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1 / 4)
今天的攻击其实没有什么针对性,而是一次例行公事而已。这次南下的三十万大军,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兵。虽然草原人没有新兵之说,但因为长期以来的定居生活,很多契丹人已经不是天生就熟悉马背了。他需要练兵,让那些新兵去感受什么叫做战场,什么叫做血腥。再者,草原人不适应攻城战,他们是娴熟的骑手,野战之王,但攻坚战对于他们来说还需要学习和适应。
沧州,在耶律极看来,练兵场而已。
今天进攻沧州的人马在两万人左右,但率先发动攻击的只是三千契丹步兵。契丹人的步兵,并不如何强大。草原民族重骑兵而轻步兵,他们喜欢来去如风的感觉。没有战马,他们不习惯。
领兵作战的是契丹郎将霍彦,这个人,是耶律雄机派给耶律极的得力助手。
这个人虽然并不是辽国上将,但那不过是因为此人资历尚浅,这个人的能力深得耶律雄机的喜欢。悍不畏死,草原人喜欢这样的汉子。
站在耶律极身边一同观战的,还有辽国大将耶律延奇,大将耶律真。这两个人,都是契丹军中赫赫有名之辈。在与党项人的战争中,这两个人都是每战屡有斩获。辽国有名的大将有数十人,其中最有名气者,被人称之为五虎大将。耶律真,耶律延奇是五虎之二。另外三人是,大将韩延寿,大将离妖那颜,大将萧密。站在耶律极身边的另外一个身穿儒衫的老者,看起来文质彬彬颇有道骨的人,是辽国南面宫总汉儿司事韩知古。一个大名鼎鼎的,在辽国身居高位的汉人。
这次南征,契丹五虎大将来了三个。耶律真和耶律延奇在耶律极麾下。而大将离妖那颜,则独自领军十万攻赵州。离妖那颜这个人,很厉害。当初,刘凌在将给大辽的岁贡抢回去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县城守军的小小郎将。不入流的小人物,上不了台面。短短几年之后,他已经是大辽五位军神之一了。不过离妖那颜这个人,之所以没有跟着耶律极在一起,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他是二皇子耶律德光的人,但,他正式上位,确实耶律极赏给他的。
或许,正式因为这个缘故,耶律雄机才会让他独领一军吧。
耶律真在辽军中的威望很高,他的年纪虽然已经五十出头,但身体康健,犹能舞动百斤铁枪,一把弯刀更是用的炉火纯青。相对于耶律真,耶律延奇是在与西夏大战中才逐渐崛起的新生代代表人物。这个人才刚过而立之年,正是雄武的时候。在军中,论武艺的话,五虎大将中只有萧密能胜他一筹。
这次辽军南下,出其不意。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缺少攻城器械,如攻城锤,云梯这类东西,都是到了沧州之后耶律极才命人连夜打造的。若不是如此,辽军南下也瞒不过监察院的密谍。
新砍伐的树木做成云梯,很显然,在重量上略沉重一些。没有砍干净的枝桠上,有的地方还挂着翠绿的叶子。
三千契丹步兵,迈着整齐的步子,扛着云梯,推着攻城锤,缓慢的,沉重的朝沧州城压了过来。
郎将霍彦,站在军阵之中,冷冷的注视着他手下的三千儿郎。他是骄傲的契丹将军,所以,他对于南面宫大王耶律极这些日子以来消极的攻势有些愤慨。他不管耶律极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只是不能忍受一座小小的沧州城阻挡住三十万雄兵南下的脚步。
第四百二十二章 耶律极的手段
三千契丹步兵,在进入守城士兵的弓箭射程之后开始加速。再慢慢悠悠的列着方阵往前走,那就是集体自杀了。队列前进,一支重弩射过来足够穿死十几个人的,甚至几十个人。契丹人在战场上不怕死,但也不会送死。
刘凌已经下令将其他各门安置的弩车都调过来,但因为时间仓促,还没有全部运过来。而即便运过来,在契丹人的强攻没有到来之前,刘凌也不会将全部重弩都暴露出去。刘凌命人寻了把椅子,就坐在箭楼里看着卓青战指挥守城。这样小规模的战斗,刘凌还不至于跑出去亲自指挥。
还有就是,既然卓青战是想表现自己,那刘凌也不能小气的不给他这个机会。
“重弩,瞄准攻城锤,不要急着射出去,左一重弩,试射测定方向距离,其他重弩,调整后齐射!”
“弓箭手准备,二百五十步以外,抛射一轮。”
卓青战在城墙上来回走着,不断的大声下达着命令。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从一个文人变成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看着他有条不紊的指挥着那些装备并不整齐的郡兵,刘凌心里也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真不知道,赵铁拐当初怎么就让卓青战做了个郡守。这个人,用在那些杂务上有些糟蹋了。
一个人的锐气,总是会被太多的琐碎小事磨灭一些的。难得的是,几年的文官生涯,卓青战似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一身所学。他是文人不假,还是大周显德四年的殿试榜眼,他不会武艺,虽然腰间也曾佩剑,不过是文人的一种姿态一种风尚而已。说他手无缚鸡之力有些过分,寻常的农夫三五个还是近不了他的身的。但是比起真正的武将来说,他就差得太远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军事上的指挥能力,虽手无寸铁,胸中却有十万兵。
三百步以外,左一的重弩车发射了第一支重弩。长达三米,如壮士手臂粗细的重弩呼啸而出。重弩箭带着风声,迅疾如雷的射向一百多契丹步兵推着的攻城锤。稍微偏差了两米多,连续钉死了三名契丹步兵之后,那支重弩箭插在了土地上。这一箭之后,所有的操作重弩车的沧州郡兵们开始迅速但不慌乱的调整弩车,没过多久,北门安放的九架重弩车全部调整完毕。
攻城锤太过沉重庞大,不易改变前进线路也很难加速,所以重弩车调整之后,随着卓青战的一声令下,九架重弩车齐齐发威,九只重弩箭如同九条怒吼的黑龙,直奔那巨大的攻城锤而去。当当当的连续九声鸣响,九只重弩箭竟然全部命中。只是,包裹着铁皮的攻城锤太过坚固了,九只重弩箭竟然只是将攻城锤砸得摇晃了几下,一阵木屑纷飞,攻城锤却并没有被击毁。
不过,推车的契丹士兵就遭了殃。九支重弩箭过后,被弹射后射死的契丹骑兵竟然多达五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显然是无法继续将攻城锤继续推动的。百夫长命令手下士兵冲上去推车,就在这个时候,两百五十步之外,沧州郡兵弓箭手的第一轮抛射也洒了下来。
一瞬间,就是那么一瞬间,攻城的契丹步兵就好像被割倒的麦子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他们身上的皮甲挡不住从天而落的羽箭,而他们的步兵盾的防御效果也不是那么好。崇尚进攻的草原人,本来对这种东西就没有什么喜爱。而为了增加速度,契丹步兵的单兵盾牌做的比中原军队的盾牌要小一号。
幸好,三千人成散兵队形攻击,队伍不是很密集,第一轮抛射虽然杀死了百多名契丹步兵,但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影响不大。在这一刻,契丹步兵将奔跑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对他们来说,快与慢的意义并不怎么重要。快了,到了城下的话等着他们的是汉人士兵砸下来的沉重的石头,还有那种令人心悸的狼牙拍。而慢了,他们会被汉人的弓箭手盯上,然后一个挨着一个钉死在地上。
扛着云梯的士兵们,疯狂的往前冲,他们遭受到了弓箭手的重点照顾,伤亡率远比其他地方要高。
“平射,放箭!”
卓青战大声命令道。 ↑返回顶部↑
沧州,在耶律极看来,练兵场而已。
今天进攻沧州的人马在两万人左右,但率先发动攻击的只是三千契丹步兵。契丹人的步兵,并不如何强大。草原民族重骑兵而轻步兵,他们喜欢来去如风的感觉。没有战马,他们不习惯。
领兵作战的是契丹郎将霍彦,这个人,是耶律雄机派给耶律极的得力助手。
这个人虽然并不是辽国上将,但那不过是因为此人资历尚浅,这个人的能力深得耶律雄机的喜欢。悍不畏死,草原人喜欢这样的汉子。
站在耶律极身边一同观战的,还有辽国大将耶律延奇,大将耶律真。这两个人,都是契丹军中赫赫有名之辈。在与党项人的战争中,这两个人都是每战屡有斩获。辽国有名的大将有数十人,其中最有名气者,被人称之为五虎大将。耶律真,耶律延奇是五虎之二。另外三人是,大将韩延寿,大将离妖那颜,大将萧密。站在耶律极身边的另外一个身穿儒衫的老者,看起来文质彬彬颇有道骨的人,是辽国南面宫总汉儿司事韩知古。一个大名鼎鼎的,在辽国身居高位的汉人。
这次南征,契丹五虎大将来了三个。耶律真和耶律延奇在耶律极麾下。而大将离妖那颜,则独自领军十万攻赵州。离妖那颜这个人,很厉害。当初,刘凌在将给大辽的岁贡抢回去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县城守军的小小郎将。不入流的小人物,上不了台面。短短几年之后,他已经是大辽五位军神之一了。不过离妖那颜这个人,之所以没有跟着耶律极在一起,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他是二皇子耶律德光的人,但,他正式上位,确实耶律极赏给他的。
或许,正式因为这个缘故,耶律雄机才会让他独领一军吧。
耶律真在辽军中的威望很高,他的年纪虽然已经五十出头,但身体康健,犹能舞动百斤铁枪,一把弯刀更是用的炉火纯青。相对于耶律真,耶律延奇是在与西夏大战中才逐渐崛起的新生代代表人物。这个人才刚过而立之年,正是雄武的时候。在军中,论武艺的话,五虎大将中只有萧密能胜他一筹。
这次辽军南下,出其不意。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尤其是缺少攻城器械,如攻城锤,云梯这类东西,都是到了沧州之后耶律极才命人连夜打造的。若不是如此,辽军南下也瞒不过监察院的密谍。
新砍伐的树木做成云梯,很显然,在重量上略沉重一些。没有砍干净的枝桠上,有的地方还挂着翠绿的叶子。
三千契丹步兵,迈着整齐的步子,扛着云梯,推着攻城锤,缓慢的,沉重的朝沧州城压了过来。
郎将霍彦,站在军阵之中,冷冷的注视着他手下的三千儿郎。他是骄傲的契丹将军,所以,他对于南面宫大王耶律极这些日子以来消极的攻势有些愤慨。他不管耶律极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只是不能忍受一座小小的沧州城阻挡住三十万雄兵南下的脚步。
第四百二十二章 耶律极的手段
三千契丹步兵,在进入守城士兵的弓箭射程之后开始加速。再慢慢悠悠的列着方阵往前走,那就是集体自杀了。队列前进,一支重弩射过来足够穿死十几个人的,甚至几十个人。契丹人在战场上不怕死,但也不会送死。
刘凌已经下令将其他各门安置的弩车都调过来,但因为时间仓促,还没有全部运过来。而即便运过来,在契丹人的强攻没有到来之前,刘凌也不会将全部重弩都暴露出去。刘凌命人寻了把椅子,就坐在箭楼里看着卓青战指挥守城。这样小规模的战斗,刘凌还不至于跑出去亲自指挥。
还有就是,既然卓青战是想表现自己,那刘凌也不能小气的不给他这个机会。
“重弩,瞄准攻城锤,不要急着射出去,左一重弩,试射测定方向距离,其他重弩,调整后齐射!”
“弓箭手准备,二百五十步以外,抛射一轮。”
卓青战在城墙上来回走着,不断的大声下达着命令。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从一个文人变成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看着他有条不紊的指挥着那些装备并不整齐的郡兵,刘凌心里也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真不知道,赵铁拐当初怎么就让卓青战做了个郡守。这个人,用在那些杂务上有些糟蹋了。
一个人的锐气,总是会被太多的琐碎小事磨灭一些的。难得的是,几年的文官生涯,卓青战似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一身所学。他是文人不假,还是大周显德四年的殿试榜眼,他不会武艺,虽然腰间也曾佩剑,不过是文人的一种姿态一种风尚而已。说他手无缚鸡之力有些过分,寻常的农夫三五个还是近不了他的身的。但是比起真正的武将来说,他就差得太远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军事上的指挥能力,虽手无寸铁,胸中却有十万兵。
三百步以外,左一的重弩车发射了第一支重弩。长达三米,如壮士手臂粗细的重弩呼啸而出。重弩箭带着风声,迅疾如雷的射向一百多契丹步兵推着的攻城锤。稍微偏差了两米多,连续钉死了三名契丹步兵之后,那支重弩箭插在了土地上。这一箭之后,所有的操作重弩车的沧州郡兵们开始迅速但不慌乱的调整弩车,没过多久,北门安放的九架重弩车全部调整完毕。
攻城锤太过沉重庞大,不易改变前进线路也很难加速,所以重弩车调整之后,随着卓青战的一声令下,九架重弩车齐齐发威,九只重弩箭如同九条怒吼的黑龙,直奔那巨大的攻城锤而去。当当当的连续九声鸣响,九只重弩箭竟然全部命中。只是,包裹着铁皮的攻城锤太过坚固了,九只重弩箭竟然只是将攻城锤砸得摇晃了几下,一阵木屑纷飞,攻城锤却并没有被击毁。
不过,推车的契丹士兵就遭了殃。九支重弩箭过后,被弹射后射死的契丹骑兵竟然多达五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显然是无法继续将攻城锤继续推动的。百夫长命令手下士兵冲上去推车,就在这个时候,两百五十步之外,沧州郡兵弓箭手的第一轮抛射也洒了下来。
一瞬间,就是那么一瞬间,攻城的契丹步兵就好像被割倒的麦子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他们身上的皮甲挡不住从天而落的羽箭,而他们的步兵盾的防御效果也不是那么好。崇尚进攻的草原人,本来对这种东西就没有什么喜爱。而为了增加速度,契丹步兵的单兵盾牌做的比中原军队的盾牌要小一号。
幸好,三千人成散兵队形攻击,队伍不是很密集,第一轮抛射虽然杀死了百多名契丹步兵,但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影响不大。在这一刻,契丹步兵将奔跑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对他们来说,快与慢的意义并不怎么重要。快了,到了城下的话等着他们的是汉人士兵砸下来的沉重的石头,还有那种令人心悸的狼牙拍。而慢了,他们会被汉人的弓箭手盯上,然后一个挨着一个钉死在地上。
扛着云梯的士兵们,疯狂的往前冲,他们遭受到了弓箭手的重点照顾,伤亡率远比其他地方要高。
“平射,放箭!”
卓青战大声命令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