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都觉得沧州不是我大汉的疆土,如此兴师动众的北上,岂不是荒唐?”
  赵霸等人赶紧说道:“属下不敢。”
  刘凌叹了口气道:“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我心里一清二楚。没错,如今周国的天下北方那几个州还不是我大汉的领土。但你们要知道,那里住着的,都是汉人!”
  他顿了一下说道:“以前我大汉国力孱弱,兵微将寡,无力抵抗契丹人和党项人,只好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委曲求全。那个时候受了很多冤枉,损失了很多百姓和财物。为了保存实力谋求发展,当初忍辱负重也就罢了。但现在不同,我麾下雄兵数十万,大汉疆域辽阔当为中原第一大国。若是再任由草原蛮夷欺凌,那岂不是真真正正的贪生怕死的鼠辈?”
  赵大叹道:“属下只是觉得可惜,裴战是一头虎,放虎归山,日后说不定会成为大患。”
  刘凌道:“他便是一只虎,今日我能打得他狼狈不堪,来日我依然能剥了那张虎皮!我手中有青锋剑,还怕一只病虎?为了打这只已经没了爪牙的虎而放进院子里一大群饿狼,而致我汉民百姓饱受欺凌,孰轻孰重,我想你们心里也有计较。”
  赵大道:“王爷决意出兵北上,属下莫不从命。只是,王爷身边只带这些亲兵,属下担心王爷的安危。如今北方局面混乱,各地乱贼群起,大着数万人,小着也聚众数千,皆是亡命之徒。且……走水路要经过博州,罗旭的虎贲精骑就在才刚刚打下博州,正是兵强马壮。属下恳请王爷,还是等杨业大军赶上来再走也不迟。”
  赵霸和徐胜也劝刘凌暂等一等杨业的大军,又或是让魏州花翎和赵二的大军护送船队。
  刘凌摆了摆手道:“乱世而起的那些贪生毛贼,再多又有何惧?至于罗旭,写一封信告诉他我要去沧州打契丹人,他若是还拦着的话,就算我看错了这个人!”
  随着刘凌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各路汉军纷纷开拔。
  一时间,风起云涌,这中原的天空,似乎更加的阴沉起来。
  第四百一十章 没来由的灿烂
  契丹人来的很突兀,就连监察院的密谍都没有发现,在祁连山下,契丹人和党项人是如何达成协议的。耶律雄机和嵬名曩霄这两个枭雄式的人物,是如何达成共识的。不可否认的是,就连刘凌也没有预料到这两个有着深仇大恨的民族竟然这么快就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乘船北上,刘凌看着两岸的如画景色,心中却并不开阔而是颇为压抑。中原这锦绣江山,难道要再一次被草原民族的铁蹄蹂躏吗?作为一个现代人,刘凌知道历史上,中原大地有多少次被血水染红。每一次草原人入侵中原,都将掀起一阵阵的腥风血雨。每一寸土地下,都埋着多少血淋淋的尸骨。
  正是夏末,两岸风光秀丽,鸟啼蝉鸣,看起来十分的安静宁和。垂柳依依,花朵绚烂,碧波荡漾,这宁静的画面,若是被草原的战马践踏之后,还会留下什么?
  刘凌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当初北汉弱小疲惫,无法抗衡强大的契丹人和党项人,所以刘凌一直忍着,让着,憋屈着。那个时候的刘凌,心中有壮志凌云,却无法实现。他有一腔热血,却不能随性而为。他想强汉,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活着。只有活下去,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大汉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让雄心壮志得以实现。
  现在,大汉的天下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型,他还没有将定鼎中原,但是,如今的刘凌早已经不是五年前那个不能施展拳脚的刘凌了。他是大汉的王,掌握千万百姓,麾下数十万雄狮。他不会在隐忍,不会再退避。
  没错,裴战很重要,那样的一个人杰,只要给他休养生息的机会,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东山再起。这个人只要活着,就是刘凌问鼎中原最大的阻碍。刘凌已经布下了十面埋伏,只等着裴战一头钻进来自寻死路。但是,草原人来了。刘凌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先追杀裴战,还是北上抵御外敌。
  这个选择,刘凌不难做出。
  汉人之间的纷争,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是自己家里的事。但若是有外人蛮横的闯进家门,烧杀抢掠,兄弟之间的纷争就一点也不重要了。
  刘凌记得八年抗战的时候,某委员长说过一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刘凌对这句话,对说这句话的人只有一个评语,滚你-妈的蛋!
  事有轻重缓急,什么是急?把那些敢来自己家里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外敌打出去,打到他怕,打到他想都不敢想再有第二次,这才是急!至于裴战,就这样吧。既然能废他一次,就能废他两次。
  大船航行的很平稳,破浪而行,刘凌站在船头,一身黑衣随着风轻轻飘动。从来都是古井不波的脸上,也挂上一抹淡淡的忧色。这次契丹人来势汹汹,整整四十万大军南下,兵分两路齐头并进,这一战,兵不好打。抛开仇恨和偏见,实事求是的说,契丹人的骑兵确实很强大。尤其是四十万最精锐的宫帐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雄狮。虽然这几年在于党项人的战争中宫帐军损失了不少,但威力仍然不可小觑。
  刘凌训练汉军骑兵,必须熟练掌握的就是骑射之术,不可否认的是,这骑射之术是草原人的拿手好戏。那些草原男子,五岁就能纵马,十来岁便能达到弓马娴熟的地步。放下弓箭弯刀就是牧民,拿起武器就是士兵。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草原部落间征战不断,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一次次战斗中生存下来。这样的残酷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一大批善于作战的骑士。
  草鱼的生存环境与中原地区差异太大,他们看似好客豁达其实多疑善妒,看似豪迈热情其实嗜血冷酷。而且,在他们眼里,中原汉人不过就是两脚羊而已,与他们牧养的牲畜没有任何区别。每一次草原人南下,都会抢光所有的财物粮食和女人,杀光男人,就如同屠羊宰牛一样不带有一点怜悯。
  刘凌不是对这次战争没有信心,他微微皱着眉头,是因为他在脑子里不断的设想着战争的发展方向。虽然他连续下达了很多命令,但是仓促之间,他能调集的人马并不太多。王半斤的二十万大军只留下了三万人,不能再多,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同契丹人一样善战的西夏精甲。就算加上骆缚的建雄军,兵力总数也少于李虎奴率领的党项大军。岚州地理位置重要,是太原的西北门户,一旦岚州失守的话,太原也将岌岌可危。虽然如今都城已经从太原迁到了晋州,但太原依然还是根基之地,若是太原丢了,对大汉的打击实在太大。独孤锐志麾下人马不多,而且还要兼顾代州忻州两地,他的责任也十分的重大。
  刘茂麾下的三万人马,需要抵抗契丹大将离妖那颜的十万大军。离妖那颜目标是赵州,而刘茂此时就在冀州,两地相隔不过百里,大战是在所难免的。花翎和赵二的三万五千人马赶到冀州,最少还要二十几天,刘茂肩膀上的胆子不轻松。但刘凌最不担心的反而是赵州方面,因为他知道,刘茂最强的本事就是防守。刘凌麾下的这些将军们,绝大部分都是善攻之将,只有程义厚和刘茂两个人善于防守。如今程义厚在延州,刘茂在赵州,这两个地方刘凌并没有太担心。
  他担心的是王半斤,虽然王半斤汇合了骆缚之后麾下人马达到十七八万之众,但以王半斤的性子,说不好会直接对党项的三十万大军发动攻击。所以刘凌给王半斤下了严旨,战争初期以防守为主,切不可轻敌冒进。同时,他下令在晋州的周延公火速北上,辅佐王半斤抵抗党项人的攻势。周延公虽然是个文人,但这个人的大局观之强,绝对在刘凌麾下所有将领们之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