪。她觉得经历了昨晚她和月娘已经和好了。便上前拉起月娘的手,道:“我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阿兄们也来了。”
月娘更不自在了——她和正房素来不怎么亲近,结果头一回赶鸭子上架就要面对仨,还都是她的哥哥姐姐……
她越不想示弱,心里压力就越大。便想调整下仪态,好令自己看上去更大方有气质些。 ↑返回顶部↑
这也便是林夫人不如人的地方。太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鸿哥儿的缘故,可林夫人想了五六年,却还是不明白。
当然也或许是因为柳氏出现之后,她便不屑再想了。
赵世番终于还是说道,“那年我回到晋城……你也许不记得了,夜里你惊梦醒来,哭着对我说‘对不起……’”要追忆当初,确实是不容易的,“你说‘是我的错,我应该听你的劝,早早的带着他们回长安’。”
林夫人身上便一震,赵世番忙抱住了她。
林夫人便说,“你是恨我当初……”
“不是。”赵世番忙说,“那个时候我只恨梁军残虐。你自责时我才意识到,鸿哥儿的事何尝不是因为我自私?那时我虽让你带着孩子们回长安,也只是一说。心里却是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所以并没有真安排你们回去……何况我是个男人,保护妻儿该是我的责任。”
林夫人说不出话,只抱住了他,压抑着在他怀里哭泣。他便轻轻拍着林夫人的背,“我是个庸人,心事总解不开,便起了逃避之心。后来又做了错事,越发不敢面对你。便拖延至今。如今我确实知错了,你肯原谅我吗?”
林夫人点了点头,说:“嗯。”提及鸿哥儿的死,难免又伤心的哭了一场。可后来她还是说,“天下遇害而亡的人,谁敢说自己就没半分错处?纵然再没有,他偏偏在那个时候出现在凶手跟前,岂不也是劫难?难道你就能说他是自己找死的吗?该恨的是凶手,过于自责,反而是不明是非了。”
赵世番只道:“夫人说得对。”
☆、第十二章
第二日便是中秋。
因月娘哭到大半夜,两个姑娘都醒得晚。早上秀菊去挽帐子,她们还抱在一处呼呼大睡——月娘小姑娘睡觉老实没错,但她有个卷被子的坏毛病,幼时跟张嬷嬷或是柳姨娘一道睡,体形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毛病还显不出来。这一晚跟雁卿一起睡了,就卷啊卷啊的,不知不觉把整床被子都卷到自己身下去了。
雁卿睡得熟,梦里觉得冷自然就往暖和的地方凑,月娘越卷被子,她就越抱紧月娘。于是睡到早上,雁卿手脚并用的缠着月娘,连体婴似的被一道圈在被子卷儿里。初时月娘还被缠的呼吸不畅,但梦里调整了下姿势,跟雁卿对抱起来,稍稍将身下的被子放出一截,瞬间就觉得又暖和又宽拓,睡得很美好了。
因此此刻姊妹两个的睡姿便十分亲密。她们都都生得白净美好,双胞胎姊妹似的睡在一处,暖得人心都化了。秀菊瞧见了,便悄悄去戳了戳太夫人跟前伺候的明菊,拉着她一道来瞧。
又回去学给太夫人听。丫鬟们正服侍着太夫人梳头。太夫人闻言失笑,道:“闺中姊妹还是亲近些好。只是睡着睡着就钻到旁人被子里去,雁丫头真是……”
秀菊便道:“大姑娘睡相还是乖巧的。”便将昨夜里瞧见的事低声对太夫人说了,太夫人不免又叹息,“倒是我忽视了月娘的心事。”然而这也和月娘不肯在人前伤心有关,太夫人便道,“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藏心事,真难为这孩子了。”
张嬷嬷和崔嬷嬷也并不想两个姑娘头一天搬到太夫人这里就赖床,很快也都悄悄的来将她们唤醒,各自抱回去,带了小丫鬟服侍她们洗脸漱口穿衣梳头。
雁卿正迷迷糊糊的就着崔嬷嬷的手喝暖暖的枣肉茶,就听到外间丫鬟们道:“鹏哥儿、鹤哥儿来了。”
雁卿一双蒙雾的眼睛瞬间就清明起来,忙要从床上蹦下来。
墨竹正给她穿鞋呢,就笑着按住她:“姑娘别着急,一会儿咱们也要到老太太房里去。”
雁卿虽安静下来,却还是欢快的颠搭着膝盖,满脸都写着期待欢快。崔嬷嬷瞧她欢喜,也跟着笑出来,又问墨竹道,“昨日怎么没听说两位哥儿回来了?”
墨竹给雁卿套上小靴子,笑道:“我也没听说呢,想是刚刚回来的吧。”
雁卿便说:“他们打猎去了,今天回来。”
她身上终于收拾好了,就踩着小杌子跳下来。拉着崔嬷嬷的手绕过黄梨木的雕花隔扇,便要往老太太处去。待要进去了,忽的想起月娘来,又先往屏风外头等月娘。
月娘很快也牵着张嬷嬷的手从梢间里出来。这一日她和雁卿一样梳着双环髻,簪了一双粉黄色的腊梅流苏绒花,脖子上带着黄澄澄的金项圈。因紫玉给了雁卿,项圈上便换了块金镶白玉的锁头。她体貌生得风流,虽年幼娇弱,却已然如蔷薇春晓般娇嫩动人。雁卿不免就多看了她一会儿,觉着这么好看的妹妹是自己家的,十分满意。
反倒是月娘,抬头瞧见雁卿,想到昨夜被她抱着哭到睡着,便有些不自在。心虚的别过脸去。
雁卿当然觉不出小丫头这种微妙的情绪。她觉得经历了昨晚她和月娘已经和好了。便上前拉起月娘的手,道:“我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阿兄们也来了。”
月娘更不自在了——她和正房素来不怎么亲近,结果头一回赶鸭子上架就要面对仨,还都是她的哥哥姐姐……
她越不想示弱,心里压力就越大。便想调整下仪态,好令自己看上去更大方有气质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