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宗敏把迟树德叫到一边,提出一个要求:“迟兄弟,我打算杀了我的妻儿,誓死追随闯王,你和我一心吗?”
  见迟树德还在犹豫,刘宗敏怒道:“难道你想他们被官府被收去抵充浅粮?还是你想学曹操、八大王?”当时罗汝才和张献忠都投奔了官军,表示愿意帮助官府围剿其他的逃荒饥民。
  当夜,迟树德动手杀了刘宗敏一家,用刘宗敏妻儿血淋淋的人头,从他手中换到了自己妻子的首级。十八个人都把自己的家小杀了,只有李过留下了他的养子李来亨,说这个孩子是个没有血亲的孤儿。
  大家来到闭门不出的李自成房前,刘宗敏提着他妻儿的首级,一脚踢开了李自成的房门闯了进去:“李大哥,当年你说要替天行道,这话兄弟们没有人忘,我们誓死从君就是为了这个,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这是你欠我们的血债,如果你不实践你的诺言,你就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人!”
  闯王决心不再跑了,要全面效仿明军的模式,建立一支能和明军正面对垒的闯军。他带着十八个死心塌地的人又下山了,攻破地方官府的仓库,里面的物资不再统统送给饥民,而是留下一些重做军资,银子不再统统分掉,而是宣榜募兵。迟树德没有再成亲,刘宗敏也没有,李过也没有,但他好歹还有个养子伴随左右。
  攻陷洛阳后,刘宗敏又来找迟树德:“迟三啊,有件事闯王要靠你了。”
  许大将军——从大名鼎鼎的黄侯手下逃来闯营的新军将领,被李自成、刘宗敏还有牛军师认为唯一能帮助闯军组建对抗官兵军队的人,要成立一个新的营。
  “迟三,你要好好盯住他,不让他背叛闯王,也不让他祸害百姓。”这是刘宗敏给迟树德的交代。
  大将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河南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数的贫苦农民因为大将军而得以活命。
  “大人,大人!”身边的卫士叫得更急。
  “挡住他们!”迟树德头也不抬地命令道,还在一个个地检查大炮。
  “……忠厚的人不会被逼为盗、敬天的人不会家破人亡、善良的人不会妻离子散、年长的老人会得到赡养,年幼的孩童不会被贩卖为奴,而亡者……也会有供他们安息的葬身之地。”
  迟树德还记得许平昨天说过的话,转战河南的初期,许平一次次身先士卒、讨兵安民,让迟树德相信许平会做到这一切的,他是真心帮助闯王替天行道的。
  身边已经响起了厮杀声,迟树德检查到了最后一门炮,果然又被他发现了一个不合格的木匠活,他急忙跑到边上,小心地修补起这件工作。
  在迟树德把锤子高高举起,准备砸下最后一计时,他已经全神贯注到没有察觉来自背后近旁的马声,也没有感到那丝冲着他后颈而来的寒风。
  在锤子落下时,迟树德的头颅和他刚才杀死的明军炮手一样飞到了半空,他大睁着双眼,看着自己无头的身体旁的那尊大炮,在空中翻滚时,他确认木塞已经深深陷入了火门中。
  “前进吧,我的朋友们、我的弟兄们,前面就是我们的时代,太平的时代。”
  ——这是俺、俺的婆娘没能看到的时代,大将军,俺信任你,不要辜负了我们……
  第三十四节 拉锯
  之前无论仗打成什么样,贺宝刀觉得只要顺军的援兵不到,那许平这三万人只是麻烦而不是威胁,取胜对新军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但现在贺宝刀突然发现,能有能胜利还是有疑问的。
  “大帅,用这点大炮,换几千闯贼的骑兵,还是我们赚了啊。”一个参谋见贺宝刀脸色沉重,便出言安慰道,本来贺宝刀的策略中就有牺牲炮兵换取对方骑兵重大伤亡的含义。
  “可是不该损失这么多。”贺宝刀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语气也听不出是愤怒还是激动。
  “大帅,我们还是要比闯贼强大几倍。”又有参谋劝解道,战场的总兵力仍然是明军绝对优势,顺军的骑兵经过这次突击后估计也损失惨重,现在明军的炮兵虽然不再具有优势,但骑兵拥有了绝对优势,至少从数目上看是如此。
  “是的,我们还是比闯贼强大好几倍。”贺宝刀轻轻点头赞同道,口气也恢复了不少,看上去又一次显得信心十足。
  直卫正在向顺军的骑兵冲击,在明军的步兵协助火力面前,这些顺军骑兵没有任何抵抗的可能,不过贺宝刀看到他们仍在努力地拖延时间。前面山顶上的战局发展成什么样还不清楚,但贺宝刀知道刚才并没有能够把顺军的步兵驱逐太远,对方一直呆在距离明军山顶阵地一、二百步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肯定不会静坐不动,必然已经发起了对山顶明军的反冲锋。
  ……
  “人什么时候就叫老了?”
  以前在京师的时候,贺宝刀常常会对黄石说什么:老了、老了,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也年近半百了。
  而黄石就问过贺宝刀这个问题,显然对方虽然也有了一群长大成人的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认为自己老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对自己没信心了,比如会害怕出门,觉得离开自己的床、书桌和屋子太远是一件不安全的事,那我们就是老了。”黄石如此这般地对贺宝刀道:“我们现在还是年轻人,和三十年前一样年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