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爱卿们所言极是。”弘光皇帝不再争辩,做大明天子就是挨骂的,想想自己的祖父、祖母,眼下自己就算不错了。
  再说这些事都是小事,没有顺军攻破淮扬防线的消息就是最大的好消息,弘光皇帝想到此处顿时心里又开朗了:“民间所谓破财免灾,身为天子能挨骂是好事,要是祖业有失,那想让别人骂还没有人来骂了哩。”
  调整好心情的弘光皇帝看着马士英:“元辅还有什么事吗?”
  马士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已经没有其他的事好说来拖延时间了。
  “元辅?”弘光皇帝又问了一声。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马士英身上,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楚帅左良玉有表。”
  “哦?何不早说?”弘光皇帝同样担忧湖广的战事,他立刻让马士英把左良玉的檄文——他还以为是奏章取过来,急急忙忙地铺在御案上看起来,想知道李定国所部到了何处。
  按理说早朝的时候,就算皇帝自己看奏章,首辅也应该对其他臣僚做简报,让大家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今天马士英一直古怪地沉默着,弘光皇帝看奏章的时候,他不顾众人诧异的眼神,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就像是块石头。
  良久,之后,臣子们听到弘光皇帝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明皇抬起头,眼中满是复杂之情,好像既有忧伤又有愤怒:“元辅,众臣不为朕所用,奈何?奈何?”
  弘光皇帝无力地挥挥手,身后的太监把左良玉的檄文从御案上取走,走下御前递给其他臣子,让他们轮流过目。
  檄文上怒斥弘光南渡后的三大罪:软禁崇祯太子,意图谋朝篡位;抛弃发妻,喜新厌旧;最令人发指的是私通母后,禽兽不如,并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弘光天子根本就是冒牌货,真的福王世子已经在洛阳和老福王一起殉难了,现在是福王妃的姘头,冒充皇亲淫x乱后宫,窃据至尊。
  “群臣不为朕所用,”坐在御座上的弘光天子,突然连腰都弯下来,毫无帝王体统地以双手扶桌,发出悲声长叹:“奈何?”
  “陛下,以大局为重啊。”
  看过檄文的朝臣们,第三次齐声高呼。
  “砰!”
  弘光皇帝突然一拍御案,人已经站了起来,脸上显出狂怒之色:“从来没有人能这样羞辱朕!”
  “圣上息怒!”
  朝臣们一起跪倒在地,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个劲地劝明皇克制。
  首辅缓缓转过身,背对着弘光皇帝面朝群臣。
  “传令,让史阁部统帅大军,继续坚守淮扬,抵挡闯贼。”
  淮扬防线的二十万大军仍然不可以移动,这个时节如果让史可法退兵那就是把江淮拱手相让:“让黄得功立刻回师。”
  “元辅,黄将军要是回师了,那万一淮扬告急,谁还能前去驰援史阁部呢?”黄得功对弘光朝廷忠心耿耿,手下虽然同样不是惯战之师,但有这样的统帅军队还是比较可靠的,所以被史可法留在后方当作总预备队,就算是前方不利也可以指望黄得功及时增援,而不至于一看局面危机就望风而逃。而且有这样一支军队在后方,也可以起到督战的作用,让更前方不太可靠的军队不至于临阵脱逃。
  “元辅,以大局为重啊。”
  不少人见弘光皇帝已经气得说不出话,就开始劝马士英:“此乃多事之秋,还是派一能臣去劝说左帅回心转意吧。”
  “大局为重啊,元辅。”
  “我君臣宁死闯逆,不死左贼,”马士英实在按捺不住:“速令黄得功,火速讨平左逆。”
  第十二节 养士
  得知左良玉起兵清君侧后,已经抵达宿迁的顺军便在淮河北岸停下休息,不久之后许平便得到消息,明军已经向扬州收缩。又等了几天后顺军再次开始南进,兵不血刃地渡过已经无人把手的淮河防线,淮安府南明官吏开城投降,不多时宝应也送来降表,并派人做向导带领顺军进入扬州府地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