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该做的设置都设置好,陶娇杏早饭煮了个鸡蛋熬了点稀粥,吃完便去找耿菊花借了自行车,蹬着自行车到县城去了。
  耿菊花有点紧张,大概还是担忧陶娇杏不想过下去了,她问,“杏子,你进城干啥去?”
  “我去粮油店买点粮油,谢挺要回来了,家里的粮食肯定不够吃。”
  耿菊花听了陶娇杏的话,这才稍微放心一点。
  陶娇杏的主要目的没说,她从琥牢山上采集的药材已经全部炮制好了,就在她身上背着的帆布包里。
  除了那些比较普通的药材外,陶娇杏还采了十二根野山参,这回挑了三根年份短的,打算卖掉。
  至于年份长的,先放在仓库里,说不定谢挺回来之后用得到。
  陶娇杏到了县城之后,直奔药材公司而去,药材公司有专门收中药材的窗口,里面有一老一少两人,年纪大的负责给药材估价,年轻的人负责算总账。
  药材公司是国营单位,几乎没发生过坑蒙拐骗的事儿,老百姓在琥牢山上挖到药材之后,基本上都是拿到药材公司来卖。
  晒干的药材分量轻一点,价格就贵一点,没晒干的药材分量重一些,价格便宜一些。但总的来说,晒干且炮制好的药材更值钱,毕竟里头掺了人工费。
  陶娇杏先是把抱着黄精的那个油纸包从帆布包里掏了出来,递给年纪较大的那位老中医,老中医抖了抖油纸包,又捏了捏那药材,放在鼻尖闻了闻,冲陶娇杏点点头,“这药材的炮制手法挺地道的,小李,称一下这重楼,按中上品的价钱算。”
  陶娇杏疑惑,“为什么是中上品的价钱?是炮制手法有问题?还有,我这不是重楼,是黄精。”
  老中医解释道,“重楼就是黄精,名字不同,一个东西。”
  “你这药材没问题,年份稍微短了些,但也能入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琥牢山上长出来的。如果不是炮制手法好,琥牢山上的重楼最多开到中品价格,亏在了年份和地利上。”
  陶娇杏了然,这大概就是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没想到这药材之间还存在地域歧视……
  作者有话说:
  望眼欲穿地等着老伙计和新朋友!!!!
  第3章 童工牛?
  在那位‘小李’算出黄精的价格后,陶娇杏又把带来的其它药材逐份掏了出来,最后是那几根炮制好的野山参。
  老中医见陶娇杏掏出来的药材个个都炮制得很好,心中惊诧,开价的时候也没吝啬,没搞故意压价那种性质恶劣的行为。
  采集到的药材卖了个好价钱,笼罩在陶娇杏头顶的阴霾都散了不少。
  她去了一趟粮油店,把各式各样的米面粮油都买了些,终于感觉卡在头上的紧箍咒松了。
  回到家,先把买回来的米面粮油都存放到水泥箱子里去,陶娇杏这才去找耿菊花还自行车。
  见到她来还车,耿菊花吊在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关切地问道:“杏子,买上了没?”
  “妈,买了一些,应该够吃一阵子了,到时候如果缺了再买。”
  耿菊花从厨房里背出半麻袋的粮食来,“这里头有大概五十斤的苞米面,还有二十斤的白面,你拿回去,和老三先对付着吃。你们俩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等地头粮食收下来之后,妈再匀你们一些,咱不买也足够吃。”
  “到时候再说吧,我看我们地头的粮食长得也不错,院子里种的菜也长得挺好。妈,你要是缺啥菜就自己过来摘哈!”
  扛起耿菊花硬塞过来的粮食,陶娇杏费了老大的力气才背回了家,她打开金手指面板看了一眼,家禽家畜都生长得挺好,黄鼠狼已经被驱赶走,老鼠也被灭杀了,院子里的虫子都少了许多。
  在五谷丰登符的加持下,院子里的蔬菜长势那叫一个喜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