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2 / 4)
“还不是陛下更在意大哥?!”
“是啊,陛下只怕也是希望大王你这样认为呢。”
“啊?你说清楚一点!”
“陛下这是……要大王去和太子殿下争。”
萧密说道:“陛下是希望大王和太子你们之间的矛盾在大一些的,也是希望大王能够更强一些的。只要大王一直对太子有一颗不服之心,那太子那边就会的压力就会一直很大。太子若是不想被大王取代,就必须做的更好才行。太子……总不能靠着陛下的赏赐过日子,就连身边的侍卫都要陛下赏赐过去,其实,太子心里或许更不好过吧?”
耶律德光想明白了萧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对耶律雄机将贴木求歌派给太子这件事的抵触情绪更大了。他甚至在金帐里当面问他的父亲,那位伟大的契丹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换来的不是他想要的答案,而是一顿皮鞭。可是挨了皮鞭的耶律德光回到自己的大帐之后却是那么的开心,笑的很舒畅。而当天晚上,耶律雄机就赐给了他疗伤的金疮药,还有西京留守的职务。
而耶律极并不喜欢贴木求歌。
耶律雄机将贴木求歌派到了幽州,并没有明面上的旨意让耶律极重用他。也没有封赏什么官职,甚至连一个伍长的职务都没给他。所以耶律极也没有对贴木求歌有什么礼贤下士的表现,而是让贴木求歌去守幽州城门。而且,他还是一名最普通的士兵。
而贴木求歌似乎并不为这样的待遇而感到愤怒和郁闷,他得到命令之后就抓起自己的弯刀,背上自己的弓箭去城门报到了。如果说他有什么异常举动的话,那就是他到了城门就将对他指手画脚的百夫长揍成了猪头。然后一个人干倒了三十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坐在城门口的那百夫长的椅子上等着耶律极派人来抓他。
耶律极知道这件事之后只是笑了笑,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也没有说一句话。所以没人去找贴木求歌的麻烦,他依然还是守城门的一个小兵。一守就是两年,直到前阵子耶律极率军南下之前似乎才想起有这么一个彪悍的士兵,派人将他从城门那里调了回来,任命他为骑兵的一个队正。
当贴木求歌离开城门的时候,那个守门的百夫长派人买了十斤好酒,又从幽州最著名的酒楼定了一桌酒席送到自己家里,当天晚上喝了个烂醉如泥。这两年,真苦了他了。
因为幽州军方那些将军们都知道,贴木求歌是陛下赏给太子殿下的侍卫。虽然太子殿下将他派去守城门,但没有人会为了贴木求歌揍了那百夫长一顿而难为他。当然,从那天开始守门的百夫长就算天天挨揍,也不会有人替他撑腰。
贴木求歌在一个月前才从一名小小的骑兵队正升为耶律极的亲兵营指挥使。
因为在沧州南面那个湖边,他的亲兵指挥使被汉军乱箭射死了。因为那天贴木求歌替他挡了十三箭,所以他才能在亲兵们的保护下逃了回去。他以为贴木求歌会死在乱军之中,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的午后,浑身是血身上还插着十三支狼牙箭的贴木求歌自己回到了大营里。他没死,但是离死真的已经不远了。
走进契丹大营的辕门之后,贴木求歌就跌倒在地上昏迷了过去。契丹人的军医用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将粘在他身上的皮甲都割下来,将那些插在他身体里的狼牙箭一根一根的取出来。然后又用了两个时辰,才将他包得好像一个木乃伊一样摆在床上修养。说实话,那些军医都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贴木求歌居然竟然能恢复的这么好!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贴木求歌救了耶律极的命,他依然不喜欢贴木求歌,所以当贴木求歌主动要求率军追杀刘凌的时候,耶律极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狼骑五千,领军的,是一头浑身伤痕的独狼。
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里的墙
(求收藏)
耶律极皱着眉头看着面前难以下咽的烈酒,爱酒如他,竟然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端起那杯酒喝一口。他不是受不了那种入喉的辛辣,而是不喜欢,非常不喜欢。所以,这样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虽然,被汉军两把火烧没了十万大军的耶律极在当晚命令狼骑反突袭了一次汉军就是为了他那满满一大车西域美酒报仇。
“希望这次,贴木求歌还是死不了。”
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存着正好相反的想法,坐在他面前的韩知古和耶律真虽然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从耶律极的脸上真的没有看出什么言不由衷的虚伪,而是看到了一张真诚的脸孔。语气很真诚,表情很真诚,心真诚不真诚已经不重要了,反正那个不讨喜的贴木求歌已经带着五千骑兵去自杀了。
“无论如何,有五千大辽最精锐的狼骑陪着他,他即便战死沙场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吧?毕竟……如果他成功了,给他陪葬的还有文明天下的大汉之王刘凌。”
“刘凌会这么容易死吗?”
耶律真喃喃的说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别人。
没人回答他的话,因为三个人都知道答案。这次计划其实很仓促,就因为贴木求歌的要求耶律极就下令执行了。如果这样一个简单的直接的而且力量并不大的计策能够杀了汗王刘凌,那刘凌岂不是太容易死了些?可是为什么耶律极要派五千最精锐的狼骑去陪着贴木求歌送死?而贴木求歌为什么要去送死?
“刘凌是不是真的离开了沧州并不确定。”
韩知古笑了笑,饮下一口烈酒。
耶律真叹了口气道:“咱们的斥候已经接近不了沧州城三十里之内,派出去那么多斥候一个都没活着回来。贴木求歌去了,他回来了,然后笃定的认为刘凌已经率领一部分汉军离开了沧州赶往赵州,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韩知古看了脸色有些不好看的耶律极一眼说道:“如果……贴木求歌是临阵而逃,似乎解释起来更容易让人相信一些。” ↑返回顶部↑
“是啊,陛下只怕也是希望大王你这样认为呢。”
“啊?你说清楚一点!”
“陛下这是……要大王去和太子殿下争。”
萧密说道:“陛下是希望大王和太子你们之间的矛盾在大一些的,也是希望大王能够更强一些的。只要大王一直对太子有一颗不服之心,那太子那边就会的压力就会一直很大。太子若是不想被大王取代,就必须做的更好才行。太子……总不能靠着陛下的赏赐过日子,就连身边的侍卫都要陛下赏赐过去,其实,太子心里或许更不好过吧?”
耶律德光想明白了萧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对耶律雄机将贴木求歌派给太子这件事的抵触情绪更大了。他甚至在金帐里当面问他的父亲,那位伟大的契丹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换来的不是他想要的答案,而是一顿皮鞭。可是挨了皮鞭的耶律德光回到自己的大帐之后却是那么的开心,笑的很舒畅。而当天晚上,耶律雄机就赐给了他疗伤的金疮药,还有西京留守的职务。
而耶律极并不喜欢贴木求歌。
耶律雄机将贴木求歌派到了幽州,并没有明面上的旨意让耶律极重用他。也没有封赏什么官职,甚至连一个伍长的职务都没给他。所以耶律极也没有对贴木求歌有什么礼贤下士的表现,而是让贴木求歌去守幽州城门。而且,他还是一名最普通的士兵。
而贴木求歌似乎并不为这样的待遇而感到愤怒和郁闷,他得到命令之后就抓起自己的弯刀,背上自己的弓箭去城门报到了。如果说他有什么异常举动的话,那就是他到了城门就将对他指手画脚的百夫长揍成了猪头。然后一个人干倒了三十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坐在城门口的那百夫长的椅子上等着耶律极派人来抓他。
耶律极知道这件事之后只是笑了笑,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也没有说一句话。所以没人去找贴木求歌的麻烦,他依然还是守城门的一个小兵。一守就是两年,直到前阵子耶律极率军南下之前似乎才想起有这么一个彪悍的士兵,派人将他从城门那里调了回来,任命他为骑兵的一个队正。
当贴木求歌离开城门的时候,那个守门的百夫长派人买了十斤好酒,又从幽州最著名的酒楼定了一桌酒席送到自己家里,当天晚上喝了个烂醉如泥。这两年,真苦了他了。
因为幽州军方那些将军们都知道,贴木求歌是陛下赏给太子殿下的侍卫。虽然太子殿下将他派去守城门,但没有人会为了贴木求歌揍了那百夫长一顿而难为他。当然,从那天开始守门的百夫长就算天天挨揍,也不会有人替他撑腰。
贴木求歌在一个月前才从一名小小的骑兵队正升为耶律极的亲兵营指挥使。
因为在沧州南面那个湖边,他的亲兵指挥使被汉军乱箭射死了。因为那天贴木求歌替他挡了十三箭,所以他才能在亲兵们的保护下逃了回去。他以为贴木求歌会死在乱军之中,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的午后,浑身是血身上还插着十三支狼牙箭的贴木求歌自己回到了大营里。他没死,但是离死真的已经不远了。
走进契丹大营的辕门之后,贴木求歌就跌倒在地上昏迷了过去。契丹人的军医用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将粘在他身上的皮甲都割下来,将那些插在他身体里的狼牙箭一根一根的取出来。然后又用了两个时辰,才将他包得好像一个木乃伊一样摆在床上修养。说实话,那些军医都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贴木求歌居然竟然能恢复的这么好!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贴木求歌救了耶律极的命,他依然不喜欢贴木求歌,所以当贴木求歌主动要求率军追杀刘凌的时候,耶律极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狼骑五千,领军的,是一头浑身伤痕的独狼。
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里的墙
(求收藏)
耶律极皱着眉头看着面前难以下咽的烈酒,爱酒如他,竟然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端起那杯酒喝一口。他不是受不了那种入喉的辛辣,而是不喜欢,非常不喜欢。所以,这样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虽然,被汉军两把火烧没了十万大军的耶律极在当晚命令狼骑反突袭了一次汉军就是为了他那满满一大车西域美酒报仇。
“希望这次,贴木求歌还是死不了。”
不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存着正好相反的想法,坐在他面前的韩知古和耶律真虽然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从耶律极的脸上真的没有看出什么言不由衷的虚伪,而是看到了一张真诚的脸孔。语气很真诚,表情很真诚,心真诚不真诚已经不重要了,反正那个不讨喜的贴木求歌已经带着五千骑兵去自杀了。
“无论如何,有五千大辽最精锐的狼骑陪着他,他即便战死沙场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吧?毕竟……如果他成功了,给他陪葬的还有文明天下的大汉之王刘凌。”
“刘凌会这么容易死吗?”
耶律真喃喃的说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别人。
没人回答他的话,因为三个人都知道答案。这次计划其实很仓促,就因为贴木求歌的要求耶律极就下令执行了。如果这样一个简单的直接的而且力量并不大的计策能够杀了汗王刘凌,那刘凌岂不是太容易死了些?可是为什么耶律极要派五千最精锐的狼骑去陪着贴木求歌送死?而贴木求歌为什么要去送死?
“刘凌是不是真的离开了沧州并不确定。”
韩知古笑了笑,饮下一口烈酒。
耶律真叹了口气道:“咱们的斥候已经接近不了沧州城三十里之内,派出去那么多斥候一个都没活着回来。贴木求歌去了,他回来了,然后笃定的认为刘凌已经率领一部分汉军离开了沧州赶往赵州,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韩知古看了脸色有些不好看的耶律极一眼说道:“如果……贴木求歌是临阵而逃,似乎解释起来更容易让人相信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