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富三代 第5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树啊, 听说你会开拖拉机了?”
  “你在城里学?”
  “你妈说你城里那些人教你的?哎哟, 原来城里那些混子还学这个啊。”
  沈家树倒是不担心自己放弃之后名声受损。他只是担心自己的信誉受损。这是很严重的事儿。这样一来, 自己以后再找个什么借口之类的,就很难取信于人了。
  甭管他爷爷还是他爸都告诉他,做人什么都可以丢, 就是信誉不能丢。
  沈家树对此的理解就是, 甭管说了多少谎话,都要让人以为是真的。千万不能被拆穿。
  所以沈家树只能硬着头皮,去教那几个不大聪明的兄弟。想着反正三天两头也要去城里拿货的,就当是去玩了。
  反正这种日子也不长久的。
  就是不知道老丈人那边收到信没有。海城的化工大院里面,刘如慧正在唉声叹气。女儿唐年年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确定, 闺女这是真的要嫁人了。
  而且嫁的还是个农村人。
  刘如慧心情很复杂。她早就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有一个当副厂长的丈夫, 有乖巧懂事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再婚这个事儿, 她的人生其实真的很完美了。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 每次看到年年, 她就想到了年年的生父, 还有自己这再婚的名声。
  她知道,丈夫周明心里是很介意年年的存在的。
  原以为年年代替思兰下乡,就能得到这个家庭的认可。但是结果是,家里人对年年下乡这个事儿讳莫如深。
  刘如慧知道,如果年年代替思兰下乡这个事儿说出去的,对思兰影响是很不好的。那时候她就知道,年年以后回来了,也不可能改变在这个家里的情况。
  所以上次,她趁着丈夫还有一点愧疚之心,给年年寄过去了很多的东西。
  为了不让年年心存希望,她也在信中不让她抱着什么希望。
  现在年年放弃了这个家了,要嫁人了,她复杂之余,也松了口气。
  她心不在焉,因此做饭的时候都没发挥好,盐放多了。
  继女周思兰吃了几口,就放下碗筷了,“我不吃了,我去看书。”
  说完就进屋去了。
  儿子周承家也不高兴地嘟嘴,“今天菜好咸。”
  周明皱眉头道,“你今天怎么了,有失水准。”
  刘如慧叹气,“年年写信回来了。”
  周明筷子一顿,蹙眉,“又写信做什么,缺了什么东西?上次不是寄了很多东西过去吗?”
  “没说要东西,是要结婚了。”
  听到这话,周明心里也是一松,“她满十八了……这个年纪也可以结婚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城里的姑娘很少嫁得这么早的,都是再多留一两年。满二十最合适。
  因为能留在城里的女孩子都是有工作的,根本不愁嫁。
  周明低头吃着饭,“就为这事儿,你也没必要烦心,谁家女孩子不嫁人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