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不止呢,刚刚,她差点就和大哥吵起来。我说了程科两句,这就是跟我唱反调,护着程科就跟老母鸡护小鸡似的。”程涛夹了一块肉塞到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她还能和程大江吵起来,从前她不是都千依百顺的吗?”程红秋惊讶。
  李盼弟嫁到程仓里之后,一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还在夸她贤惠,脾气好,说她最能包容程大江的烂脾气,要不然他们俩根本过不到现在,也过不了那么好。
  “就是泥捏的人都有三分性儿,何况是个活生生的人,这是碰到她的逆鳞了呗。”
  “你说程科啊?这又不是亲生儿子。”程红秋不以为意。
  “和亲生的有啥区别?李盼弟又不能生,要是我没猜错,他们两口子就指着程科养老呢。”
  “就程科?出去上个学,就跟回不来了一样,两三年回来一趟,回来一趟还待个一两天就走,正常人哪会这么干。心里但凡知道感恩,都得在家好好陪陪爹娘吧,但是人家就能头也不回的走,狠心着呢。”
  这可不是程红秋编出来的,都是程科干出来的事儿。就连她这个出嫁了的闺女都知道,村里其他人心里更是跟明镜似的。就问这样的养子靠得住不?难道还能比一直陪在身边的男人更可靠。
  别忘了程大江和李盼弟两口子现在还啥活都能干,自己能顾着自己,手里挣着工分,时不时的还有额外收入,程科回家,他们还能管他要钱?就这样他都不愿意回家,等你们老了不能动了,你指望他能回家照顾你们,或者是把你们接到省城去。
  咋想的?可能吗?
  “那能怎么办?他都干出这样的事了,程大江和李盼弟不还是照样护着,难不成咱们还能凑到程大江跟前扯着耳朵告诉他,你那个养子靠不住。”程红春嘴上说着不可能,语气动作却跃跃欲试。
  “你就别添乱了,这事儿咱们姐弟三个私底下说说,见到程大江和李盼弟还是少说话,”程红秋打断她姐的异想天开,他们兄妹要是关系亲近,说啥都不为过,就像程涛,以后他要娶个啥媳妇,首先就得让她们俩姐姐先参谋参谋。
  程大江就算了,她们说人家也得听啊。程大江是个有啥说啥的人,可能不会把这些事儿放在心上。后面还有个李盼弟呢,那是嫂子不是姐。
  程涛一边吃饭一边听俩姐斗嘴,话说到这儿,他已经很难插进去了。
  他这边吃完了饭,拿着碗筷去厨屋洗出来,然后就看到程小墩抱着筐子来找他。
  程涛看了看筐子里的东西,一块大白兔奶糖,一块硬糖,一颗冰糖,两块红薯山楂糕,两块柿子饼,另外还有一小搓卖乳精。
  嗯,很符合他家崽子的送礼风格。
  这些东西都是他一次能吃的量。比如他一天能吃一颗奶糖,想要吃硬糖就得等到第二天。他一次可以吃两块红薯山楂糕,要想再吃或者吃别的也得等到第二天。
  他爸让他等到第二天,他干脆就不给人准备第二天的量了。
  “爸爸,好不呀?”
  “挺好的,”程涛专门找了张油纸,给他把东西包起来。
  程小墩提留着绳子,很兴奋,一直闹着要走。
  程涛当然不会只顾着他,先去后山把孩子们喊回家来,该洗手洗手,该洗脸洗脸,该换衣裳换衣裳。他两个姐姐也一样,等一切都弄好了才出门。
  本来只有他们姐仨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孩子们都聚到一起,加上程传阔整整十一个人。这走出大门,呼啦啦一大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聚在大队部那边,今天小广场上很冷清。间或有几个和他们打招呼的,说过就算,根本不拉着谁聊天,由此可见留下这些都是不怎么爱凑热闹的。
  走着走着,就稀稀拉拉分成了好几拨。何家四兄妹最兴奋,看见啥都要和程红春说两句。陶多陶亚蹦蹦跳跳的跟在程红秋身边,程小墩则紧跟着他爸。
  去程大江家,必定会经过大队部。不知道谁眼睛尖,看到了程红秋,“红秋,你们这是往你们大哥家去啊?”
  “是啊,正巧来了……”程红秋讪笑。
  眼看着那些人就要出来,一行人果断加快速度。程涛一把把他家崽儿捞到胳膊底下,走在最前头带路。
  程小墩晃晃腿儿,丝毫没感觉不舒服。他手里还抱着油纸包,一想到过会儿就有人喊自己叔叔,他就高兴的不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