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冷临点点头,低头凝视着茶杯里浮着的茶叶,半晌才说:“人固有一死,不是今朝便是明昔,多谢王大人关心。”
  “你也莫伤心,冷管家七十有二了,总算是喜丧。”王取说完手上一顿,再看冷临时,却发现其并未有丝毫的察觉。
  西厂之人,自然想查哪个便能查,督主既用着手下人,便要用得明明白白。督主不仅要摸冷临的底细,想必连王取的底细,也是早被详查了的。
  “王大人说得极是,喜丧。”冷临提起茶壶将王取杯中斟满,问道:“敢问督主有何命?”
  “哦,说正事,今儿锦衣卫那边的古阵,已同你说了吧?华文村外的破庙里,挖出几十具腐尸。”王取说完,认真看冷临面色。
  冷临仍旧面不改色心不慌,自己被督主监视是不假,但刚刚发生的事便晓得了,实在是太快了。当然,自己也有眼线,无外乎相互监视罢了。
  “下官已知,且听古阵说,已交付衙门处理了。”冷临回道。
  “交是交到衙门处理了,但督主接了过来,且点名由你来侦查此案,务必有个结论。”王取说完,又看看四周才接道:“衙门已经根据现场的线索查到,这些人是本届赴京赶考的举子,以及他们上京时带来的仆人,共三十有二人。”
  “凶手定是庙中人,不然掩埋这三十二具尸首,就要花上一夜功夫,且当时那庙还有和尚在,外人怎能做到?”冷临已听了古阵的转述,当场心里便有了计较,没想到督主正是交代自己此案的。
  “凶手的事放一放,当然,也务必要查出来的。最重要的,是查一名死者。”见冷临认真听着,王取俯身凑近了说道:“死者中,有三名举子及他们的二十九名下人,下人不去管他,这三名举子,其中两人也不必说,余下一名,名叫曾彦。”
  冷临目光一紧,沉声道:“今科状元!”
  “正是!”王取坐正了身子,目光看向冷临后面的亭柱,缓缓道:“尸体已经腐烂不成形,但看细软等物却是他们三人。其中两人虽报了名册却未赴考,第三人却参加了科考,如若果真是他们三个举子,那么当今这个又是何人?他是否乃如假包换的曾彦,督主十分关心。”
  “下官明白。”冷临寻思不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怕是要有大动作。曾彦是彭次辅门生,督主又与彭次辅素来不睦,许是想趁着这机会排除异己。
  “曾彦青词写得极合圣意,督主说,不论查得如何,都要提前知会督主。”王取说完,便见冷临了然地点点头,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方便,王取自然知道冷临已经明白督主的意思,便是曾彦暂时动不得,但有了此人的把柄,一切也都好办。
  “下官明白。”冷临了然。
  “呵,以上是督主的吩咐,本官也有话要对你说。”王取换了话题,主动将冷临的茶杯沾满。
  冷临连忙道谢,这才说:“王大人有何教诲,下官听命便是。”
  “客气了,咱们都是给督主办事,少不得要相互提点些。近日来你同那锦衣卫千户走得近了些,督主虽未说什么,但总是关注的。还有,本官虽不知前番那棚户区死者身份几何,但瞧督主的心思,怕是你我都万万碰不得的,莫再叫人去查,切记!切记!”王取好心劝慰,一是想拉拢冷临,二也是好意为之。
  “下官明白。”冷临仍旧简单回答,心里却更加好奇。
  王取见该说的话都已说完,轻松许多,此时吹来一阵山风,两人便散了,各自坐了马车回府。
  冷临寻思着明日该去县衙一趟,既然督主已将案子接了过来,自然要去县衙接手一些资料。
  婉苏将茶点摆好,见冷临还在凝眉细想,才问道:“少爷,那王大人也是西厂的吗”
  冷临回转心思,坐正了说道:“是。”
  “他是同知,按理说只在督主之下了,为何见了您还自称自己的名字?”婉苏虽不知冷临的官位,但看古阵与他平时的说话方式,显然也不会是同知。
  “他对街头乞丐都是自称姓名,西厂里很多怪人。”冷临说得一本正经,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才是头号怪人。
  婉苏自然不敢说,见冷临又默默想起了事情,便也不再言语。
  马车一前一后驶离京郊,返回京城,王取端坐在车里,顺着轿帘缝隙瞧见擦身而过的冷临的马车。
  车把式加了一鞭,这便超过了冷临的车,一路回到京城。本来要走东直大街回自己府上的,但王取却心痒痒地,又叫把式拐向了西直大街,从西面绕回府上。
  车把式不解其意,但也少不得在心里埋怨,怕是又要耽搁个把时辰,王大人最近这段时间怪得很。
  马车上了西直大街,不出意外地,王取又叫放缓速度,慢悠悠行驶在宽敞的街道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