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 / 5)
江屿见瞒不住,只低头一笑。
大多时候,江屿的笑意是冷漠且虚假狡黠的。但若是偶尔不掺杂讥讽意味,便是极有少年感,像是叶落江水,寒意涣然冰释。
他从小就喜欢用这招跟夏之行打马虎眼。
江屿,上次我们就说过今后遇事定要一起商量考虑。此次你还萧向翎入狱,他恨不得生啖你的骨肉,你竟还敢主动去招惹他。况且你现在的身体状况
夏之行说着,目光移到江屿泛着血迹的白衣上。浑身上下的伤口不知又裂开了多少,而对方灰白至极的面色更是让他心疼又气愤。
还有,江屿,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要胡闹。当年若杨贵妃的案子可谓是搅得满朝风云,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件案子,你以为这点小伎俩就可以蒙骗过关?你这是拿自己的脑袋在冒险你知不知道!
夏大人
当年此为大案,若杨与北疆往来的书信是我亲自掌手查阅证据。夏之行大手一挥,肩膀连带着袖口一同剧烈颤抖着,若杨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啊,为了找到一丝翻案的可能,书信我翻了三天三夜!
夏之行狠狠压低了声音,我万分确定,那封判敌罪证的书信上,绝对有若杨亲手绘制的梅花!
第14章
良久的沉寂。
您说得对。江屿突然轻声笑道,父皇案台上被偷偷放上卷册是安排的,卷宗是我伪造的,刻意没画那朵胭脂绘的梅花。
所以呢,夏大人要押我去监牢之中,治我一个欺君的死罪?明知我母妃不会叛国,却让她背负无须有的骂名这么多年?然后把我和她葬在一起,永远扣上罪人的帽子?
你
江屿微微吸了一口气,眼底光亮灼人,夏大人,这不是欺君,这是一个儿子为了母亲,在提醒父亲。这不是罪过,有罪的是真凶,是嫁罪之人,是满朝庸俗附和的人!夏大人曾经权小势小,但现在您尊为刑部尚书,却为何不敢把沉冤旧案提出来得以昭雪?为什么总是拦着我,说再等等,再等等。我已经
我已经等了十七年了
夏大人总让我隐,伺机而动。但而今北疆刚平,父皇年事已高,所有皇子都在对着那龙位虎视眈眈,谁又能自在退隐?萧向翎在朝上直接将我点出,我已经从暗处被拉到了明处,我如何再隐?我母妃一案搁置十七年,而今已被挑起,父皇心意已经有所动摇,我为何要隐?
室内寂静,摇曳烛光穿透浓郁的药味及血味,在窗上映下二人的剪影。
夏大人,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再隐,而是如何进。江屿轻声道。
生死有命。
太子府内。
太子向来勤俭仁厚,多数金银捐给旱涝灾区,自己府上的布置朴素而简单。卧房内不过一张木榻,一份桌椅,一炉清雅的焚香。
前几日大火他受伤不轻,至今仍在塌上养伤,面上泛着一层不正常的灰白。
皇上走进来的时候,太子正坐下服药,只是他的额头上,竟系着一根白色的丧带。
坐下吧。皇上阻止了太子想要起身的动作,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伤势,不必以君臣之礼相待。
太子紧忙放下药碗,拱手微微行礼。
皇上坐在他榻边,不禁问道,你带这丧带做何用?
太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面上浮现出惊诧,想将它取下来,却被皇上一把拦住。
回父皇太子见阻拦无效,只得低声回复道,此乃是为了丞相,还望父皇莫要怪罪。
丞相在不久前的宫宴中中毒身死,而新相未立。 ↑返回顶部↑
大多时候,江屿的笑意是冷漠且虚假狡黠的。但若是偶尔不掺杂讥讽意味,便是极有少年感,像是叶落江水,寒意涣然冰释。
他从小就喜欢用这招跟夏之行打马虎眼。
江屿,上次我们就说过今后遇事定要一起商量考虑。此次你还萧向翎入狱,他恨不得生啖你的骨肉,你竟还敢主动去招惹他。况且你现在的身体状况
夏之行说着,目光移到江屿泛着血迹的白衣上。浑身上下的伤口不知又裂开了多少,而对方灰白至极的面色更是让他心疼又气愤。
还有,江屿,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要胡闹。当年若杨贵妃的案子可谓是搅得满朝风云,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件案子,你以为这点小伎俩就可以蒙骗过关?你这是拿自己的脑袋在冒险你知不知道!
夏大人
当年此为大案,若杨与北疆往来的书信是我亲自掌手查阅证据。夏之行大手一挥,肩膀连带着袖口一同剧烈颤抖着,若杨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啊,为了找到一丝翻案的可能,书信我翻了三天三夜!
夏之行狠狠压低了声音,我万分确定,那封判敌罪证的书信上,绝对有若杨亲手绘制的梅花!
第14章
良久的沉寂。
您说得对。江屿突然轻声笑道,父皇案台上被偷偷放上卷册是安排的,卷宗是我伪造的,刻意没画那朵胭脂绘的梅花。
所以呢,夏大人要押我去监牢之中,治我一个欺君的死罪?明知我母妃不会叛国,却让她背负无须有的骂名这么多年?然后把我和她葬在一起,永远扣上罪人的帽子?
你
江屿微微吸了一口气,眼底光亮灼人,夏大人,这不是欺君,这是一个儿子为了母亲,在提醒父亲。这不是罪过,有罪的是真凶,是嫁罪之人,是满朝庸俗附和的人!夏大人曾经权小势小,但现在您尊为刑部尚书,却为何不敢把沉冤旧案提出来得以昭雪?为什么总是拦着我,说再等等,再等等。我已经
我已经等了十七年了
夏大人总让我隐,伺机而动。但而今北疆刚平,父皇年事已高,所有皇子都在对着那龙位虎视眈眈,谁又能自在退隐?萧向翎在朝上直接将我点出,我已经从暗处被拉到了明处,我如何再隐?我母妃一案搁置十七年,而今已被挑起,父皇心意已经有所动摇,我为何要隐?
室内寂静,摇曳烛光穿透浓郁的药味及血味,在窗上映下二人的剪影。
夏大人,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再隐,而是如何进。江屿轻声道。
生死有命。
太子府内。
太子向来勤俭仁厚,多数金银捐给旱涝灾区,自己府上的布置朴素而简单。卧房内不过一张木榻,一份桌椅,一炉清雅的焚香。
前几日大火他受伤不轻,至今仍在塌上养伤,面上泛着一层不正常的灰白。
皇上走进来的时候,太子正坐下服药,只是他的额头上,竟系着一根白色的丧带。
坐下吧。皇上阻止了太子想要起身的动作,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伤势,不必以君臣之礼相待。
太子紧忙放下药碗,拱手微微行礼。
皇上坐在他榻边,不禁问道,你带这丧带做何用?
太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面上浮现出惊诧,想将它取下来,却被皇上一把拦住。
回父皇太子见阻拦无效,只得低声回复道,此乃是为了丞相,还望父皇莫要怪罪。
丞相在不久前的宫宴中中毒身死,而新相未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