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儿臣……想要立妃。”
  “可以。”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件事情朕与你母妃说起过不止一次了,早就有心替你择选良偶立为王妃。但你远离京城,因此一直未能如愿。今日难得你主动提及,那朕就趁你人在长安,抓紧替你办了。”
  “谢父皇!”李恪欣喜的拜了下来。
  “起来起来,父子之间何须如此多礼?”李世民呵呵的笑,说道,“儿子娶媳,做父亲的高兴还来不及!——朕即刻就下旨,令宗正寺在长安的勋略望族之中替你挑选贤德兼备之女,立为王妃!”
  “父皇容禀……其实儿臣,已有心仪的人选想要娶为正室王妃。只是不知,父皇是否同意。”李恪小心翼翼的问道。
  “哦?恪儿已有心仪之人?只要门当户对品行德淑,那也便行。”李世民笑容可掬的道,“说来听听,是谁家的女儿?”
  “是……秦家的女儿。”李恪小心答道。
  “哪个秦家?”李世民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已故翼国公秦叔宝之女,秦霜儿。”李恪答道。
  “哦?”李世民颇感意外的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背剪起手踱起了步子,沉默不言心中思忖。
  李恪的心弦绷得紧紧的,大气都不敢出。
  半晌后李世民才道:“这个秦霜儿,朕倒是见过几次。她好像是庶出之女,但她母亲已被扶正了,因为秦家父子功勋卓著,朕还曾经赐封其母为二品夫人。如此说来勋烈秦家,倒是与我李氏皇族门当户对。不过,这个秦霜儿年龄应该不小了吧,德性如何?”
  “回父皇,其实儿臣早已与霜儿情投意合私定终身。霜儿苦苦等候儿臣都已经好几年了。如今她正当双十妙龄,容貌娇好仪态得体,正与皇儿般配。”李恪一听李世民这话,好像有希望,心中顿时有点激动急忙答道,“皇儿自幼便与她相识,彼此十分了解。儿臣深知她善良温婉孝顺真诚,又对皇儿情深意浓,因此……”
  李世民不露声色的微然笑了一笑,“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恪不由得心中一弹,咬了咬牙,跪倒下来拜言道:“求父皇成全!”
  “要朕成全你这棕婚事,并不难。”李世民走上御陛坐下来,意味深长欲言又止的拖长了声调说道,“但是……”
  李恪抬起头来,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满心忐忑的等候下文。
  李世民笑了一笑,拿起笔竿作势要批处奏折,随口道,“但是,还得你母妃和秦家的人同意啊!”
  “谢父皇!!!”李恪顿时惊喜万分,连连磕头。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世民呵呵的笑,“朕这一关,你算是过了。好哪,去找你母妃商量吧!”
  “谢父皇!儿臣告退,这就去含冰殿肯求母妃!”李恪起了身来,激动的拜道。
  “去吧!”李世民摆了摆手,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出了御书房,李恪心花怒放身轻如燕,感觉眼前一片明媚灿烂,旅途的劳累一扫而空,急忙就去大明宫含冰殿,拜见他母亲杨淑妃了。
  李世民却在御案边握笔而笑无心看什么奏折了,于是索性放下笔,自语道:“傻小子,虽然是心急毛躁了一点,却不失磊落大气,有几分你老子当年的气度!”
  第479章 峰回路转
  含冰殿里,多年来相依为命又久未相见的一对母子,抱头痛哭,随侍的宫女宦宫也不自禁的感动落泪了。
  杨淑妃,前隋末代皇帝杨广之女,自从嫁给李世民以后就从来没有过问过一件朝政之事。曾几何时,这一位芳华绝代、将雍荣华贵演绎到了极致的女子所受恩宠,曾一度超过了当年还在世的长孙皇后。
  现今大唐最为看重血统与门第,虽然杨淑妃只是前隋皇族嫡女,但在大唐仕民们看来她的血统无疑是相当高贵的。常言道“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出身高贵的母亲,李恪一出身就颇受瞩目,因为他身负两朝血统,贵不可言无人可及!
  曾经后宫还曾传出过谣言,说皇帝李世民有意立杨淑妃为后,但因为招致一片大臣的反对之声,因此这个想法很快胎死腹中。至于是何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外界不甚清楚。杨淑妃也从来没有去过问。但有一个说法不胫而走,那就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干“原秦王府”老臣们,就以“前朝血统”与“前隋复辟”为由提出的反对,让李世民都无以招架。
  其实这个说法相当之荒谬。谁人不知,不管是按照古老中华的传统习俗还是任何朝代的皇族定制,血统那都是从父的,绝然没有“从母”一说。长孙无忌等人以杨淑妃身负的前隋血统为由来说事,其实也就是一个掩耳盗铃的借口。无非,就是忌惮文武才能颇为出众又出身高贵、人望颇高的李恪,会因母势而起,参与夺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