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白虎幡下,人头滚滚(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淮南王的反应,可以想见:称疾不拜。
  侍御史刘机,上疏弹劾淮南王“拒诏,大逆不敬”。
  孙秀一看:好!既如此,我就派你去给淮南王点颜色看看——持手诏,收其官属以下,叫他知所进退!
  刘机带着一班令史,牛逼哄哄的杀到中护军营,开诏宣敕。
  司马允视诏:所谓“手诏”,竟是孙秀手书!
  我日你阿母!
  血往上冲,大喝:“都给我绑了!”
  刘机立即换了颜色,叩头哀求饶命,“大王,我也不晓得诏书是假的呀!”
  到底是侍御史,国家大臣,淮南王一脚踢去,“滚!”
  但随刘机来的一班令史,可就倒了血霉了,都被砍了脑袋——祭旗!
  淮南王召集部下,大呼:“赵王反!欲破我家!我将讨之,从我者左袒!”
  于是纷纷左袒。
  淮南王乃帅国兵及帐下直出,呼啸向宫城。
  声势甚大,然既仓促起事,平素亦不联络朝士,宫内没有接应,尚书左丞王舆闭掖门,淮南王不得入。
  乃转围相府——即赵王伦的府邸啦。
  相府在东宫南,淮南王结阵于东宫南门承华门前。
  相府兵万余人,数量上,超过淮南王所部甚多,但淮南王“阴养”的“奇才剑客”,不是白给的,确实精锐,赵王伦也确实不会“带兵打仗”,而他下头那班会“带兵打仗”的,都不在相府,于是,屡战屡败,死者千馀人。
  于是,不敢再出战了,龟缩府内死守。
  然而,高墙挡不住箭矢。
  淮南王所部,箭术高超者甚伙,合适的距离上,可曲射或曰吊射,飞矢如雨般落入相府内,主书司马眭秘以身蔽赵王伦,箭中其背而死。
  赵王的府兵官属,皆躲在大树之后,不敢露头,每树辄中百十箭,刺猬也似。
  形势不利,但赵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在宫城里的同伙们,看火候差不多了,开始行动了。
  光禄大夫陈淮,言于帝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赵、淮南,皆为宗室干城,不论孰胜孰败,皆为国家之痛,宜遣白虎幡以解斗。”
  白虎幡,即前文出现过的驺虞幡啦。
  皇帝同意了,这个差事,派给了司马督护伏胤。
  彼时,赵王第三子、汝阴王虔为侍中,掌门下省,偷偷找到伏胤,指天誓日:“富贵当与卿共之!”
  伏胤心领神会,乃将四百骑,持白虎幡,出万春门,奔东宫承华门前,大呼,“有诏!助淮南王!”
  淮南王部下,皆山呼:“万岁!”
  淮南王亦喜,止兵,开阵纳之,下马受诏。
  然而,所受者,不是“诏”,而是“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