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州府这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归这姑娘管,爹在几百里之外,妈也由着她放羊吃草。这份上书就这么顺顺利利地送到了颜神佑的面前。
  州府上下,就没有人敢拦着的。
  颜神佑拆开了一看,见这个打申请的人叫杜黎,心道,这不是伯父上回说的那个人吗?
  颜孝之对杜黎的感观不错,虽然杜黎不是什么名门士族出身,可是学问很好。颜孝之虽是武勋人家出身,但是对文士比对武人亲近得多了。更兼这样有学问的人居然是主动来投奔他们家的,这让颜孝之更对他心生好感。杜黎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还忽悠了一批人跟着他来,颜孝之对他的感观更好了!
  颜神佑接到颜孝之的推荐信里,颜孝之对杜黎颇多赞美之词。而丁号的书信里,也重点提到了杜黎。
  颜神佑不免心里嘀咕,她有点担心,怕这个杜黎名不符实。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凡是这样的人,都会有点矜持。得这两人推荐,还这么急吼吼赶过来自荐,颜神佑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太热切了,说好听一点,叫做一腔热情看好你。说难听一点,就叫做功利心太重。
  不是她非要给人贴这么个标签,实在是……这年头的读书人都是这么一个风格。出格了的,一般都是残次品。当然,也有可能是不走寻常路的奇人。
  因为一直有人推荐,而昂州也是真的缺人,颜神佑还是准备耐着性子看上一看的。毕竟,这是头一个指名给她上书的人。他要万一就是个奇人呢?那就赚了。
  打开了自荐信,慢慢地看了下去,渐渐地看住了。
  杜黎的字写得很好,很有特点,每一捺落墨都略重些,这是在竹木简上写字形成的习惯。但是总体来说,十分工整。
  这些都不重要,哪怕在这个讲究书法的年代,杜黎写了一笔狗爬体。就冲这份上书的内容,颜神佑都能把它嚼个百八十遍的。
  杜黎的自荐信,除了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籍贯学历之外,一点夸自己的话都没有。他上来就直指主题:你想怎么办?你造你还有个弟弟吗?你造你要嫁人吗?你造现在的形势吗?你以后如何自处?你好像也不傻,你以后是搞分裂还是当圣母?
  一直以来,大家遮遮掩掩,欲语还休,暗中施以“你懂的”的眼神,就是不挑明,但是默默地努力维护彼此间的关系,盖处以后权力不知如何分配的真相。就这么被杜黎给挑破了!
  颜神佑的眼睛越瞪越大,这个问题,还真是……十分难办。
  这事上,最常见的是人走茶凉,至于“商君虽死,秦法不败”这样的事情,还真没有多少桩。多半是主事者身败名裂之后,新政也就面目全非了。她倒是不怕死,真是怕自己死了,自己的主张就完蛋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杜黎对权力的描述,又何尝不是对她的理想的描述?
  重点就是——你保得住这一切吗?你进退两难,你想好了吗?
  这个杜黎,要不是深沉得近乎浅薄大巧若拙,就是个有点聪明的大嘴巴。
  他,究竟是哪一种人呢?
  ————————————————————————————————
  丁琳见颜神佑看得呆住了,暗道,难道这还真是个能人不成?
  还真就是个能人,只是,这个时候,颜神佑的判断里,他介于能与不能之间。但是,对于用不用这个人,颜神佑倒是没有犹豫。能看出这样的问题的人,就不是太傻,做点事,还是能够的。至于能不能担当重任,这个,再考查就是了。
  有什么好为难的?先用着呗,能力好就提拔,不好就打杂。
  不过,如果这个杜黎真是个胸有城府的人,她还真打算重用来的。她倒不怕被捅刀,说句霸气一点的话,非汉高无以用陈平。杜某人走她的路子上位,就是欠她人情,这份出身抹不掉。
  再说了,杜黎这份自荐书,颜神佑还有其他的用处。也是时候,让大家表个态了。
  颜神佑在思忖的时候,杜黎心里在打转。他的面儿上,搞得十分平静,气定神闲地站着,双手背在身后,抬眼望天。内心十分忐忑。
  他也在赌。
  赌颜神佑的人品。
  如果说刚到昂州是存了一个考察的心思的话,住了这一阵儿,他已经打定主意留在这儿力争上流混饭吃,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