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夫人就道,“回回来都要调戏雁卿,你羞不羞。”
  世子妃笑道,“什么时候我儿子上门了,你尽管调戏回去,不用客气。”
  当下便引着母女三人进屋。
  雁卿和世子妃混得熟了,也不甚在意。只从篮子里取了两枝樱桃花送给月娘,月娘也爱那樱桃花娇美烂漫,便拿在手里把玩。
  雁 卿就瞧见篮子里还有旁的东西,小心的取出来,却是一双桃花木簪。拿在手里轻若无物,雕工看得出雄浑,并不精雕细琢却已神形兼备。雁卿还是头一回收到簪子。 就想,七哥既然送她簪子,想必是觉得她头发已长且厚密到要用簪子挽住的地步了。便摸了摸头上的发髻,心想一定要赶紧长得又长又密。
  既然有两枝,她便又随手分给月娘一枝。
  月娘欲言又止,纠结了一会儿,还是说道,“我不要。成双之物不要分开赠人,簪子不能随意收赠……阿姊记着要对夫人说。”
  雁卿倒不明白这逻辑了。然而月娘都说不要了,她自然也不勉强。一并揣到怀里去。
  发簪束青丝,赠簪子取意相思。古诗里也常有赠发簪定情的诗作,月娘读的乐府诗多,是以知晓这层意思。
  她这个年纪,自然还不懂得相思是什么东西,甚或没有男女之情的概念。可还是知道这样做大大的不正派,便对元徵生出不悦和厌恶来。
  #
  绕过桃李坡,便见水上亭台楼阁的仙境。四面青丘上春花如烟霭雾霞,那小镜湖就坐落在青丘之间,有缓坡如蜗脚探入湖中,便在那坡底交水处筑起绵延的游廊和亭台来,上与山光齐平,下与水影相接。
  若在夏天,菡萏芙蓉盛开在交错的游廊和亭台之间。自那亭台上坐着,探手便可摘取水中之花。
  画儿也没这么精妙美好、浓墨重彩的。
  庆乐王府上既然有这样的景致,便不怕请帖请不来客人。世子妃甚至曾对林夫人笑称,自己也不晓得当年到底是看上了庆乐世子,还是看上了他家的园子。
  因此元徵虽担着“天煞孤星”的名号,收到帖子的贵妇人们还是带上娇客,到他家见世面来了。
  这些姑娘彼此间大都是相熟的,倒看得出亲疏来。三两成组,有人蹴秋千,有人凭栏赏景,也有人下棋聊天。玩一会儿便又凑到一处说说话,或是有新客人来了,大家一起上前相见。
  这当中只月娘是个新面孔,她又生得美,姑娘们便都围着她打招呼,或又问东问西。
  雁卿痴儿名号在外,林夫人泼妇之称更是著名。她们都从母亲处听过,先入为主。或是故意要看笑话,或是不想显得不合群,便着意冷淡雁卿,反而加倍对月娘亲热。又有不想沾惹是非的,虽觉得不妥,却也没说什么。
  世家女儿旁的不说,待人处事都还算圆滑。想要和你亲近时,那真是亲切友好,仿佛真跟你一见如故了似的。
  月娘初来乍到,交际又少,一时便没觉出是虚情假意来。只以为她们是照顾她初来乍到,便有些受宠若惊。
  可惜雁卿不吃她们这一套。
  她待人真诚,便也能觉出旁人待她是否真诚。何况她和这些人也不是头一回见面了。
  雁卿为人倒有个好处——不执着,不勉强。旁人待她好,她便以真诚还报。旁人待她不好,她便离远些不打交道。不去求让人喜欢,也不因旁人不喜欢就落落寡欢。
  林家、李家姐妹都没有来,她便也不久留。就拉了月娘道,“我们去找七哥吧。”
  这就是她为人的不好之处了——默认她喜欢的人,月娘也都会喜欢。
  当即韩家十二娘名叫素兰的就拉住月娘的手,对雁卿笑道,“你与世孙情同兄妹,旁人可不是。她避嫌还来不及,你这个当姐姐的怎么反上赶着拉她去?”
  这话说的正派端庄,谁都反驳不了。四下里都附和,笑道,“赵妹妹天真烂漫,只怕没想到这里。”
  雁卿已不止一回被她们这么众口一词的排斥了,她说不过人,便压根不去理会。只等月娘回答。
  因她们友善,且是替月娘说话,月娘便没意识到她们是故意针对雁卿,只以为是思虑不周。然而瞧见雁卿孤身站在对面,便不自在。就柔声笑道,“我是阿姊的妹妹,阿姊的兄长自然就是我的兄长。倒没什么可避嫌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