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2)(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把江家满门的性命,把佛宗无辜弟子的性命,当作什么东西了?
  当作在朝堂上刷存在感,为谋一己之私的筹码?
  姜长澜苦笑不已。
  这话他没法接。
  因为他昨天才被姜后叫进宫去。
  姜后站在蓬莱殿丹墀之上,眉宇间喜意被她矜持地掩去,留下只被姜长澜这等至亲之人看得出来的一星半点:
  阿澜,镇西军一贯看不顺眼怀帝一家子,自姬煌登位以来一直不满,江景行在镐京的一剑给他们发作的由头。姬煌当然是在前朝急得跳脚,嚷嚷着要镇压下去。
  姜长澜下意识接道:自然要镇压,这次岂有不治罪镇西军的道理?
  他虽说碍于阿姑的缘故,和姬煌相见,分外眼红,但这次姬煌做得是没错。
  姜后拍了拍手,柔声道:这治罪啊,明面上的治和真刀真枪的治,差得多着呢。
  她语调不急不缓,有胜券在握的从容不迫:不管镇西军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们想拉姬煌下马是真,镇西军是一大强援,不可放过,阿澜,你此次便替我去西疆跑一趟。
  姜长澜明白了姜后想做什么。
  他脑子里轰隆一声,几乎是无暇思考,惶急道:阿姑,镇西军此次不作为,将一己私怨牵累到天下民生上,死有余辜! 不治罪周室威信何在?
  阿澜你就是直脑筋,转不过弯来。姜后一笑,也不恼他,罪要治,大可不必急于一时,等借完镇西军的刀再一起发作,由他们背这大逆不道的罪名,我们再将其残余势力接手过来。岂不是大义名声面子里子占了个全?
  如今九州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
  姜长澜强行憋出一个借口:阿姑,圣人必不会乐意镇西军借江家的名头,到时候千万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头一次觉得江景行的形象高大威严起来,圣人的名头这样好用。
  姜后掩口而笑:傻阿澜,你又焉知镇西军背后没有圣人授意?哪怕没有又如何?圣人怕是乐见其成得紧。
  姜长澜几番张口,却最终无言。
  他了解姜后,自是深知姜后心意坚决,不肯放过千古难逢的良机。
  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他宁可留在北疆归元军里做一辈子不出名的小卒,每天除了杀敌训练不做他想,要面临的最坏事情不过是死于荒人刀下。
  也算是死得其所。
  可他的根终究在镐京。
  生他养他的终究是姜家。
  他声音涩哑,仿佛是石头碰撞时硬生生挤出的那么些响动:我会尽力去做的。
  等姬煌下位以后,说秋后算账镇西军的话,姜后倘若不记得
  他替姜后记着。
  师父,镇西军的事,正好我们要去西荒和佛宗顺路,无论镇西军中人是出于何种动机,也无论各方势力如何想,保镇西军弃镇西军,总该让始作俑者受应有之罚。
  话在他的房内已经打好草稿,绝对没有一丝疏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